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剛宏 莊曉芳 金宏勃

晉江市梧林傳統村落有“華僑建筑博物館”的雅稱,是典型而完備的閩南傳統村落、僑鄉文化突出的代表、海外華僑家國情懷的例證,展現了中西結合的建筑史、閩南華僑的文化史、福建人下南洋的創業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史,已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梧林傳統村落位于晉江市新塘街道,背靠石鼓山,面臨梧垵溪,形成于明洪武年間,面積近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100人,旅居海外華僑1.8萬余人。村內現存明朝百福墻、清朝官式紅磚大厝、近現代哥特式和羅馬式洋樓、番仔樓等各式古建筑89幢。許多建筑雖然歷經滄桑,但其背后凝聚的家國情卻歷久彌新,無聲述說著“番客們”的愛國情懷。
2017年以來,晉江市委、市政府啟動梧林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以“華僑文化博物館、休閑創意古村落”為發展定位,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始終秉承“固態保護、活態傳承、業態提升”的基本思路,以文化為“心”,以產業為“骨”,以自然為“表”,保留原住民,最大程度地尊重當地歷史、文化及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愁。
固態保護,抓有形村莊的修舊如舊。2017年3月,晉江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對梧林村的保護性開發,規劃面積1500畝,包括一期核心保護區、二期坑仔堀配套區、三期田野風光區。項目由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保護建設,聘請專業規劃設計院,在整體規劃指導下,堅持“五留”規劃理念(留白、留綠、留舊、留文、留魂)和“最小干預,修舊如舊”原則,對核心區古建筑進行搶救式保護修繕,采用老工藝、老師傅、老材料確保“原汁原味、原貌重現”,同步對區內道路、綠化、燈光等景觀工程進行全方位優化提升。
活態傳承,抓無形文化的活化利用。一是做好僑文化保護傳承文章。活化利用省級文保建筑——梧林近代建筑群(朝東樓、德鑨樓、順意樓)為僑史館、僑批館;編撰出版《梧林故事》、發行《梧林》MV原創歌曲(主題曲累計點擊率破3000萬人次);開發“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三條景區主題動線,打造閩南僑鄉文化展示點,同步開發特色文創產品、藝文課程,大力弘揚閩南文化、華僑文化、家國情懷。二是多角度深耕梧林閩僑IP。堅持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策劃舉辦梧林市集、梧林講習所、梧林藝術季、梧林婚禮季,持續三年舉辦“僑村有禧”“僑村有福”“僑村有吉”等閩南僑鄉年,連續兩年與新加坡旅游局舉辦南洋文化節暨娘惹文化季等閩僑特色文旅活動。堅持線下活動+線上推廣,常態化長效化濃厚梧林的閩南僑村氛圍。三是持續豐富景區商業業態。成立專業運營公司和業態投資公司,圍繞文化體驗、特色餐飲、休閑娛樂、品質住宿4個核心業態篩選優質商家,讓傳統建筑煥發時尚生機。
業態提升,抓景區運營的高質聯動。景區內實行開發建設公司(負責征遷建設)、運營公司(負責運營管理、業態招商、活動引流)和投資公司(負責優質文化業態投資經營)“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工作機制,做到各盡所能、術業專攻。精準優質招商,重點引入文創、非遺、餐飲、住宿等高端文旅業態,延伸團建定制服務,做足“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全鏈條。與此同時,通過民主協商機制,引導社區集體資產入股景區運營和投資公司,讓村民共享景區發展紅利;引導景區所在社區及周邊社區開辦農家菜館、普通民宿等補充業態,幫助群眾就地就業創業,形成一批新的空心村治理經驗。
下一步,梧林傳統村落將堅持高標準、高要求,繼續打造新型產業小鎮、城市文化地標、文旅休閑目的地,塑造“產城人”融合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