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月新

近年來,松江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將其作為重點監督內容,念好監督“緊箍咒”、筑牢安全“防火墻”,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0 月25 日,松江區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主任會議專題聽取和討論工業園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情況,這是今年區人大常委會圍繞安全生產工作開展的第三次專項監督,也是近5 年來開展的第13 次專項監督。
松江區集城區、鄉鎮、多元產業于一身,區人大常委會堅持每年審議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全面了解當年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內容,結合實地調查發現問題、區人大代表意見建議,每年再選擇1-2 個重點領域作為監督議題,推動監督更加精準有效。
松江區現存不可移動文物共計303 處、文物保護點236處,部分集中坐落于佘山林區,具火災風險,區人大常委會將文博消防安全措施落實情況作為2022 年度監督議題。隨著長三角G60 科創走廊和松江新城建設的不斷發力,大量新興企業入駐,分租轉租、廠改居、廠改娛樂等現象嚴重,工業園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情況成為了2023 年度監督議題。
近5 年來,區人大常委會已圍繞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文博、工業園區、?;飞a經營儲備及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等內容,通過常委會聽取專項工作報告、主任會議聽取專題報告、調查研究、執法檢查、組織視察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監督。
問題找得準,建議才能提得實。松江區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直奔一線切實摸清情況、列出問題清單。
“開展執法檢查12 次,街鎮(經開區)人大同步開展執法檢查60 次,發現隱患問題140 處?!边@是2022 年安全生產綜合執法檢查報告提到的一組數據。區人大常委會共組成6 個執法檢查組,對32 家危險化學品單位、10 家存在高溫熔融金屬作業單位、57 家存在爆炸性粉塵單位、110 家其他大中型工貿單位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密室逃脫、劇本殺、轟趴館等新業態企業存在安全監管邊界模糊的現象。
在2023 年對工業園區的監督調研中,調研組現場隨機查看了松江經開區、小昆山鎮的4 個園區、6 家企業,發現因轉租、分租,園區管理方和實際使用方未簽訂安全協議、落實安全責任,對“工業上樓”的安全監管措施還需進一步深化細化。
現場直擊令安全生產工作現狀圖逐漸呈現在面前,在常委會審議討論時,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有了“底數”,提出建議有了“方向”。
針對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有的委員提出“深入一線指導企業開展隱患排查,開具安全生產‘體檢單’,加大企業安全專員和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頻次和力度,提高企業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檢能力”。針對基層安全生產隊伍建設,有的委員提出“可根據轄區企業數、人口數按比例配備,向情況復雜隱患較多的地區予以適當傾斜和調配,吸引更多綜合型專業化人才加入,同時適當引入第三方專業化服務等”。針對居民小區歷史遺留安全隱患,有的委員提出“政府應在快速解決問題的前提下,然后再厘清各自責任,予以處理”。
衡量人大安全生產監督工作成效,在于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否敢于“亮劍”,跟蹤做好“后半篇”文章。區人大常委會在每年聽取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情況時,要求區政府相關部門將上一年度相關審議討論意見落實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向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報告。如針對明確新行業、新業態安全監管邊界的建議,區政府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三管三必須”安全責任監管體系,建立完善平臺經濟、新能源等12 個新行業、新業態及部分職責不明確的領域安全監管職責清單。
對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點問題持續開展監督。如針對松云水苑小區重大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區人大常委會在將相關情況函告區政府后,持續開展走訪調研、執法檢查,積極推動區政府整改。今年7 月,松云水苑消防維修改造項目竣工,重大消防安全隱患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