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街畔,樹葉變黃又變紅,秋天已經到來。
金黃的色彩以城市為中心,蔓延到鄉間,直到田間地頭。金黃色,豐收的顏色。小麥開鐮,玉米金黃,稻谷飄香……
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中,秋收無疑是最具有滿足感的,這是家家農戶的期待,也是獨屬于他們的最大的節日。
驅車一小時,來到青島萊西市姜山鎮,正巧遇到他們將收上來的玉米進行初級加工。農民坐在路邊庭前將玉米葉子掰掉,或是將玉米棒打成粒,亦或是將玉米粒撒向空中,讓秋風吹走雜質,落下豐滿的果實。
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的降雨量對于農田來說十分合適,農作物長勢喜人。雖站在遠處,也能看見農民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聽到歡聲笑語。這不免讓人感到安心,手里的一碗碗糧食就是我們對生活最硬實的底氣。
豐收緣何而來?
伴著雞鳴聲,農民日出而作,烈日下,他們在田地上揮灑汗水,開始一天的勞作。夕陽下,齊整的秧苗仿佛在訴說,秋天將迎來大豐收。夜幕中,村民將收成碼放在屋頂,顆粒歸倉,喜悅寫在臉上。


當我還是小學生時,老師就教誨我們要贊美農民伯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沒有農民的辛勤勞作,就沒有我們踏實富足的生活。
第一次現場實地觀摩農作物收割盛景之后,我才恍然意識到,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種下那一顆顆種子,我們也并不了解每一種農作物的特點、習性及種植方式,也沒有人叮囑如何在種下種子之后去關注田間地頭,防止病害、蟲害、自然災害甚至人害,如何照料農作物。來到當天觀摩的最后一戶人家,我看見房前的柿子樹掛紅,便問對方能否品嘗一下,對方說得等到九月之后,我拿出手機看到現在已是10月中旬,過了幾秒才反應過來農人所謂九月是農歷的九月,錯愕自己很久沒有留意過農歷了,如果不查詢可能直到現在也不知道那棵門前的柿子樹何時才允許被采摘果實,一品美味。
蕓蕓眾生,7.6億中國農民不需要被何其熱烈地贊美,他們是最勤勞樸實的一個群體,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地耕耘,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養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偶爾遇到老天爺的壞脾氣,他們就用堅毅抗住苦,用勤勞抵住難。
在沉甸甸的豐收面前,苦難和不順在他們眼中不過是過眼云煙,他們最在意的只有盡人事安天命的農作物和最后的收成。
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家鄉的稻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愿所有辛勤付出的人,都能在這個季節有所回報,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