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發布《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
9 月12 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自2024 年1 月1 日起施行。《規范》是我國畜禽屠宰領域的首部質量管理規范,主要目的是為生豬屠宰質量管理提供基本準則和要求。《規范》制定的總體思路,可以概括為“三個突出”:一是突出全過程管理,強化從生豬進廠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管理,筑牢質量安全防線;二是突出責任落實,將責任落實到人、到崗,真正壓實相關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三是突出水平提升,明確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功能布局、設施設備、生產工藝、操作管理等要求,促進解決生豬屠宰廠(場)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加快行業轉型升級。
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聯合抽查組到廣州開展2023年水產養殖專項執法抽查
9 月7 日,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成的聯合抽查組下沉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開展2023年水產養殖專項執法抽查。聯合抽查組強調,從事水產養殖生產和從事水產苗種生產和經營的單位或個人,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規范開展生產,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推進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要規范使用水產養殖用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和進口行為,嚴禁生產經營假劣水產養殖用獸藥,及時更新水產養殖用藥明白紙。二是要依法在水域灘涂養殖證規定范圍內從事養殖生產。三是要嚴格落實水產苗種生產許可制度、進出口制度、產地檢疫制度。四是要建立真實完整的水產養殖用藥記錄、養殖生產記錄和銷售記錄。
廣東公布若干措施,支持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發展壯大農村經營主體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支持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支持企業使用現代化海洋牧場、深遠海養殖等作為企業名稱的行業表述,支持企業使用海域使用權、水域灘涂養殖使用權等作價出資,從事漁業增養殖、生態修復、休閑觀光、物質保護、綜合型海洋牧場等行業。建立完善專業、規范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市場監管體系。細化完善推進我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相關標準,為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韶關:力爭到2027 年建設2 萬畝牛蛙養殖基地
8 月31 日,韶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促進生蛙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力爭到2027 年,在全市建設2 萬畝牛蛙養殖基地,實現年產量20 萬噸,打造一批牛蛙養殖專業鎮、專業村;建立國家級牛蛙種質資源庫;打造“育繁推一體化”國家級牛蛙良種場;建設牛蛙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和年加工量約20 萬噸的牛蛙預制菜衍生品加工基地。
粵滬飼料行業考察團赴云南考察學習

為了進一步了解和學習云南養殖飼料業發展經驗,尋求新機遇、拓展新合作,加強溝通、增進友誼,推動兩地畜牧飼料業協同發展,廣東省飼料行業協會聯合上海市飼料獸藥行業協會于9 月10-16 日組團赴云南考察學習。粵滬考察團一行近40 人,先后走進昆明三正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寶動物營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大理海大和聯和農牧集團云南聯創基地考察交流,并在昆明召開了滇粵滬三地飼料行業座談會,交流借鑒,攜手前行。
2022 年全球147 家頂尖飼料企業產量超5.38 億噸
近日,WATT 國際傳媒發布全球頂尖飼料企業排行榜,榜單顯示,2022 年全球147 家企業飼料總產量超過5.38 億噸,占全球產量的43%,年產量均超過100 萬噸。其中,中國上榜企業34 家,比2021 年增加2 家,分別是正大投資和河北玖興食品;從WATT 國際傳媒統計的數據來看,中國共有7 家企業飼料產量超1000 萬噸,新希望、海大和牧原飼料產量均超2000 萬噸,這三家也是全球飼料產量最大的企業;從增幅來看,澳華增幅最大,達66.67%,其次牧原也達到了52.56%,通威和溫氏增幅也在30%以上;從降幅來看,最大的是特驅和正邦,降幅均超過一半,東方希望降幅也接近50%,布恩集團、鐵騎力士集團以及加大集團降幅也超過了30%。
2023 年度全省飼料行業檢化驗員培訓班順利舉辦
9 月8 日,由廣東省飼料行業協會舉辦的“2023 年度全省飼料行業檢化驗員培訓班”在廣州舉辦,就相關法律法規、品控、采樣、檢化驗技能等內容進行宣貫培訓。行業領導、資深專家以及企業代表等200 余人與會,企業參與度高,反響熱烈。此次全省飼料行業檢化驗員培訓班的順利舉辦,有利于提升飼料企業品控、檢化驗人員技能,提高飼料企業原料、產品質量水平,促進我省飼料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3 年8 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9 月22 日,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發布了2023 年8 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據樣本企業數據測算,2023 年8 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2878 萬噸,環比增長6.1%,同比增長5.9%。主要配合飼料、濃縮飼料產品出廠價格環比以漲為主,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品出廠價格環比以降為主。飼料企業生產的配合飼料中玉米用量占比為22.8%,同比下降8.0 個百分點;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11.9%,同比下降4.0 個百分點。
中山一飼料廠未經批準使用轉基因玉米,被罰10.1 萬元
9 月14 日,農業農村部公布10 個2023 年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穩糧保供”典型案例。其中,2022 年9 月,廣東省中山市農業農村局對中山市某飼料公司開展轉基因抽檢,發現從加工設備中抽取的進口玉米原料含有轉基因成分,且該公司未取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許可證。經立案查明,該批涉案轉基因玉米共31.02 噸,已進入飼料生產環節,但尚未產出成品,沒有違法所得。案發后,當事人對涉案轉基因玉米全部進行了粉碎滅活處理。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之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加工農業轉基因生物,并作出罰款10.1 萬元的行政處罰。
新疆三文魚喜獲豐收天山南北養殖出海產品
9 月1 日,新疆尼勒克縣的喜訊傳遍了全國,令人矚目的三文魚養殖終于實現了豐收,預計今年將會實現3000 噸的量產。據悉,新疆三文魚產品,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們是在嚴格的質量監控下,經過嚴格的養殖和加工流程而生產出來的,質量可靠,安全衛生。目前,新疆產的三文魚產品已經上架國內盒馬鮮生、華潤萬家、永旺超市、京東生鮮等銷售平臺,同時出口俄羅斯、馬來西亞、日本等國。
正大康地(梅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產

9 月12 日,正大康地(梅州)年產48 萬噸飼料生產線投產儀式在廣州南沙(平遠)產業轉移工業園舉行。據了解,正大康地(梅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平遠縣第一家飼料企業,總投資約1.67 億元,年產約48 萬噸,預計達產后年產值達15 億元、年稅收1000 萬元。
溫氏股份、誠一水產等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單位名單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公布第一批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化示范項目(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單位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公布了第一批178 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單位名單,涉及畜禽產品、水產品、糧油、蔬菜、水果等5大類產品。此次獲評結果中,廣東省共有8 家單位入選,包括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誠一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等企業。
大北農子公司擬收購中國圣牧部分股權,交易金額3.93 億港元
9 月15 日,大北農公告稱,為實現公司在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等行業的縱向產業鏈布局,提升公司整體產業競爭力,間接全資子公司大北農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擬按照0.7087 港元/股購買中國圣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6.62%的股權,股份數量為554.851.769 股,對應成交金額為3.93 億港元。大北農方面表示,本次交易系產業鏈內縱向投資,中國圣牧系公司飼料業務的下游產業,通過本次交易能夠實現與它的牧場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業務協同,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有利于公司未來發展,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播恩集團生物產業園奠基

9 月20 日,播恩集團生物產業園、農業農村部飼料合成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和效能營養院士工作室奠基及揭牌儀式在贛州隆重舉行,標志播恩集團生物產業園“5 基地1 樣板”的建設工作正式拉開帷幕,集團的發展開啟了新篇章。
京基智農首次發布股權激勵計劃大力推進降本增效
9 月12 日,京基智農發布了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不超過171 人授予限制性股票總量不超過785 萬股,占公司股本總額1.50%,授予價格為10.69 元/股。公司層面績效考核指標為生豬銷售量增長率、商品肥豬平均養殖成本,均系反映公司主營業務生豬養殖經營狀況的指標,彰顯公司滿產滿負、降本增效的長期發展信心。京基智農表示,這是公司首次發布股權激勵計劃,旨在通過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激發調動核心團隊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將公司利益、股東利益和員工利益有效結合,最大化實現多方價值共生共長。
粵海生物當選“水產養殖調水用品產業規范發展協作機制”副主任單位
9 月12 日,水產養殖調水用品產業規范發展協作機制(簡稱“協作機制”)成立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會上,湛江粵海水產生物有限公司(簡稱“粵海生物”)當選協作機制副主任單位,粵海集團副總裁兼粵海生物總經理曾明仔提名副主任委員。據介紹,協作機制是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中國水產學會牽頭組建的協作性、自律性的工作機制,其宗旨是強化行業自律,促進產業規范發展。

“從大周期視角來看,豬價處于下行周期,因此不看好明年上半年價格。但小周期視角豬價可能上行,今年豬價在目前的水平上還可能有一定上漲空間,但改變不了春節后豬價再次下跌的大趨勢。明年屠宰企業入庫托市動力可能比較弱,上半年供應壓力大,可能會導致豬價有大跌風險。”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在第四屆西南養豬大會上表示。

“預制菜的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廣東農業應該把握住RECP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帶來的發展機遇,發揮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智能化、信息化等優勢,提高農產品加工業在RECP 的市場占有率。”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水產加工研究室主任張業輝在2023 年廣東省水產預制菜產業大會上表示。

“中國工廠化養蝦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模式層出不窮,這代表了新的方向趨勢,也代表了設施漁業的主流發展方向,工廠化養殖在對蝦養殖的未來發展之路上將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教授何建國在第二屆中國工廠化養蝦大會暨2023 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年會上表示。

“中國養殖業正在發生重大轉變,人民對健康安全的關注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消費觀念的改變倒逼行業產業全面轉變升級,由傳統產業跨入技術與資本密集型企業的準入門檻。”
——澳華集團總裁周勝兵在中國小棚蝦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