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
在地鐵站電梯上,一年輕女子身體后仰即將摔倒,好心女士伸手攙扶,卻意外導致后面的乘客摔傷,被告上法庭
2021年12月6日下午2時許,家住上海的周燕搭乘地鐵前往某購物中心。在世紀大道站,她下車打算換乘其他地鐵線。登上自動扶梯后,她靠右側站立,左側是一名手推嬰兒車的年輕女子,該女子沒有能夠騰出手抓住電梯扶手。
電梯正常上行時,年輕女子突然身體后仰。周燕眼見女子即將摔倒,急忙伸出手想攙扶對方。誰知,年輕女子一邊喊著“我的孩子”,一邊蹬腳欲借力起身。周燕猝不及防被對方絆了一下,整個身體壓向后面一名老人,年輕女子也緊跟著倒在周燕身上。萬幸的是,有人及時抓住了嬰兒車,車里的孩子安然無恙。
后排被壓倒的老人叫李桂香,已經72歲,承受不住上面兩人的重壓,疼得大聲喊叫。地鐵站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將老人送往醫院。年輕女子和周燕均未受傷,跟隨工作人員到附近派出所接受詢問。
李桂香住院治療10天,被診斷為多發軟組織損傷,左手中指關節損傷。醫學影像診斷報告載明,李桂香胸廓部位第2根肋骨扭曲。李桂香向民警陳述,事發時,她沒有看清哪一個先摔倒。年輕女子叫王雯,是個全職寶媽,孩子5個多月。她說是因為電梯故障導致她身體后仰,但沒有完全摔倒,右側的周燕最先摔倒,連帶著將她絆倒。地鐵公司除了說明電梯正常運行外,還出示了監控錄像,證實了周燕的陳述:王雯身體后仰即將摔倒之際,周燕伸手去扶,被王雯絆倒,兩人幾乎同時壓向李桂香。事發時,王雯、李桂香都沒有抓著電梯扶手,周燕抓著扶手。
2022年3月,李桂香將王雯、周燕、地鐵公司起訴到上海市鐵路運輸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其醫療費等共計2.3萬元,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李桂香訴稱,她是來自江蘇省的農民,享受農村居民醫保。她來上海看望女兒,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住院治療10天,扣除醫保報銷部分,她仍需自行承擔醫療費用1.7萬元。她住院期間,女兒工作繁忙,不得不花高價雇請護工照料她,支付護理費4000元;女兒女婿往返醫院探望,支出交通費2000元。因為受傷,她精神也受到損害,故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此次事故,她完全是無辜的受害者,侵權人應當承擔全責。
周燕辯稱,她伸手攙扶王雯是出于善意,萬萬沒有想到王雯會絆倒自己,更沒有預料到會壓倒李桂香,自己好心助人,不應承擔責任。
王雯辯稱,她摔倒時并沒有碰到李桂香,李桂香受傷是因為自己沒有抓住電梯扶手以及被周燕壓倒造成的。周燕伸手扶她即使是出于好心,也是幫了倒忙。假如沒有周燕插手,她完全能夠平衡身體,不會釀成意外事故。另外,她當時之所以身體后仰,確實是因為感覺電梯突然停頓了一下,而她毫無防備,所以才下意識后仰身體。事發時,電梯上人挨人,基本沒有空隙,地鐵公司在管理上也存在漏洞。
針對王雯的說辭,地鐵公司答辯,技術人員每天在開放電梯前都會對設備例行檢查,如果存在故障,將關閉電梯進行檢修。當天的值班記錄載明,涉案電梯經檢查運行正常。同時,電梯運行期間,地鐵站時刻提醒乘客注意事項,盡到了謹慎注意義務。王雯和李桂香乘坐電梯時均沒有抓扶手,存在違規行為。
法庭調查證實了地鐵公司的說法。另外,地鐵公司的監控錄像顯示,事發時,王雯手推嬰兒車,身體突然后仰,周燕出手相助,王雯右腳絆住周燕左腿,周燕踉蹌著摔倒并壓倒了沒有抓住扶手的李桂香,與此同時,王雯也摔倒在周燕身上。此外,還有另外3名乘客相繼摔倒。
救助人出于善意救助的目的采取了緊急救助措施,導致第三人受傷,主觀上不存在重大過失,不應承擔責任
法院經審理認為,周燕看見王雯即將摔倒,立即出手意欲攙扶,其目的是第一時間幫助王雯脫離險境。因此,周燕的行為是救助他人的善意之舉。李桂香摔倒在扶梯上受傷,主要原因是周燕和王雯相繼摔倒,合力作用所致。同時,王雯和李桂香均沒有抓住扶手乘坐電梯,也存在過錯。
雖然王雯提出,如果周燕不出手,她未必會摔倒,但從現場錄像看,王雯的大部分身體已經向后傾倒,摔倒的概率極高,在此情形下,周燕及時出手,顯然屬于好心助人。王雯對此不應苛責。周燕對此事故不應承擔責任。
地鐵公司作為管理者,已通過廣播、文字提示語等多種渠道,明確提示乘客緊握扶手注意乘梯安全,且事發前涉案自動扶梯運行正常,事發后地鐵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場處置,已盡到合理且必要的安全保障義務。李桂香提出地鐵公司共同承擔賠償責任的主張,于法無據,不予采納。綜合事故發生的全過程,法院酌情認定王雯對本次事故損失承擔80%的賠償責任,剩余20%由李桂香自行承擔。
關于賠償數額問題,一審法院指出,李桂香自行擔負的醫療費1.7萬元,應予認定,但她主張的護理費4000元和交通費2000元,無票據支撐,考慮實際情況,酌情支持護理費2000元和交通費300元。另酌情認定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
2022年12月6日,上海市鐵路運輸法院做出判決,王雯按80%的賠償責任支付給李桂香1.44萬元,另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
王雯不服,提出上訴。
二審法庭上,王雯主張,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她系侵權人,周燕才是對李桂香的直接侵權人。
那么,周燕出手攙扶王雯結果壓倒李桂香到底是屬于侵權還是屬于救助行為呢?二審法院分析指出:第一,認定緊急情況下是否構成救助行為,應當堅持從寬原則。周燕對王雯并無法律上的救助義務,當她看到王雯即將摔倒時,自愿出手攙扶,應當認定其出于善意救助的目的采取了緊急救助措施。第二,認定是否構成善意救助,不應過度苛責救助者注意義務。司法實踐中,若造成第三人損害,救助者有重大過失的,依法需要承擔責任。具體判定是否構成“重大過失”時,要綜合考量事實、法律和技術等多種因素,不應給救助者設定過高的注意義務。緊急救助制度在于用“及時性”來換取救助機會,而由于事發突然造成的損害應當屬于合理的代價。本案應充分考慮周燕的主觀動機和實際情況,其主觀上不存在重大過失。第三,第三人人身損害起因在于被救助人的過錯。王雯乘坐電梯時未抓住扶手出現意外,是導致后續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案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由王雯承擔侵權責任。
2023年8月3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判。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