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昭




國際郵輪業迎來復蘇的風信。
3月30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國際郵輪運輸有序試點復航方案》,指出本著風險可控、積極穩妥原則,有序推進國際郵輪運輸試點復航;試點水路口岸暫定上海、深圳郵輪港口;試點時間暫定6-12個月,根據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出入境旅游政策和市場情況適時優化調整。
方案發布后,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維京郵輪當晚即宣布推出以深圳或上海為母港的國際航線。受疫情影響停擺三年的郵輪行業,終于迎來復蘇。
滬深港口試點先行恢復
實際上,早在交通運輸部方案發布前不久,上海市虹口區就制訂了《虹口區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該計劃以高端郵輪樞紐港建設帶動產業鏈發展為主線,構建現代化郵輪產業服務體系,旨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郵輪總部基地和郵輪經濟中心。
“行動計劃”將圍繞四個方面展開任務:一是聚焦以港興城,打造高端郵輪樞紐港;二是聚焦產業集群,打造郵輪企業總部基地;三是聚焦開放合作,打造郵輪的高端服務環境;四是聚焦水岸聯動,打造國際級消費集聚區,將郵輪旅游資源全面融入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集聚全球品牌資源,推動北外灘郵輪消費升級。
上海虹口區委副書記、區長呂鳴介紹,北外灘是中國大陸現代郵輪產業的發源地,憑借多個國內首創和全國第一,為中國郵輪經濟的崛起發揮了開路先鋒、示范引領和突破攻堅作用。虹口區希望通過三年努力,初步形成具有全球輻射效應的郵輪總部經濟基地和國際郵輪服務品牌,推動高端郵輪服務業態加速集聚,擴大虹口郵輪世界影響力。
另一試點港口所在城市深圳,在郵輪發展時間、吞吐量上居于國內領先地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對郵輪旅游、經濟的愈發重視,深圳郵輪母港的優勢日益凸顯。截至2019年底,深圳蛇口國際郵輪母港共引進12家郵輪公司的18艘郵輪靠泊;同年,深圳又開通了前往越南、日本、菲律賓等國家的國際郵輪航線。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葉欣梁指出,上海是中國首個郵輪旅游發展示范區,是中國最成熟的郵輪市場,曾創造數萬游客“零輸入、零感染、零輸出”的樣板;而深圳是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也有先行先試的重要使命。我國以這兩個城市的郵輪港口為試點,將為后續國際郵輪全面復航打下堅實基礎。
招商伊敦號郵輪重赴碧海
3月26日,“重赴碧海之約 領航美好生活”——郵輪生活“重啟”暨招商伊敦號啟航儀式在上海舉行,我國首艘懸掛五星紅旗、自主運營的高端郵輪“招商伊敦號”從上海北外灘過客中心啟航。
這是自2020年1月,上海最后一個母港郵輪航次歸航,時隔1152天,上海再次迎來母港郵輪的常態化運營,標志著上海郵輪母港首條國內沿海郵輪航線正式啟動。
此次啟航的“招商伊敦”號,由招商局集團下屬招商蛇口攜手世界知名郵輪品牌維京游輪共同運營,是首艘中國自主運營的中小型豪華高端游輪,郵輪載客量為930人,擁有465間客房。
本次郵輪執航4天3晚上海母港航線后,還將持續推出8天7晚東南海岸文化之旅(上海-舟山-廈門-深圳)、5天4晚上海舟山人文之旅(上海-舟山-上海),4天3晚上海海上巡航之旅等豐富的航線產品。
此外,“招商伊敦號”國際航線的重啟也在進一步籌備中。
招商維京率先推出日本航線
《3月30日晚,招商維京郵輪宣布將于六七月份推出深度探游日本的“15日和風雅韻日本環線之旅”航線,成為國內首家宣布恢復運營由中國內地母港出發的國際航線郵輪企業。
招商維京郵輪董事長吳煒表示,此次推出日本游航線,是招商維京郵輪邁進國際郵輪市場的重要一步,也是對文游海岸線產品的豐富和升級,“我們希望通過中國籍豪華郵輪首條出境游航線的首航,為中國郵輪旅游市場復蘇釋放出積極信號?!?/p>
該航線仍由郵輪“招商伊敦號”執航,計劃途徑大阪、名古屋、長崎、廣島等日本熱門目的地,游客無需辦理簽證,舒適探享島國旖旎風光和人文風情。
招商維京郵輪產品開發兼營銷副總裁陳煒蕓介紹,該郵輪不設賭場,也沒有8周歲以下的幼童,而是通過豐富的藝術品、精挑細選的中外書籍,以及富有人文內涵的講座或娛樂體驗,來滿足旅客需求。“受過去三年出行政策影響后,我們認為這種深度環線之旅是有市場需求的,尤其是那些已經退休,或工作安排靈活、能夠邊旅行邊工作的數字游民?!彼f。
岸上行程開發層面,產品開發團隊已計劃了超過總共50個船票已含及付費升級的景點和體驗項目,并即將前往實地進行考察,力求每一個目的地都能讓賓客深度探游其文化亮點。
郵輪健康防護措施方面,招商維京郵輪根據《船舶防疫安全指南》,在食品及生活用水衛生、環境消毒、醫療廢物處理等方面進行硬件改造,EPC II改造方案已獲中國船級社認證,全方位降低突發事件對旅客的影響。
吸引國際郵輪回歸中國市場
自2006年第一條母港航線開辟以來,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中國郵輪業長期處于高速發展狀態。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中國郵輪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40%以上,2017年達243萬人次。目前在中國運營的郵輪近20艘,運營郵輪的港口達10余個。
在10余年發展過程中,上海、天津、深圳、廈門、三亞等在內的9個現代郵輪港陸續建成。龐大的市場也吸引了國際郵輪玩家,皇家加勒比、諾唯真、公主等多家國際郵輪品牌相繼在中國部署母港航線,試圖在發展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分一杯羹。
此次,對于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國際郵輪運輸有序試點復航方案》,皇家加勒比集團和MSC地中海郵輪相關負責人都表示倍感欣喜,十分期待從中國母港出發的國際郵輪航線早日恢復常態化運營。
皇家加勒比是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國際游輪品牌,皇家“海洋光譜號”是疫情期間唯一在亞洲水域部署和運營的國際游輪?;始壹永毡燃瘓F高級副總裁、亞洲區主席劉淄楠表示,“無論困難還是順利時期,皇家加勒比始終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愿與政府有關部門、港口、旅行社及其他商業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爭取旗艦游輪早日回歸中國,開啟前往周邊國家的國際航線。”
同樣堅守中國市場的MSC地中海郵輪公司表示,自2016年進駐國內母港以來,一直有著與中國郵輪產業攜手實現高質量、可持續成長的愿景,將與相關政府部門、港口、旅業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繼續共同推動中國郵輪市場的復蘇。
復蘇之路仍面臨挑戰
今年2月,上海發布的《外高橋地區郵輪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到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級郵輪制造總裝基地、服務全國并輻射亞洲的亞太郵輪物供基地,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郵輪產業集聚區基本框架;到2035年,形成產業體系完善、高端制造領先、消費資源匯聚的世界級郵輪產業集聚區。
目前,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正在開展內裝和設備系統調試工作,爭分奪秒趕進度,預計今年6月出塢,7月試航,11月命名,12月交付。
不過,停頓三年的中國游輪業復蘇,仍面臨諸多挑戰。
“歐美游輪市場的經驗表明,重新啟動在航線的部署、運營的恢復和營銷的準備上需要至少6個月至1年之久,而市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還需一年半時間。”皇家加勒比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歐美市場的載客率和預定指標等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郵輪行業整體的盈利狀態尚未恢復至疫前水平。國際郵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產業,較之早就開放的國際航空業尚未完全恢復,郵輪業復蘇所需的時間會更長。
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郵輪發展首席研究員謝燮則認為,國際郵輪業重啟,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每家公司追求和踐行的目標。因為,低水平同質化競爭走到了盡頭,匠心獨運的產品越來越多,郵輪公司應以差異化和特色化找到自己的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