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盈瑩
城市是現今最受社會關注的環境空間,其形象設計、文化底蘊深深影響著生活在此環境中的每個人,并與個人精神意識的培育與塑造產生緊密關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是影響城市公共空間形式美、藝術美的重要因素,城市居民在公共場所進行交流、互動,享受其獨一無二的親切感、舒適感、歷史感、藝術感等,從而傳承、發揚城市文化。在城市眾多環境景觀設計中,水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具有重要意義。現代城市不僅利用水景觀來構建、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而且可對城市水生態環境進行改善,為居民提供更加綠色健康、美麗舒適的生活空間。本文參考由張雅卓主編、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城市水景觀》一書,對城市中水景觀的發展概況、規劃設計及應用等進行介紹,以期為城市設計水景觀提供理論指導。
該書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簡單介紹了城市水景觀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以及當今城市水生態格局。第二章具體闡述了水景觀的構成元素與設計類型。第三章從平面布局、縱斷面和橫斷面等角度對水體的形態布局進行了說明。第四章為堤岸設計,主要介紹了堤防工程、駁岸及親水景觀的設計。第五章對水景觀中的植物設計進行了闡述,詳細說明了植物分類、種植方式及影響其生長的環境因素。第六章為濱水空間的附屬景觀元素,包括景觀小品與建筑、地景、燈光及智慧景觀等。第七章為城市水景觀設計,介紹了水景觀設計的步驟、原則、方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
城市水景觀是指水體與其他景觀元素相融合而形成的自然景觀,這種景觀具有較高的旅游觀賞價值,還可對城市水生態環境進行優化,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水體性質,城市水景觀可分為江河景觀、海洋景觀、湖泊景觀、瀑布和泉水景觀等,這些水體的形態布局各具特色,由此形成的景觀藝術也具有獨特韻味;按照旅游功能與審美價值,水景觀可細分為觀賞類、休閑娛樂類及探秘探險類等類型。但不論何種類型,城市水景觀對人們生活環境改善的作用都是十分顯著的,人們可在充滿現代科技感的鋼筋城市里與自然環境親密接觸,享受自然風光的美麗,實現愉悅心情、放松精神的目的。
一般認為,水景觀的主要構成元素較為多元,包括水體本身、濱水駁岸、水上建筑物、水邊或水中動植物、周圍天空、光線等內容,設計師可對自然水體、人造水體等進行設計,并將周圍景觀元素融合進來,創造出新的生態景觀,為人們提供獨特的親水居住形態。作為一種新興環境藝術景觀與人文景觀,水景觀的出現與人們對自然水體環境的親密依賴息息相關,人們在觀看、接觸水體后,通常會產生嬉水玩樂的興趣,并在與水親密接觸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環境的魅力,獲得心靈的寧靜。從功能用途角度來看,城市水景觀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其不僅能夠增加空氣的濕潤程度,而且可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凈化環境,為人體呼吸提供更優質的空氣。對很多城市來說,水景觀還可作為城市人文的一部分,充分反映當地的歷史文化變遷,為游客展現獨特的人文地域特色,與城市經濟、政治等一起構成城市發展的重要前提與基礎。可以說,城市水景觀的意義十分重大。
當前社會,建設城市水景觀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城市利用現存的自然水體或從地表地下引水來建設水景,如住宅小區中常見的噴泉水景、園林景觀中的江河湖泊水景、游泳池、蓄水池等。此類景觀可對城市公共環境空間進行裝飾,讓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目前中國城市水景觀的藝術設計與運行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城市水景觀設計同質化較為嚴重。現如今,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已取得一定的發展成就,設計手法、設計元素更加多元,設計師獲取靈感、信息的方式更加便利,但這也導致部分設計師的創新意識與能力逐漸減弱,模仿、復制甚至抄襲現象層出不窮。部分城市的水景觀設計也是如此,造型、材料較為相似,缺乏獨特性,如很多住宅小區的噴泉景觀樣式都與雕塑相結合,或表現為自控音樂噴泉形式,而園林水景觀的設計則追求氣派,多呈現宮廷園林水景的風格。以上種種,皆使得城市的水景觀藝術設計更加趨向于同質化,千城一面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城市失去了獨有的地域特色,難以滿足大眾對城市公共環境空間的多樣化需求。
第二,城市水景觀的生態人文設計存在缺失。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城市環境的要求也更高,建設城市景觀藝術、打造優美的空間環境成為城市環境設計與規劃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城市的水景觀設計備受大眾關注。然而,部分城市在建設水景觀時并未重視生態與人文設計理念,未考慮水體與觀賞者的親密接觸,導致水景觀的結構設計缺乏人文特色。另外,部分城市水景觀所采用的水資源是自來水,導致城市居民用水更加緊張;水景觀需要水資源較多,其廢棄后的水資源未被二次利用,導致城市水資源浪費,水景觀的生態環保性能有一定缺失。
第三,城市水景觀的維護與管理存在漏洞。現今很多城市的水景觀為人工水景,水域較為封閉,水質較差,尤其是游泳池、人工魚塘等人工水景的水體容易富營養化,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這便需要相關部門定期對水景觀進行維護,包括及時過濾清潔、養護水體中植物、魚類等,但維護與管理水景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而部分城市投入不足,導致水景觀的藝術效果大打折扣。
基于上述問題,在設計與規劃城市水景觀時,設計師可遵循以下思路,構建更完善的城市水景觀設計體系。
第一,遵循生態環保理念來設計水景觀。生態環保理念在城市水景觀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可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水景觀設計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設計師在規劃設計城市水景觀藝術時,可從如何提高現有水體利用率入手進行思考。如針對江河湖泊、瀑布等自然水體,設計師可遵循借水為景的理念,將自然水景與周圍環境相結合,利用自然山石、動植物等打造充滿生機感的水景觀,充分利用自然水資源,為城市居民創造更加自然的水景觀。設計人工水景時,設計師可考慮開發新的水資源利用方式,如雨水資源便是建設人工水景的重要資源,現今較為流行的海綿城市便是人工水景的一種創新表現形式。通過收集雨水資源,在水景內部結構設計水循環體系等方式,設計師可創新設計出優美的噴泉水景、泳池水景及倒影池等人工水景。二是水景觀的治理與維護。水景觀建成后,城市應制定相應的維護與管理制度,如對水景運行設備進行定期檢查與報修、對水景水質進行定期治理,以及及時維護保養水景觀周邊附屬景觀等,延長城市水景觀的使用壽命,保持水景觀的生態平衡。
第二,注重城市水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特色的彰顯。水景觀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師應樹立整體觀、全局觀,將城市地域文化融入景觀設計,設計出獨具特色的城市水景,如此既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空間,也可推動城市水景觀成為城市的重要標志,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來觀賞。尤其是園林水景,其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意義更為突出,可幫助城市提高建筑水平與社會影響力,如蘇州、杭州等城市是極具盛名的水城,當地的園林水景建設都十分突出,可充分展現江南風景秀麗的地域特色,已成為城市的獨特名片,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
第三,基于人本設計理念來建設城市水景觀。城市水景觀建設的目的之一便是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美麗的公共環境空間,因此在設計水景觀時,設計師務必重視人本理念的應用,充分考慮人與水景觀的親密互動,對水景觀的造型設計、功能設計進行深入思考,建設既滿足城市居民審美需求,也滿足人類親水需求的水景觀。如城市公園在修建水池等水景觀時,既應重視水景觀圍擋結構的設計,保障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也應設計專門的親水平臺,為城市居民與水進行互動提供便利。
現今城市中最為常見的水景觀有庭院水景、裝飾水景、自然水景等,其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表現如下。
第一,城市中的庭院水景。庭院水景常以人工水景為主,是人們在庭院空間中引水造景而形成的景觀。如住宅小區中常見的噴水景觀、水景雕塑及池塘等水景觀便是庭院水景的常見表現形式,這些水景觀有的表現為靜水景觀,有的則是活水景觀。如人工湖泊、池塘等便是靜水景觀,被廣泛應用于小區公共空間,這些景觀會在周邊設置護欄、浮橋、涼亭,栽種植物等,為居民休閑放松提供場所;噴泉、水景雕塑等便是活水景觀,很多小區會修建假山、雕塑等建筑物,并將水體引入其中,形成如瀑布、跌水等的水景觀,此類景觀以山石、雕塑等為載體,塑造出活水景觀,居民可感受水景觀的視覺、聽覺沖擊,與水景觀進行親密互動,猶如置身于大自然。
第二,城市中的裝飾水景。裝飾水景主要起烘托、美化環境的作用,其往往是環境景觀的視覺中心,像商場、公園等景觀建筑中的音樂噴泉、倒影池等便是裝飾水景的典型表現形式。其中音樂噴泉將音樂與水景、燈光相結合,設計師通過調整水流的排列組合、噴射方向與速度,以及水花形狀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聽覺沖擊,極具藝術效果;倒影池則將水景觀與光影藝術相結合,倒影池如鏡子一般,可產生極具藝術性的借景效果,在光影藝術的輔助下,形成獨特的視覺景觀。現今很多城市都修建倒影池來塑造水景觀,吸引眾多外地游客前來游玩,如大同九龍壁倒影池、南京雨花臺倒影池便是如此。
第三,城市中的自然水景。自然水景是很多濱水城市最重要的景觀之一,尤其是沿海城市,水景建設是其城市環境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對城市水體進行針對性設計,建造獨具地域特色的濱水景觀便十分必要。如杭州西湖、西安曲江、上海外灘等地的水景設計,便是中國城市濱水景觀蓬勃發展的典型案例。這些城市依托自然水體,利用建筑、山石、動植物等塑造了城市水景,人們可欣賞城市建筑與江河湖泊的完美融合,享受美麗的自然水景風光。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類對城市環境藝術的渴求愈發強烈,代表大自然的水景觀成為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景觀。本文對城市水景觀設計進行了簡單分析,可為加強城市水景觀建設提供參照,為中國城市建設更美好的環境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