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明
新聞評論是新聞媒體一種重要的新聞寫作形式,是主流媒體傳播的重要力量之一,以傳播意見性信息為主要傳播目的和傳播方式。評論和新聞,長期以來一直是構成報紙版面的兩大主要文體,現在也深受電視、廣播、新媒體等各類媒體的重視。尤其是進入新時代,新聞評論更加得到了各大主流媒體的高度重視,各大媒體不斷培養和壯大寫新聞評論的隊伍,并在主流媒體的版面和網站上紛紛開設新聞評論版塊,引導更多的記者、編輯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撰寫新聞評論,積極堅持正面引導。
新聞評論是主流媒體的編輯部或作者對最新發生的新聞事件或社會熱點問題發表觀點、進行客觀評價的一種新聞文體。新聞評論作為主流媒體主要的新聞文體之一,是社論、評論、評論員文章、編者按、評述、專欄評論、短評等文體的總稱。與其他新聞文體相比,新聞評論具有獨特的社會功能和時代價值,為此新聞評論一直十分重要。
新聞評論具有鮮明針對性、客觀性、新穎性、知識性、指導性。針對性是指新聞評論必須針對具體的新聞事件或社會問題進行客觀評述,絕對不能脫離具體實際、空泛而談;客觀性是指新聞評論必須做到客觀、公正,不允許夾帶私人情感和主觀偏見;新穎性是指新聞評論的對象是最新發生的新聞事件或社會熱點,因此,其觀點和見解必須具有新穎性,能夠吸引讀者的積極關注;知識性是指新聞評論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含量,能夠讓讀者了解更多的事件背景和相關知識,并從中學到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力;指導性是指新聞評論不僅是對某一事件、某一現象的簡單評述,更應該對讀者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能夠引導讀者在閱讀評論時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近年來,隨著進入新時代的傳媒發展客觀要求,很多編輯記者喜歡和注重對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社會現象進行評論,表達客觀的新聞觀點。這正在各大主流媒體成為潮流。
新聞評論一般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按評論對象的社會性質劃分:可以分為國際評論、時政評論、社會評論、經濟評論、軍事評論、文教評論、體育評論等。按評論的形式分類,有社論、編輯部文章、評論、本報評論員文章、短評、編后、編者按、思想評論、專欄評論、新聞述評、專論、雜感、漫談等。按評論寫作論述的角度分類,有立論性評論、闡述性評論、解釋性評論、提示性評論、駁論性評論等。
新聞評論作為主流媒體的重要文體之一,還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一是能夠正向引導輿論。新聞評論以客觀、公正的第三方態度,引導廣大讀者正確認識新聞事件或社會問題,避免一些讀者的盲目跟風、誤信謠言或被錯誤言論所引導。
二是能傳播正能量知識,新聞評論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含量和正能量,能夠向讀者及時準確傳遞有價值的知識和積極正向的信息,不斷提高讀者的文化素養和正確是非觀。
三是能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促進社會和諧。新聞評論以客觀公正積極的第三方新聞態度,引導廣大讀者不斷向上向善,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大力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對主流媒體來說,新聞評論特別重要,不可或缺。代表著主流媒體鮮明客觀的觀點,體現主流媒體的態度、主張、意見、聲音,起著正向導向作用。
新時代,新征程。進入新時代以來,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媒體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各大主流媒體更加重視堅持正確導向的新聞評論工作,很多新聞單位總編輯帶頭寫新聞評論,并大力引導更多記者和編輯積極撰寫新聞評論,讓新聞評論積極發出主流媒體正向引導的新時代正能量聲音。
堅持正確導向,是新聞工作的生命線,每個新聞工作者都要堅守這條生命線。新聞工作者做到堅持正確導向,就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強健魂魄,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動錘煉新聞寫作本領,提高各類新聞文體寫作水平,積極自覺做到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同時必須堅持立足崗位,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大力宣傳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的積極奮斗和不斷創新所取得的各項偉大成就,做新時代的合格新聞工作者。
堅持正確導向,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是當代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所系。堅持正確導向要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大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新聞評論要積極弘揚主旋律,不斷唱響時代最強音,用主旋律來提升公眾覺悟、鼓舞國人士氣。新聞評論要積極傳播正能量,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振奮國人斗志、凝聚中華民族力量、推動社會文明和諧發展。
新聞工作者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把正確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新聞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積極主動毫不動搖地承擔起新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工作的神圣職責和使命。
新聞評論作為新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公眾輿論、倡導向上向善、傳遞價值觀念、推動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等方面具有主要作用和重要功能。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播渠道也出現了多樣性、多渠道、碎片化的趨勢。人們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各類新聞信息,很多虛假信息也乘機混入新聞信息中。很多讀者對于各類事件和新聞的看法和態度隨之變得日益多樣、復雜不定。如果不堅持新聞正確引導,很容易在社會上產生各種誤解和認識偏差,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大局。為此,新聞評論作為主流媒體核心文體之一,必須積極主動承擔起正能量導向作用,始終堅持正確導向,始終做到正確導向,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流價值觀,唱響主旋律,倡導向上向善,為公眾提供正確的思想引領,積極履行好當代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擔當和“天職”。也因此,新聞評論始終堅持正確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極端重要。
確保新聞評論始終堅持正確導向,要積極認識和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持正確導向能保證新聞評論的真實性、客觀性、準確性。
新聞評論是基于新聞事實的分析和評價,如果評論的導向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必然導致對新聞事實的歪曲和誤導,引起讀者的擔心和恐慌。因此,堅持正確導向是新聞評論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證新聞報道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必然要求。
第二,堅持新聞評論正確導向能弘揚社會價值觀,唱響主旋律,引導公眾樹立正確價值觀、是非觀。
新聞評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指導性、時效性,決定了它可以通過對某些社會現象、政策法規、新聞事件等的分析和評價,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推動經濟社會不斷文明進步。
第三,新聞評論堅持正確導向能維護公眾利益、讀者利益。
新聞評論具有天然的輿論監督功能,可以通過對政府工作、社會服務、有關部門、公職人員、社會現象等的監督和評價,維護公眾和讀者的合法權益。
第四,新聞評論堅持正確導向有助于提高主流媒體的公信力。
新聞評論的正確導向對主流媒體本身而言十分重要,可以增強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提高主流媒體在社會公眾中的傳媒主導地位,擴大媒體更大影響力。
總之,進入新時代,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聞評論堅持正確導向意義重大而深遠。在撰寫新聞評論時,新聞工作者必須胸懷“國之大者”,自覺做到堅持正確導向,積極唱響主旋律,堅持客觀、公正、理性的新聞態度,積極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堅持為公眾提供正確的思想引領。只有這樣,新聞評論才能夠發揮其應有的時代作用和強大的正能量,在新時代不斷為社會文明進步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聞正面鼓勁的重大貢獻。
新聞評論體現主流媒體的聲音,是讀者喜愛的新聞主要文體。新聞工作者撰寫新聞評論必須用心用情,以客觀為基礎,堅持正確導向,才能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傳播效果。
第一,撰寫新聞評論需要具有真情實感。
新聞評論不是冷冰冰的陳述,而是帶有作者個人情感和立場的論述,因此,在撰寫評論時,新聞工作者需要充分投入自己的情感,以理性而真實的態度和第三方立場分析問題,從而引發讀者的共鳴。同時,要注意避免過度渲染和夸大其詞,確保新聞評論的真實性、可信度。
第二,新聞評論必須以客觀為基礎。
客觀是新聞評論的生命線。新聞工作者在撰寫新聞評論時,需要充分了解新聞事件、社會現象的來龍去脈,盡可能多地收集相關資料,以便在分析問題、研究問題時具有更加全面準確的信息依據。同時,要避免在評論中夾帶個人偏見和主觀臆斷,始終做到保持新聞評論的客觀性、公正性。
第三,新聞評論必須引用權威消息源。
新聞評論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因此,需要引用權威的消息源來支撐觀點,積極增強新聞評論的可信度、權威性。同時,也避免了傳播虛假信息。
第四,新聞評論必須堅持正確導向的基本原則。
新聞評論不僅是對新聞事件、新聞現象的闡述,更是對社會輿論的主動引導,因此,新聞工作者在撰寫評論時,需要明確自己的客觀立場和觀點,堅持正確導向,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和分析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五,撰寫新聞評論需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主動避免使用生僻詞和方言,讓讀者能夠盡快理解評論內容,同時要注重語言的表達,用生動、形象、簡明的語言來傳遞自己的客觀觀點和媒體態度,讓讀者對評論文章感到滿意。
總之,撰寫新聞評論需要新聞工作者用心用情,做到客觀公正,堅持正確導向,不斷提高文字語言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優秀新聞評論,為新時代的經濟社會進步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新聞評論的正能量。
古語云:“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積極學習,善于學習,主動學習,是一個人的重要能力。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其各項素質和能力都是通過學習實現的。學習貫穿每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生涯,這是由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特性所決定的。
為此,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對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而言極端重要。要寫好堅持正確導向的新聞評論,新聞工作者就必須積極主動強化政治理論學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提高政治站位,讓自己的理論水平、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不斷提升。
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本身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特別是要通過學習,不斷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做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做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就必須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進而實現提高新聞評論撰寫水平、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目的。
新聞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直接關系到新聞工作實際效果。新聞工作者必須盡快提升學習能力,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要積極在增強“四力”上下功夫。通過學習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堅持群眾路線,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大力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進一步增強本領,提高政治素質、理論水平、業務能力、職業素養。
第一,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寫好新聞評論需要具備扎實的政治理論基礎,必須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以便更好地報道和客觀評論新聞事件。
第二,要積極進行業務學習。新聞工作者只有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才能養成出色的新聞評論撰寫能力,寫出讀者喜愛的新聞評論。
第三,要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職業道德操守和綜合素質。新聞工作者要自覺遵守職業道德操守,堅持客觀、公正、真實的工作原則,不進行虛假評論,不傳播謠言,切實成為一個合格的充滿正能量的新聞評論人。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新聞工作者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增強黨性意識、大局意識,做到永遠跟黨走,堅持正確導向,做一個自覺為國立言、為國發聲的新時代新聞工作者。每個新聞工作者都要立足新時代的大潮,不斷強化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能力素質、積極強化業務水平、主動練就過硬本領,堅持人民至上,忠誠服務人民,堅持不懈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