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昭





盛世花開,焦點在昆明。
2022年7月,昆明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與武漢國際貿易城集團合作,在漢口建立華中斗南花卉城;2022年8月,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成立北京分中心,助力北京花卉數字化交易飛速發展;2023年3月,400多家企業、商會代表齊聚昆明市花卉產業招商推介會,簽約花卉項目43個,總協議金額達126.8億元。
有著千年花卉栽培歷史的昆明,以花為媒,催生出千億級浪漫經濟。
作為昆明市發展較成熟的重點產業鏈,昆明花卉需要在三個方面加以提升:一是品牌升級,圍繞斗南花卉交易市場完全有機會打造出面向C端的花卉終端品牌。二是產業鏈升級:一方面圍繞花卉精耕細作,另一方面,圍繞花卉打造文旅產業。三是市場拓展,以斗南花卉作為品牌輸出載體,在北上廣深甚至二線城市逐步開拓“分店”。
年鮮花交易超110億枝
昆明四季如春,豐富的花卉種質資源、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出全國唯一國家級花卉市場——斗南花卉交易市場。
昆明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花卉產業鏈在當地重點產業鏈中較為成熟,育種研發、種植規模和深加工產業具備較強競爭優勢;通過與國內、國際育種企業合作,選育研發出了55個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形成花卉種子、種苗、種球生產的鏈式布局。
2022年,昆明花卉園藝種植面積達38.3萬畝;鮮切花面積14.49萬畝,占全國15%。斗南花卉市場鮮花交易量突破110億枝、交易金額突破121億元。。
依托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昆明花卉產業已形成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體系,構建起嵩明花卉研發、晉寧鮮切花、宜良綠化觀賞苗木、安寧食用花卉、呈貢花卉全品類交易的“大花卉”產業格局。斗南花卉交易平臺則成為集交易、博覽、研發、倉儲、物流于一體的亞洲最大、世界第二花卉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國七成以上。
“斗南花卉是市場主導、政府搭臺的一個經典范例,既反映出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的自驅力,政府也扮演了恰如其分的角色?!逼放茟鹇詸嗤耸苦嵙I告訴《中國品牌》雜志。
解決云花“缺芯”問題
由于國內鮮花育種起步較晚,優良種苗基地較少,導致花卉產業“芯片”短缺,過多依賴進口。云南英茂花卉總經理王志堅坦言,相較于荷蘭等花卉園藝產業強國,昆明花卉產業還處于價值鏈中低端水平,包括種業科技在內的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依然存在。
為解決花卉“缺芯”問題,2022年9月,云天化集團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成立“云天化-中國農大花卉聯合研究中心”,聚焦全產業鏈中的“卡脖子”問題,開展技術攻關。
目前,云天化-中國農大花卉聯合研究中心已承接兩項云南省重點科研項目,研制出14個農作物栽培技術方案,研發出花卉新品種32個。
“通過對月季等大宗花卉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等項目研發,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著力打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花卉種植全產業鏈?!痹铺旎瘓F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們將針對花卉領域育種育苗進行研發,國產種苗將逐漸替代進口種苗,共同解決云南花卉缺芯問題。”
“正在建設的斗南花卉小鎮項目,致力于‘云花’提質升級,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崩ッ魇谐守晠^斗南街道黨工委書記、斗南花卉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顧朝飛介紹,斗南將持續以建設“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亞洲第一的花卉產業創新研發高地”“中國第一的花卉特色小鎮”為目標,鞏固花卉產業交易核心地位,完善花卉交易服務體系,強化科技支撐,推動“花卉+旅游”融合發展。
90后電商另類玩法
運輸車輛絡繹不絕,里面裝載著各式各類的鮮花,一旁的商家們正在修花、插花、組盆,忙得不亦樂乎,消費者正開心地挑選著當季熱門的蝴蝶蘭、大花蕙蘭、百合、玫瑰等鮮花。除了批發商和游客,只見主播們舉著手機直播、錄制短視頻,向線上客戶介紹著各種花卉。
“這枝的花邊是非常特別的,它是紫花邊,拉絲的形狀,有點油畫質感……”從自家的花田到斗南花卉市場,“90后”電商主播畢茜茜一手舉著手機,一手拿著鮮花,熟練地介紹著商品的信息。
畢茜茜是斗南本地人,2020年春節,家里種植的鮮花滯銷,她開始嘗試用網絡直播的形式賣花。3年多的時間里,畢茜茜一共做了600多場直播,專業的講解、直率的性格,以及對鮮花品質和運輸的嚴格把關,為她留住了不少“粉絲”,“我的紀錄是1小時賣出20萬枝鮮花。”
不僅自己華麗轉身為“當紅主播”,畢茜茜還帶動了不少鄉親就業,目前她的鮮花基地一年用工量在3000人次左右,支付的勞務費約30萬元。
另一位長期奮斗在斗南的年輕人趙永能,則在2017年瞅準時機,創辦了撮合花商與花農在線擔保交易的電商平臺“花易寶”,目前平臺注冊花農、合作社3600余戶,注冊購買商約35萬家。自上線運行以來,鮮花交易量累計約13億枝、交易額近12億元。
近年來,從傳統售賣轉型到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花商和花農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的“花二代”,紛紛選擇“觸網”。顧朝飛介紹,電商是斗南的第三類交易模式,目前占的比重在3%——5%,“雖然目前對手交易、電子拍賣還是占大頭,但電商的增長速度特別快,未來可期?!?/p>
交易是斗南花卉產業的核心,而創新是其常開不敗的秘訣。
產業鏈延伸推動品牌升級
昆明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昆明市農業現代化三年實施方案(2022-2024)》提出,聚焦花卉等重點產業,全面延伸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到2024年,重點農業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000億元。
鄭立業認為,作為昆明市發展較成熟的重點產業鏈,昆明花卉需要在三個方面加以提升:
一是品牌升級。圍繞斗南花卉交易市場完全有機會打造出面向C端的花卉終端品牌。近年來,以Flowerplus花加、ROSEONLY、花點時間等鮮花電商品牌的崛起,就是很好的例證。
二是產業鏈升級。一方面圍繞花卉精耕細作,比如香水、花草茶,均是花卉天然的衍生品;另一方面,花卉觀賞性強、寓意豐富,非常適合打卡拍照,可以圍繞花卉打造文旅產業。
三是市場拓展。斗南花卉作為綜合交易平臺,對終端市場的掌控鏈條較長,對倉儲物流的要求較高,具備打造“分店”的可能性,以“斗南花卉”作為品牌輸出載體,可以在北上廣深甚至二線城市逐步開拓“分店”,將區域品牌升級為全國性品牌。
針對花卉品種研發不足、智能化技術裝備缺乏突破、產業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堂仁建議,從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牌、新業態、新文化6個方面,協同推進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花卉向主題公園、特色小鎮、美麗鄉村、花卉電商、物流、創意設計等業態滲透;弘揚傳統并進行創新,以文化力量賦能花卉產業振興。”程堂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