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當前,探究性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廣受關注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實踐,深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主動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本文旨在探討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的成長助力。
一、探究性學習概述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習方式,旨在通過探究和實踐,促使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獲取知識和技能。探究性學習非常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度,他們自主制訂學習目標、尋找學習資源、獲取知識和技能,以此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起著引導和幫助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指導實踐、給予反饋等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和探究。
探究性學習強調探究和實踐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探究方向和方法,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大膽地探究與實踐,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從問題出發,深度思考,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加減法時,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采用講解運算規則和做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而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是主動學習者,需要自主分析和思考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揭示問題的本質和規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并運用批判性思維深入分析問題,進而形成獨立的判斷。這一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數學問題。在探究和實踐中,學生會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并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還可以了解知識的本質,提高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需要與他人交流并積極合作,通過共同探究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學會傾聽并尊重他人的意見,學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此外,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不是按部就班地解決問題,而是嘗試尋找新的解決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以“數字三角形”一課的教學為例,有些關于數字三角形的題目要求學生按照規律填空,使每行數字之和相等。在該類型題目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采用探究性學習模式。
教師可以先通過生動的故事、趣味性的比賽、實物模型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對數字三角形感到好奇,產生探究的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出“怎樣填數字才能使每行數字之和相等?”的問題,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進行嘗試。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引導學生找出數字之間的規律,讓學生從實踐中掌握數字三角形的填數方法和技巧。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主動與同伴合作,共同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
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科學合理地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增強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