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陳益填研究員
中國畜牧業協會鴿業分會會長 廣東省肉鴿行業協會會長
我國肉鴿規模化養殖起步較晚,于20 世紀70 年代才從農戶家庭飼養發展到集約化飼養,80 年代后期蓬勃發展至今,已有40 多年的歷史。我國肉鴿發展十分迅速,目前肉鴿總飼養量占世界80%以上,存欄、出欄、產肉量均居世界第一,鴿已成為繼雞、鴨、鵝之后的第四大家禽。
雖然三年疫情今年就放開了,但經濟形勢仍不樂觀,對各行各業都有一定影響,整個畜牧業不管是豬、牛、羊、雞價格都不好。鴿子價格今年算是比較好的,一直都保持在17~18 元/只沒有跌。廣東省肉鴿行業協會在粵北片區、粵西片區、粵東片區,珠三角4 個片區,分別召開了應對疫情影響的工作會議,團結各地區養殖戶,建立良好的聯動機制,促進信息交流和協同合作,為保證鴿業平穩發展和鴿價穩定做出了較大貢獻。
肉鴿養殖量第三位的是廣西,在疫情之前廣西大概有500多萬對,我們跟廣西劉大力會長交談得知,由于疫情對廣西影響比較大,養殖戶關門的有1/3,現在存欄種鴿不夠400 萬對。
廣東省的肉鴿上市量從2019 年4 億多只跌到去年剩下大概3 億只,跌了1 億只。存欄種鴿也是從原來的2500 多萬對跌到不夠2000 萬對。廣東的情況總體還好一點,其他省份的情況就沒那么理想,特別臨近省份,包括廣西、福建這些地方的跌幅更大。
在疫情期間,疫情影響鴿價會比較大,甚至有時候跌到7-8元/只,養殖戶虧損嚴重,對行業影響很大。2022 年經肉鴿養殖端去產能,情況有所改善,乳鴿價格呈上升趨勢。今年乳鴿價格比較穩定,一直都保持在20 元/只上下的價格。
海南的鴿業它發展基本比較穩定,增長也不快,量也不是很多,目前大概不超過200 萬對。海南即將成為一個自貿島,特別是旅游業發展,促進鴿業產品的消費,但是由于除非旅游人口之外,它本地的人口不是很多,所以發展的力度也不是很大。
種源是我們養好鴿子的重要前提。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現在肉鴿種業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態勢。
2023 年至今協會調研了新疆、海南、湖南、江西、江蘇、廣西、福建、河北、北京的多家肉鴿養殖企業。據調查,廣東種鴿存欄量仍然穩居全國第一,但養鴿第二大省廣西已被新疆取代,目前新疆存欄量超過500 萬對。但新疆的鴿子體形相對比較小,主要是散養。從北疆、南疆到西疆,農戶養殖者很多,并且很多家家戶戶都一樣。在新疆和田有政府投資的兩個扶貧項目,目前應該是國內單體最大的兩個場,一個鴿場是30 萬對,另外一個是34萬對,新疆養鴿數在疫情前是統計過有700 萬對,現在應該在500 萬對左右。新疆不僅是我們種鴿的發源地,也是我們吃鴿子的發源地。如果你去到新疆喀什這城市,會看到有四條吃鴿子的美食風情街,全部都是吃鴿子的特色店,這在國內也是絕無僅有的。
真巧,我也三十七。蘇楠交換性地報出自己的年齡。農村那個時候離婚更少,楊小水水性楊花?別的原因,都不足以讓一對農村夫妻鬧離婚啊。這樣的疑問當然不能在李嶠汝面前表達出來,被害人家住哪里?
第二個是孵化問題。很多鴿場都是由工人在鴿舍的小孵化器里進行孵化,孵化器里面長期沒有清理消毒,孵化器本身沒有徹底消毒。這種方式簡單粗放,不符合鴿場的防疫及管理規范,應該盡快建立肉鴿孵化標準,從而提高孵化率及防止疫病傳播。
廣東現在存欄量達到2000多萬對,廣東發展鴿業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氣候條件好,氣候條件最適合肉鴿養殖。確實廣東是養的一個福地,不單單我們這里有消費市場,因為從目前養殖的條件來說,我們廣東是最合適的。因為鴿子養殖環境要求是通風采光好,溫度適宜,廣東氣候條件最合適。在北方經過10年的試驗,始終解決不了產量低的問題。雖然說北方可以室內密閉飼養,但北方一對種鴿產量要上到一年10 只的水平都不容易,廣東起碼都可以達到每對種鴿年產18 只甚至20 只水平。在廣東測算一個鴿子的生產成本,包括財務費用大概就是14~14.5元,這是相對23、24 天齡乳鴿的成本,現在鴿子一般賣20 元左右,大概5 元的毛利,這個是挺好的。但是這種毛利在我看也不是長久的,因為隨著鴿業發展,有很多鴿場都在繼續發展,所以要保持這個價格也不容易。
廣東從原來的2600 萬對到2022 年底大概在1800 多萬對,這個只是減了少量,廣東關門的養殖場很少,大家都撐著讓鴿場減量但不關門不養,這是我們廣東發展的一個特色,所以廣東今年鴿子上升速度會相對比較快一點。
一是鴿種發展比較快。通過近十幾年的培育和選育,從原來只有3 個品種列入國家品種志,到現在已經增加到9 個品種,今后還會陸續增加。種鴿方面,現在列入我們國產品種質的有兩個地方品種,一個是石岐鴿,另一個是塔里木鴿,還有一些引進品種如卡奴鴿、白王鴿、銀王鴿等等。此外,在全國比較有名的天翔1 號肉鴿配套系,是第一個通過國家審定的肉鴿新品種,由廣東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和深圳市天翔達鴿業有限公司共同培育。此外,還有江蘇的蘇威1 號等新品種。種鴿的良好發展為鴿業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三年疫情對全國的鴿子存欄確實影響很大。全國乳鴿銷售量,疫情前是一年7 億多只,2022 年乳鴿出欄量為5.84 億只,比2021 年小幅減少2.9%,總體處于供給偏緊局面。今年估計是7 億只水平,雖然較去年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隨著消費回升,預計今年會略有上升。
北京的情況主要是北京優帝鴿業和大興鴿場,北京首都這兩個鴿場,產量就不多,它主要是靠各個地方供過去的。
福建是最靠近廣東的省份,鴿子養殖量一直都不是很多,這可能是由于福建沒有吃鴿的風俗習慣。福建鴿業最大的在泉州、龍巖一帶,但種鴿存欄量不超過200 萬對。福建養鴿將來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因為它靠近廣東,慢慢地會受到廣東影響,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會促進鴿業的發展。
證明 (1)?(2): 假設為X的一個猶豫模糊子代數.對任意x ∈ X, 由定義2.5知, ?這就表明 滿足定義2.3.
江西養鴿業近年來發展也不是很快,目前存欄也是在150萬對左右,主要是靠近廣東的幾個縣———龍南、定南和全南。由于當地有養鴿子的習慣,也有吃鴿子風俗,所以對養鴿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鴿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是品種問題,現在品種雖然發展這么快,但仍然跟不上發展的要求。近幾年我們也培育了幾個新品種,還有早期引進的一些品種,總體來說鴿種供求還是比較穩定,質量慢慢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大家在飼養過程中不是很注意,很多養殖戶養殖過程中太過于追求產量,造成病程延長和病多這種情況,長期定下去肯定會影響體能、健康和體型。為什么我們的鴿子為越養越小,越養越多病,鴿場鴿病很難得到控制,也主要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健康養殖,不要太過于追求產量。我在廣州良田鴿場當了七八年場長,當時沒有孵化機,堅持按照自然孵化、并仔不超3 只的方式飼養,平均每年每對鴿子孵化數量都超過20 只,也沒有大的疫病。現在許多鴿場飼養員單純地追求產量并仔4-5 只會對種鴿的健康造成危害,保持健康體能,鴿子才能夠穩定高產。就像一個婦女帶一個小孩和帶兩個、三個小孩比,她的體質肯定會下降,鴿子也是如此。另外,因為親鴿要分泌鴿乳哺喂乳鴿,飼養員將并窩的乳鴿在產鴿舍里面挪來挪去、并來并去,增加了疾病傳播造成目前鴿病難以控制。
當前,城市商業銀行過于注重產品的推廣和營銷,但是,關于產品品牌塑造的力度還不夠。目前,銀行之間金融服務水平沒有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金融產品類型又大致相同,因此在實踐中未能形成品牌上的領先[2]。許多城市商業銀行過于重視產品創新和研發,而忽視品牌提升和整合的工作,使得銀行未能形成一個知名品牌下的產品組合,其在一個產品的多品牌戰略目標方面也沒有成效。總之,城市商業銀行在其品牌和產品之間缺乏統一的認知,對于金融名牌與銀行產品品牌開發和塑造的力度不夠,在銀行間的競爭中未能使自身擁有一個明顯的品牌優勢[3]。
二是祖代原種場不斷增加。現在全國祖代原種場已經有13個,90 年代時只有廣東深圳的天翔達鴿場是祖代場。除了祖代場,原種場,父母代場,還有商品代場,這是鴿業發展的四級防御體系。現在全國鴿子的4 級防御體系基本上已經建立了。體系建立之后,整個鴿業的種業發展就會逐漸地趨于正常和規范。
無刷電機的齒槽轉矩是電樞鐵芯的齒槽與轉子永磁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磁阻轉矩。由于齒槽轉矩的存在會增大電機最初的啟動轉矩,這對一般的電機問題不大,但對于功率不到10 W的小電機來說影響就很大了。
飼料方面,現在我們肉鴿養殖是最落后的。目前來說,飼料廠生產的全價飼料品種很多,生產較規范。但是到了鴿場工人手里,有的用20%、30%鴿料再加上60%、70%原糧(玉米、豌豆、小麥、高粱)這種做法每個工人的標準都不同,并且這種鴿料放下去,鴿子肯定挑食,它會把喜歡吃的先把它吃了,因而造成飼養營養不平衡。
(1)病毒感染類型疾病。現有治療經驗表明,針對病毒感染類型的疾病目前并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因此,防疫人員可選擇使用早期發病豬群康復豬的血清進行治療[3]。為避免細菌性繼發感染,可選擇抗生素進行輔助治療,但防疫人員應避免大劑量或反復多次使用退熱及激素類藥物,這一類藥物的大量使用可能會導致豬的免疫力降低,自身難以產生有效的抗體,再次感染病毒的概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防疫人員仍應針對用藥方案對病豬肝臟、腎臟等的影響進行考量,盡量將藥物導致的肝臟損傷降低到最小。
所以我們未來的方向,一個是自動化,另一方面還有鴿料的標準化。自動化肯定是要發展,現在人工越來越貴,相信未來都是鴿料到場就直接喂料,不再進行第二次攪拌,第二次攪拌一是增加工作量,第二是不衛生,第三還會造成營養不平衡并造成碎料粉料增加。前幾年我也經常建議,希望生產鴿全價飼料的飼料廠要生產一種到鴿場可以直接用的飼料,就好像金錢的718鴿飼料一樣,它既保留了原糧在里面,30%左右的糧又能夠滿足各種營養需要,又不用重新去配比去攪拌。這個肯定對種鴿生產有利,會較高大程度提高乳鴿的產量和質量,只是這種方法、技術要慢慢完善。
近期,我們去了中山白石蛋雞場參觀。雞舍里養6 萬只蛋雞,但進去后一點味道都沒有,很干凈。我們鴿子下一步是不是也要發展這樣,目前鴿場鴿舍里面臟亂差,這確實存在很大問題,下一步怎么改進?相信以后全自動化的過程逐步出現。梅州興寧的寶寧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鴿場就是全自動化的養鴿場,鴿場老板之前是養豬的,他把養豬理念用到養鴿子上,采用全開放式及全自動化和智能化飼養方式,飼料攪拌好后,從飼料倉庫通過管道一直送到鴿子的籠前供鴿子采食,完全無需人手喂料。設計的鴿籠離地是兩米,通風性很好,下邊鴿糞大概半年清一次,用機器清糞,整個鴿場都干凈,沒有臭味。這種是未來我們鴿業工業化自動化及智能化發展的方向。
全國工作一盤棋,鴿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各省積極交流和溝通。今年5 月份,江蘇、安徽、上海這幾個省份成立了長三角鴿業聯盟。最近廣東、廣西和海南幾位會長就商討成立華南地區鴿業聯盟,以促進我們華南地區鴿業的交流,初步確定今年底在廣東成立華南鴿業協同創新聯盟,這將更好為我們鴿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下一步形勢怎么樣,未來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問題?我認為明年行情在于我們大家如何把握養殖量。我經常在鴿業相關會議上提醒大家理性發展,理性養鴿,而不是盲目養鴿。盲目養鴿就會供過于求,導致鴿價可能跌到每只五六塊,七八塊,理性養鴿控制存欄量才能保持正常的供求關系,確保養鴿業平穩健康有效發展。所以今后鴿業人士要團結起來,在廣東省肉鴿行業協會的帶領下,經常溝通,保持思想和步伐一致,肉鴿養殖才有希望并得以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