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梅
近年來,安徽省宿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監督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支隊”)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集中力量做好城管執法工作,狠抓執法隊伍建設,在精細化、規范化、智慧化上下功夫,城市秩序逐步規范、城市品質日益提高,不斷書寫城市管理執法新篇章。
堅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城市環境的熱切期盼為目標,加強市容秩序管理,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
為進一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鞏固創建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年度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市容秩序治理工作方案,開展市容秩序專項治理提升行動。2021年以來,累計清理出店經營7491處,占道攤點、游商7649處;施劃非機動車停放線271642.5米,規范非機動車24000余次。2023年5月22日及5月26日,《拂曉報》分別以《解決“違堵亂”施劃停車線 宿城規范非機動車停放》和《宿城整治亂潑污水 守護市民“腳下”安全》為題刊登宿州市市容環境治理成果,均得到廣大市民和經營戶的充分認可和肯定。
結合實際,在市區主干道場地寬闊、小區出入口等設置夏季瓜果臨時銷售點。2023年,宿州市瓜果疏導點在原有74處的基礎上增加到200處,2023年5月24日,《拂曉報》以《宿城臨時瓜果疏導點地圖出爐 市民可按圖索“瓜”》為題刊登宿州市便民疏導點建設成果,受到了市民、瓜農的一致好評;在主城區宿城淮河路、西昌南路、勝利路等合理規劃設置43處便民服務攤點,讓便民攤點有序融入城市環境,方便居民群眾,折射城市管理溫度。該經驗做法于2023年4月26日在《拂曉報》以《科學設置便民點 方便群眾暖人心》為題刊登、5月12日在宿州廣播電視臺《直播宿州》欄目以《城區設置43處便民服務攤點》為題報道。
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成立安全生產工作應急領導小組及應急隊伍171人。2021年以來,共排查出安全隱患412處,拆除存在安全隱患門頭店招30處,拆除嚴重安全隱患廣告牌36處、破損公益廣告畫面22處、破損圍擋55處、破損圍墻墻體8處,確保無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積極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強化加大對渣土拋灑、私設店招、違規占道等違法行為執法力度。努力踐行“721”工作法,在一線城管執法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一步普法、二步承諾、三步處罰”的“三步棋”工作方法,讓城市管理執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針對不同管理服務對象,宿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市城管執法局”)梳理出易出現的違法行為和相應的城市管理相關法規,印制不同的宣傳單,對不同的管理群體普及與其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實施精準普法。2022年以來,印制發放各類城市管理宣傳單5萬余份、管理對象“明白紙”2萬余份,利用沿街LED屏、市城管執法局門戶網站、官方抖音等媒介對城市管理相關法規進行廣泛宣傳。2023年5月25日,宿州市直機關工委采用了《宿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開展“民法典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信息。
根據不同的管理服務對象,要求他們簽署相應的承諾書,承諾遵守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依法開展經營活動。對符合《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清單(2021年)》《宿州市城市管理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清單》適用條件的,當事人須填寫《宿州市城市管理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告知承諾書》,承諾改正并不再犯的,方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2022年以來,簽訂各類承諾書2500余份,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550余次,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題活動,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問題1958個,以實際行動提高了群眾對城管執法工作的認可度。
對初次輕微違法,當事人又能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違法性的,一般都不予處罰;對一般性違法,危害程度不大,并能夠自行整改的,采取書面通知、口頭規勸、限時整改的辦法,首次不罰,二次輕罰,三次重罰;對造成一定社會危害后果,確需給予處罰的,從嚴執法。同時,在城管執法過程中,注重日常管理執法巡查,力求把工作重點放在預防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上,將違法違規行為解決在萌芽狀態。2022年以來,辦結普通程序行政處罰案件251件,罰款金額419980元;簡易程序134件,罰款金額43700元。
為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市城管執法局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按照《關于在宿州市、蚌埠市開展城市治理“一網統管”試點工作的通知》(建督函〔2021〕402號)等文件要求,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智慧城管(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根據《市城管局落實市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及責任分解》要求,監督指揮中心在原有數字城管信息系統的基礎之上,充分吸收先進經驗,建設宿州市主城區智慧城管項目。截至目前,已受理各類案件4.1萬余件,案件處理率達98%,有力推進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開展。

宿州城管檢查市容秩序。作者提供
為充分展示宿州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于綜合檢測大樓2樓搭建面積390平方米的展廳。展廳采用先進的聲光電互動技術、觸摸感應等技術,通過人機交互、虛擬與實景相結合的方式展示智慧城管、水環境治理等亮點成果,展現宿州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一屏觀全局、一圖知風險、一網治難題、一腦提效能”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新模式。
2022年以來,網格員共上報案件30681件,開展專項排查40余次、“兩薄”排查50余次,并做好相關問題的督辦跟蹤;通過土壤墑情監測、智能視頻監控等設備實時監控、自動識別上報非機動車亂停放、出店經營等案件,提升事件發現效率,共計上報問題423件,辦結率100%;實現智慧城管平臺與“12345”系統平臺互聯互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23年平臺共受理“宿事速辦”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及城管服務超市群眾訴求2399件,群眾滿意率100%。2023年4月,中共宿州市委黨校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現場教學基地”授牌。
持續開展城管執法隊伍“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活動,堅持黨建引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切實轉作風、提能力。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制訂年度黨建工作計劃、學習計劃,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制度,建強基層黨組織。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跟蹤問效,全面提升支隊(中心)黨建工作水平。2023年2月以來,支隊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立“黨建+黨員結對”模式,以1名黨員和3名非黨員結對的形式,以不定期談話、交流,濟困扶貧,志愿活動,愛心奉獻等方式互動互助,旨在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城管執法隊伍。
制訂年度培訓計劃,組織執法管理人員重點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及《行政處罰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及執法程序》等相關法律法規。完成支隊122名執法人員新式執法證件申領工作,并要求持證上崗、亮證執法。2023年4月,成功舉辦第一期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執法人員近300人參訓。
對機關科室、大隊人員在崗履職、儀容儀表、行為規范及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通報并及時糾正。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落實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集體談話和廉政談話制度。
一是要更加突出監管重點。開展占道經營、流動攤販、校園周邊等整治,嚴格店招審批制度;開展公益廣告提升行動,對城區主干道畫面老舊、破損的公益廣告及設施進行維修維護。對城區新型環保運輸車輛實施動態監管,加大對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監管力度,及時對缺失及模糊不清的非機動車停放線進行增劃補劃。
二是要持續聚焦執法辦案。對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企業組織,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建立健全協作聯動機制,加強與生態環境、交警等部門的密切聯動。對輕微免罰之后仍然違法并給社會造成一定影響的案件,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認真落實城市管理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確保懲戒力度與違法情節、損害程度相適應。設立城管執法24小時投訴舉報電話,隨時接受社會各界人民群眾的監督。
三是不斷夯實執法根基。廣泛宣傳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規內容及要求,擴大宣傳覆蓋面。廣泛宣傳城管執法法律條款,切實提高廣大市民群眾法治觀念和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切實提升執法人員執法辦案能力。創新開展“黨建+黨員結對”活動,切實提升隊伍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宗旨觀念。做好執法裝備的保障工作,持續改善執法條件,提升執法辦案能力。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案卷制作評選、技能大賽、崗位大練兵等活動,激發執法人員勇于擔當、爭先創優的干事熱情。
四是深入打造智慧城管。按照“四標準一指南”要求,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開展應用維護系統、運行監測系統、綜合評價系統、決策建議系統,一網統管場景擴容,數據對接服務和數據治理服務等建設。依托信息化技術,增加機巡、車巡等手段,克服惡劣環境、矛盾高發區、偏遠地區和特殊環境區域(高架、工地等)信息采集等困難,進一步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運行效率。
(責任編輯:嚴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