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萬鵬






2020年對知識付費行業而言是特別的一年。因全球范圍內出現疫情,人們普遍宅在家中,借助網絡進行學習和工作的方式被迅速普及。從經營模式、技術變革等角度來看,圍繞“流量變現”的探索變得更積極和多元。知識付費行業出現許多顛覆性變化,并迎來爆發性增長,2020-2022年可謂“變革的三年”。尤其在“35歲+”群體的網絡需求崛起后,他們對知識付費內容的偏好和消費能力的凸顯正對知識付費行業產生深刻影響。
知識付費迎來爆發性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達1126.5億元,較2015年增長約70倍,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2808.8億元。
知識付費習慣已養成
隨著疫情好轉,知識付費的“居家紅利”或將逐漸消退,但三年來用戶的付費求知和在線學習的習慣已養成。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知識付費用戶規模將破5.7億人,知識付費行業有望借著這一市場基礎進入穩定的持續發展階段。2025年,知識付費用戶規模有望達到6.4億人。
短視頻類付費學習超7成
2022年,短視頻類付費內容學習人次占比75.7%,直播類、圖文類付費內容則分別占比25.6%、22.0%。音頻類付費內容跌至第四位,僅占比13.2%。2023年,盡管知識付費在線消費增速可能放緩,但線下知識付費市場有望迎來新轉機。
“35歲+”成為知識消費主力軍
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35歲+”群體購買知識付費的比例達到58.8%,其中主要購買者年齡范圍為35-45歲。在這個階段,“35歲+”群體普遍感受到知識體系老化的威脅,他們中部分工作被青年人接替,這種地位的變化,破壞了他們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
“35歲+”更舍得知識付費支出
數據顯示,58%的“35歲+”受訪者最近一年內購買知識付費的金額在1000-4000元之間。超4000元的占比為5.3%,相比其他年齡階段的消費者,他們更尊重創作者的勞動成果,專業度高的課程往往也受他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