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臻

清風送爽,丹桂飄香。10月 13日下午,第六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開幕式在青島隆重舉行。在具有百年歷史的紡織工業遺址改造成的紡織谷1902美術館里,人潮涌動,氣氛熱烈,來自東盟地區國家、東北亞以及歐美國家的當代藝術家、本地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300余人齊聚青島,共同迎來一場高端文化藝術盛會。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來自世界各地、國內以及青島本地的當代繪畫、裝置、公共藝術、數字藝術、影像和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分別置于展廳內的繪畫展示區、影像播放區和裝置場景區,作品形式多樣、立意新穎、精彩紛呈。
第六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省美協當代藝術委員會、青島市美術家協會和紡織谷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組委會、紡織谷1902美術館承辦,亞洲美術家協會、香港德衡律師集團、青島畫報、青島市流行色協會、青島科技大學藝術研究院、青島當代藝術研究院聯合協辦。
青島市政協原主席楊軍,中國旅游集團專家委員會成員,原山東省旅游局局長于沖,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孫加順,青島市文聯主席、市美協名譽主席、青島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紹波以及青島市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來自國內外的當代藝術家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知名主持人王雷主持。
第六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投稿作品3000余件,共有186位藝術家的總計223件作品入選。其中,來自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法國、美國、泰國、新加坡、越南、緬甸等12個國家的32位藝術家的35件作品,以及來自國內的139位中青年藝術家作品162件入選。本次展覽還特邀15位國內當代藝術名家的26件作品參展。

開幕儀式上,青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粟云海,青島市文聯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青島畫院院長張風塘先后致辭,第六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總策展人林建業介紹展覽籌備情況,法國藝術家維洛尼卡·法爾維,美國比華利藝術高級顧問、美國張大千藝術研究會會長莊景輝,越南參展藝術家阮美香,山東省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青硯先后發言。
據雙年展總策展人林建業介紹,今年展覽主題為“智匯·共生”——就是強調以作品形式展現人類如何應對全球危機,呈現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拯救生命、命運與共的價值理念,用精彩的當代藝術作品體現智慧、尊嚴、能量與共生。

同往屆相比,今年的展覽有三個變化:一是本地區和膠東半島區域當代藝術作品的數量和質量明顯提高,這是青島市持續開展當代藝術展覽、以及對標國際展事推進文化藝術品牌建設的結果。二是征稿范圍和重點依然遵循“向東看”“向青看”原則,“向東看”即參展的國外藝術家重點來自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即RCEP)中的“東盟10國+5國”范疇;“向青看”即以青年新銳藝術家的當代藝術作品為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主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有兩點:避免國內舉辦雙年展的城市邀請的藝術名家過于集中、重復率高的弊端;通過雙年展平臺,著重為一些不出名的優秀青年藝術家提供作品展覽、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具備入選水準的第一幅“創作作品”,有機會在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上向社會展示和亮相。三是采用國際“策展人”模式,組委會與國內外當代藝術家、藝術機構、藝術平臺互聯互動,融入國際當代藝術發展潮流。


今年的展覽除“主展區”外,增加了兩個“平行展區”——主展區依然設在百年紡織工業遺址舉辦;平行展分別設在城陽區的瀾灣美術館和位于市南區的紅房子美術館。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專題講座,邀請當代藝術家現場與觀眾交流互動,講解作品立意,普及當代藝術知識,并通過視頻等自媒體手段,進行線上推介宣傳和傳播交流。兩個平行展區亦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會,全面展開學術交流活動。
據悉,展覽將展至11月28日,《第六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作品集》也將同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