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楊朝瀚,秦廣秀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 300170)
水利監督是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動水利行業不斷改革完善、持續健康發展的強有力抓手和舉措[1]。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引領下,海委水利監督工作堅決貫徹落實水利部黨組的決策部署和海委黨組的工作要求,以水利監督體制機制建設為基礎,以制度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為抓手,以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守牢水利安全底線為目標,聚焦水利行業重點工作任務[2],扎實推進海委水利監督工作規范高效運行,強化水安全風險和涉水事務監督,組織開展了水旱災害防御、水利工程運行與管理、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河湖長制落實以及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等監督檢查,動真碰硬地推動解決瓶頸性、長期性、累積性的新老水問題,消除問題隱患,提高管理水平,保持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向好,為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監督保障。
結合工作實際,圍繞提升水利監督管理能力,組織編制了《海委水利監督“十四五”工作方案》,明確“三創新一落地”重點任務和“一圖二庫三冊”基礎保障。“三創新一落地”是指創新流域監督管理工作機制,推動建立省級監督管理工作平臺;創新行業監督檢查組織模式,做到“骨干成庫,交叉成組,一組一報,事后評估”;創新安全生產監督手段,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提檔升級、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制定落實水利行業監督工作指導意見實施方案,推動指導意見在海河流域落實落地。“一圖二庫三冊”是指繪制海委水利監督“一張圖”,組建安全生產基礎數據庫和水利監督專家庫,編制水利監督、安全生產、質量監督工作手冊。工作方案體現了水利部、海委黨組推動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和要求,是指導海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水利監督工作的重要依據,也為海委監督檢查區域內的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近年來,海委大力推動水利監督的建章立制工作,印發《海委水利監督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海委水利監督檢查工作考核辦法》等水利監督工作制度,修訂《海委水利建設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工作手冊》。出臺《海委安全生產制度建設指導意見》,梳理提出9 大類安全生產監管和8 大類生產經營單位制度建設指南,解決安全生產制度“誰來建”“建哪些”“如何建”等問題;組織制定、修訂包括監督檢查、隱患排查治理、風險管控、應急管理、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制度13項,委直屬各管理局完成50余項制度的制(修)訂,包括安全生產在內的水利監督制度體系逐步完善。
海委構建了由監督處、河湖建安中心、委直屬管理局等組成的“1+1+N”水利監督隊伍體系,成立海委水利監督骨干庫,目前海委共有專職監督隊伍人員43 人,水利監督骨干庫人員105 人。組織參加34期監督業務培訓,培訓2 573 人次,有效提升監督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立足流域監督,緊緊圍繞全面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風險能力,按照“部統籌、省負總責、縣市抓落實”的工作原則,落實“統籌協調、分級負責、層層有責、各負其責”的基本要求,推動建立省級監督管理工作平臺,召開流域省級水利監督管理工作聯席會議,明確海河流域省級水利監督管理平臺建設總體目標、基本框架和工作要求,在信息共享、任務統籌、聯合培訓和聯合檢查4個方面取得實效,切實發揮好流域管理機構監督作用,努力實現流域監督“一盤棋”“一把尺”“一張網”“一股繩”。
水利監督檢查任務涉及地區廣,出差時間相對較長,且急難險重的情形時有發生。為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謀劃并在監督檢查工作一線推動實施臨時黨小組工作模式。各督查組成立的同時,組建臨時黨小組,明確主要職責和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務后提交業務報告的同時,臨時黨小組也要以書面形式報告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形成“雙通知”和“雙報告”,打造了“強化管理做先鋒、督查路上黨旗紅”的黨建特色品牌。2022 年,共成立29 個臨時黨小組,推動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雙融雙促收到良好成效。
全面落實統籌規范水利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協調委系統18 家業務部門(單位),逐月調度,推行復合督查;近2 a,共計統籌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河湖長制落實、農村飲水、山洪災害防御等19項任務(涉及17省66市304個區縣),組建復合督查組77 個(最多復合檢查6 個事項),大大提高監督工作效能,切實為基層減負。2018 年國家機構改革以來,海委堅持大兵團作戰、高強度推進,累計派出648 組2 506 人次,對6 123 處水庫、水閘、水電站、堤防、取水口等工程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問題13 047 個,印發“一省一單”74 份,圓滿完成各項監督檢查任務。通過監督檢查有效推動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檢查發現問題數量逐年減少,問題嚴重程度總體下降。以水閘為例,京津冀蒙4 地閘均發現問題從2019年的5.8個下降至2021年的3.1個。
落實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原則,組織制定《海委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清單》,印發《海委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實施方案》,全面落實安全責任,構建安全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六項機制,海委安全監管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綜專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日趨完善。組織編制《海委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指導手冊》《海委安全生產標準化模塊建設指導手冊》《海委安全生產標準化圖冊》等,選取不同類型的基層水管單位開展試點示范并推廣應用。海委14家單位實現標準化達標,其中一級達標6家、二級達標2家、三級達標6家,實現了安全生產標準化“應達標、盡達標”的既定目標。以“安全生產月”為抓手,開展安全生產宣教,出版《海河水利》安全生產增刊,組織編制的《海委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手冊》獲水利部安全生產標準化成果展評一等獎[3]。
認真履行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總站海河流域分站職責,近年來先后成立了四女寺樞紐北進洪閘除險加固工程、衛河干流(淇門—徐萬倉)治理工程、海河防潮閘除險加固工程等質量與安全監督項目站,多次以駐站或巡查方式開展質量監督服務,對發現的問題,督導參建單位嚴格抓好落實整改,并舉一反三,確保工程質量,推動實現“一流的設計、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建設目標。采用巡回形式開展漳衛南局大江大河水文監測系統、永定河水資源實時監控與調度系統建設項目、漳河上游局專用水文站建設和漳河上游病險水閘除險加固等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受水利部委托,積極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都地區安全風險隱患處置工作中有關項目質量監督的工作。
多年來,海委系統安全生產態勢持續平穩向好,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但依然存在直管工程基礎薄弱、標準較低、病險工程多、風險點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等“短板”。海委監督處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等技術含量相對較高、難度較大的工作,選取部分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單位,組織開展了試點示范,而后采用模塊化和圖集化等手段,在海委系統基層水管單位全面推廣應用。利用“全國水利一張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以縣域為單元,繪制完成海委水利監督“一張圖”,實現空間信息可視化,為監督檢查工作統籌安排、對象選取、路線優化等提供了基礎支撐,豐富了監督工具,切實提高了監督效能。
海委水利監督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表對標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實施路徑,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等國家重大戰略為重點,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創新監督機制與手段,聚焦水利監督體系、人員隊伍、工作機制、成果運用等關鍵環節,強化日常監督和安全監管,夯實各項基礎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水利行業重大風險隱患,全面提高海委水利監督能力和水平,為推動流域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4]。
為提高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按照水利部印發的水利行業監督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的“統籌協調、分級負責、層層有責、各負其責”的總體要求,不斷完善省級監督管理工作平臺。進一步加強與流域內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充分發揮省級監管工作聯席會議的作用,在信息共享、任務統籌、人員培訓、聯合檢查等方面走深走實,形成監督合力。層層壓實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水利監督的主體責任,督促其加大日常監督管理力度,努力開啟流域水利監督工作新格局。
圍繞防汛保安全,開展河道清障、病險水庫空庫迎汛、調度方案和汛限水位執行、“三個責任人”和應急搶險措施的落實以及蓄滯洪區工程及安全建設的督導檢查,督促落實主體責任,指導問題整改、隱患消除以及長效機制的建立。針對水利工程運行、尾礦庫、水文監測、后勤服務等領域,出租場地和設施、賓館、食堂、職工宿舍等重點部位,節假日、歲末年初、汛期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強化運行安全和隱患排查,嚴格領導干部帶班、關鍵崗位24 h 值班和事故信息報告制度,確保安全生產穩定向好的態勢[5]。
圍繞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組織開展水庫運行管理、水閘工程運行管理、堤防工程險工險段運行管理、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和汛限水位執行、重點防洪工程設施水毀修復以及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的監督檢查。圍繞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組織開展重大水利工程、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利建設投資統計數據質量核查、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巡查的監督檢查。圍繞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組織開展水土保持監管履職和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河湖管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農業節水、小水電清理整改與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圍繞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組織開展山洪災害監測預警、水文監測、智慧水利建設的監督檢查。圍繞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組織開展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農村飲水安全、中型灌區建設及運行管理、重要江河流域及調水工程調度管理的監督檢查。圍繞強化體制機制法治管理,組織開展水行政執法、質量監督履職的監督檢查。
堅持實行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質量監督相結合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海委屬重點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實行全過程全鏈條的監管。適時開展海委直屬在建水利工程自主稽察,通過現場踏勘、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等方式,查找前期設計、建設管理、計劃和進度管理、資金使用與管理、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6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督促限期整改,確保工程順利實施。適時開展海委直屬重點在建工程的安全巡查,加強對項目法人和參建單位的指導,督促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工程建設領域高風險點施工安全管理,切實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治水業長青,初心系海河。海委水利監督工作將在水利部和海委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強化風險意識,完善水利監督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堅持依法監督,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驅動,豐富監督手段,強化監督成果運用,著力提升監督實效,持續推動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