趙鵬建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辛集畜牧獸醫站 山東臨沂 276303)
2023 年4 月25 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在新疆哈密召開2023 年全國動物檢疫監督工作座談會。會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動物檢疫監督重點工作。會議強調,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部署,全面推進動物檢疫監督制度建設、機制完善和工作落實,集中建設了動物檢疫新制度,織密筑牢了畜禽調運監管新網絡,探索形成了官方獸醫管理新模式,初步構建了智慧監管新機制,動物檢疫監督的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新發展階段,筆者結合多年畜牧獸醫工作實踐,通過查閱檔案資料、開展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圍繞基層動物衛生檢疫監督工作進行探討,以饗同行。
根據調研情況,當前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存在行政層面重視程度不夠、思想認識不深、隊伍素質不高、檔案資料不規范等突出問題[1],需逐個環節排查分析,扎扎實實逐條整改到位,對短時間完成不了的部分問題,應建立長效機制,循序漸進完成整改。同時要舉一反三排查風險隱患,補齊短板弱項。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貫力度參差不齊,官方獸醫隊伍的培訓方式滯后,培訓效果不一。目前,仍未積極創新宣傳方式方法,沒有充分利用好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或微視頻傳播媒介,多角度多形式宣傳好動物疫病防控和檢疫工作。
畜牧獸醫領域綜合執法改革穩步推進。目前,有的地方對法定職責認識不清,沒有把畜牧獸醫執法工作擺在重要日程,工作要求落實不到位,難題問題解決不足。少數地方檢疫率不高,特別是牛羊檢疫率偏低,個別縣執法力度不夠。同時隨著執法監管的不斷深入,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不法分子逃避打擊的手段也不斷翻新[2]。再加上部分國家檢測標準體系還不完善,一些違法產品沒有標準檢測方法等,這些都給執法工作帶來諸多困難和問題。此外,一些存在差供或者自收自支人員編制的地方,人員經費長期解決不到位,保障差,人員隊伍發展不穩定。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條對動物產品的補檢要求規定“貨主在5 d 內提供輸出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來自非封鎖區的證明”,如果發生動物疫情需要封鎖處理,依法封鎖疫區是當地政府的職責,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僅僅是具體的執行機構,“來自非封鎖區的證明”應該修改為由輸出地獸醫主管部門來出具比較合適。另外,《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要求在一定期限內提供有關證明,提供證明期間動物產品需要滯留或者冷藏,此間的費用負擔應該在修訂的《動物檢疫管理辦法》中加以明確。
目前配套的《官方獸醫管理制度》并未出臺,缺乏協檢員管理制度。《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根據檢疫工作需要,可以“指定”獸醫專業人員協助官方獸醫實施動物檢疫。但協檢員應當具備什么樣的資質條件?協檢員與官方獸醫的責任關系如何明確?以及協檢員隊伍工作性質的定性和如何管理等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出臺。
獸醫社會化服務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獸醫服務的重要實現形式。目前基層在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方面困難重重[3]。多地存在扶持政策不足,與很多產業發展初期給予的扶持和補貼政策相比,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培育和發展還沒有足夠的政策和財政支持。獸醫社會服務類型單一,服務主體較少。比較成熟的模式仍然是有資金項目依托的特聘防疫專員模式,承接的服務大多是春秋動物疫病強制免疫,類型稍顯單一。同時,從業人員老化,新生力量不足,當前從業人員大多是退休的獸醫工作者或早期的鄉村獸醫等技術人員,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偏老,雖然有經驗、有干勁,但自身存在瓶頸,難以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宣傳力度不足,觀望氣氛濃郁。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是新興業態,從培育到被市場完全接納還有一個過程。
動物檢疫監督工作應針對畜禽集中免疫、檢疫監管、疫情排查監測、人畜共患病防控等常規工作,嚴格按照地方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要求,認真執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策略方針,確保不打折扣、不降標準。針對當前“兩場”布病凈化、鄉鎮獸醫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要進一步優化工作措施,細化任務分工、層層抓好落實,確保按時按量完成年度“兩場”布病凈化省級評估和鄉鎮獸醫體系建設工作[4]。
以強化規章制度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為保障,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在制度建設上,普及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日常執法監督、監管對象信息登記、辦案程序規范、案件報告和通報、績效考核管理、檢打聯動、涉牧企業“黑名單”、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執法稽查、人員培訓、執法公示等制度。在信息化建設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5]。一是執法信息平臺不斷完善和應用。完善和應用了地方畜牧獸醫執法信息平臺已研發的動物檢疫電子出證、檢查站視頻監控、畜牧獸醫執法監管、動物檢疫證明標志管理、執法人員管理考試、執法案件管理等系統,開發和完善了網上報檢、手機報檢、監管場所GIS 地理定位、案件管理統計等系統模塊,升級了電子出證系統。二是積極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初步建立了以耳標、檢疫證明為載體的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一是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在當下獸醫社會化服務相關法律法規支撐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建議地方根據本地實際探索開展地方立法,制定出臺規范性文件和相關扶持政策,規范獸醫社會化服務內容、形式和標準二是加強技術人才支撐。鼓勵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參與獸醫社會化服務,及時將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加強校企合作,鼓勵高校畜牧獸醫等相關專業將獸醫社會化服務作為高校教學實習內容之一。三是加強宣傳引導搭建服務平臺。加強宣傳引導,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知曉率。通過抖音、快手、微信群等方式向公眾宣傳地方獸醫社會化服務政策、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推動相關業務有序開展。
加強畜禽落地報告監管工作。以落地報告制度宣貫、官方獸醫到場監督查驗、之能系統信息共享和專項執法檢查為抓手,建立畜禽落地報告制度。依法履行分銷換證工作。以《動物防疫法》和地方法規為契機,結合實際情況,扎實開展落地分銷和貯藏后調運或分銷換證工作。強化貯藏環節的控制作用。強化動物診療監管。以法規政策宣傳、違法原因分析和風險因子評估為抓手,以服務與監管并重,繼續開展動物診療機構專項整治行動。
推動改革目標落地。目前多地正在推動村級動物防疫員改革任務,改革后的村級防疫員應履行“防疫員、協管員、統計員、推廣員”四員一體職責,實現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為建立起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年輕化的網格化監管隊伍而不懈努力。加強管理保障。地方應建立官方獸醫、村級防疫員教育培訓、考核獎懲和人員進出等系列配套制度[6]。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應由區縣畜牧部門與勞務公司簽訂派遣合同,配發服裝和設備。畜牧部門負責使用考核,實行月度、季度考核和年度考評,年度考核結果作為工資發放主要依據。加強經費保障。各地應將村級動物防疫員辦公、交通、防護設備等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有力調動工作積極性。
同時,著力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各地應持續實施執法人員素質提升工程,開辦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大學堂,針對重點工作和專項活動,舉辦檢疫監督機構培訓研討版,拓寬視野、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提高執行力。目前,多地都先后組織舉辦動物檢疫、疫病防控、監測流調、技能競賽、廉政教育等培訓。另有基層開展了各具特色的保障活動,實行黨建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服務鏈融合,將“紅心服務、興牧惠民”黨建品牌融入網格化監管中,黨建引領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