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上海市崇明區廟鎮委員會
近年來,廟鎮著眼特色農業種植和森林休閑旅游中心鎮功能定位,聚焦崇明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之花紅片區打造,深刻學習領悟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積極推進美麗家園、綠色田園、幸福樂園“三園”工程,全力建設“康養小鎮·幸福廟鎮”,夯實了“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基礎。
“千萬工程”經歷了從溫飽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發展和共富型發展需求的演變,成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典范。近兩年,廟鎮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實現共富的重點任務,邊探索、邊實踐,總結出兩種發展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
第一種,“集體公司”帶動模式。主要有兩類:一是“集體公司+村經濟合作社”模式。2021年,廟鎮資產經營公司聯合永樂村經濟合作社成立了“花紅永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廟鎮藏紅花、翠冠梨等特色農產品及延伸產品的開發、銷售。公司還建設了鄉村共享直播平臺和體驗館,帶動了廟鎮特色農產品、崇明好物銷售,銷售額從2022年的300萬元躍升至2023年的600余萬元,實現效益100多萬元。二是“集體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花紅永樂公司先后與上海崇研蔬菜專業合作社、金瓜種植合作聯社開展合作,從事廟鎮翠冠梨、黃金瓜的深加工及延伸產品開發,實現公司、合作社與農戶的三方增收。
第二種,“公建民營”模式。2021年,廟鎮改建合中村舊廠房出租給香朵開心農場擴大經營,實現了集體收租、村民就業雙豐收。此后,廟鎮又將閑置的老廠房、舊倉庫等集體資產,改造成進口商品直采中心、企業服務中心、大地藝術港,并出租給市場主體,以實現租金就業雙增收。當前,廟鎮進口商品直采中心、企業服務中心一期已建成運營;企業服務中心二期、大地藝術港正在建設,并成功引進3家知名企業投資開辦日料店、高檔民宿等,水上項目正在洽談中。接下來,廟鎮將把兩種發展模式適時拓展至28個行政村,進一步厚實全鎮農村集體經濟家底,讓村民都享受到集體經濟發展紅利。
“千萬工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誕生了包含“特色產業植入型”的“鄉村建設十大模式”。近年來,廟鎮按照“立足稟賦、點上打造”的工作思路,先后建成以特色產業為特征的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3個,在建1個,使全鎮鄉村產業呈現出多點發力、各具特色、美美與共的生動格局。其中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永樂村以藏紅花為核心產業,年產值2000余萬元;合中村以開心農場為旅游新業態,先后建成一期200畝莊園式民宿、二期“香朵東籬”西餐廳,實現了“稻田里喝咖啡,鄉村里吃牛排”獨特體驗;鎮東村以后花博時代花卉和進口商品鄉村直采為特色,建立了廟鎮進口商品直采中心,引進“515咖啡藝術中心”,成為全市網紅咖啡館,為游客提供了鄉村旅游新體驗;在建的聯益村以蘭桂騏數字農業、種源農業為特色,一期“溫室科研與應用中心”已投產運營,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二期“優質蔬菜中心”、三期“數智農場”在有序推進中。
“千萬工程”圍繞推進城鄉一體化,推進一系列改革創新,培育引進創業創新的鄉村人才。為提升服務鄉村人才能級,近年來,廟鎮緊抓“結對百鎮千村·助推鄉村振興”行動契機,先后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簽訂人才戰略合作協議,與東方國際集團開展“政企育才”項目,兩家單位已分別選派2名學者、10名同志到我鎮開展1-2年的掛職鍛煉;在掛職人才的推動下,廟鎮與東方國際集團花卉公司共同打造了“五洲四季花海”主題花卉產業園,目前,已建成花海100畝、東方G20花島宿集16幢;合作舉辦“十一”金秋郁金香展兩次,觀賞旅客達15萬人次;下一步將啟動300畝花卉、苗木基地建設,確保既種下好產業,又種出好風景。此外,還邀請上海科技干部管理學院等結對單位的專家學者,為廟鎮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等提供決策咨詢,努力把專家的智慧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智力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