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富 王加真 周玲艷



摘要:為研究熒光燈、LED燈對福鼎大白茶樹葉片光合生理及茶葉品質的影響,對茶園設施栽培中選擇理想光源提供理論依據及科學指導。以福鼎大白茶幼苗作為供試材料,在熒光燈(Y)、LED-W(藍光占比4.1%、紅光占比12.9%、綠光占比83.0%)、LED-B(藍光占比6.0%、綠光占比63.4%、紅光占比30.6%)3種不同光源照射下,采用氮平衡指數儀測量光照處理0、7、14、21 d后茶樹葉生長指數花青素指數(Anth)、類黃酮指數(FLAV)、葉綠素指數(CHl)、氮平衡指數(NBI);用氨基酸分析儀測定18種氨基酸含量;對葉片生物化學成分含水量及花黃素、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含量進行測定。在Y、LED-W和LED-B處理21 d后,茶樹葉片葉綠素指數、氮平衡指數、類黃酮指數均升高,花青素指數均出現顯著下降;含水量、花黃素含量無明顯變化;與LED-B處理相比,Y與LED-W處理后游離氨基酸含量顯著增加,酚氨比含量顯著下降;測量的18種氨基酸含量表現為LED-W處理>Y處理>LED-B處理,LED-W處理能促進18種氨基酸的積累。綜上,LED-W處理的茶樹對光能的利用及茶葉品質均優于其余2種光源;LED-W能夠提高茶葉中鮮爽味氨基酸含量、改善茶葉品質、促進茶產業發展,可作為茶苗設施栽培的理想光源。
關鍵詞:福鼎大白茶;光源;氮平衡指數;生化成分;氨基酸含量
中圖分類號:S571.10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3)21-0133-07
茶樹是山茶科山茶屬的灌木或小喬木[1],是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茶葉制作的茶飲品有利于人體健康,流行程度僅次于水[2]。我國是茶樹起源地之一,茶樹種植和茶葉飲用有悠久的歷史,野生資源豐富,并培育出眾多的栽培種,其中福鼎大白茶為國家級良種,在茶樹種植省份均有種植。貴州省作為全國茶樹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福鼎大白茶是其主要種植的茶樹品種之一[3-4]。在貴州多云霧,寡日照的特殊環境下,福鼎大白茶制作的茶葉具有較高的品質。茶樹生長的環境因子中,光是影響植物光合生理的重要因子[5],可調節茶樹內揮發性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他活性化學成分的含量高低,對茶葉的香味和品質形成至關重要[6-7]。利用科學的光照方式使葉片生理發生改變,進而提高產品的品質,對茶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8]。目前補光光源包括白熾燈、熒光燈、鹵素燈、LED燈等[9-10]。張謹薇等在培育朝天椒的過程中采用光質不同的2種LED燈,發現光照度為 100 μmol/(m2 ·s),光質紅光 ∶藍光=5 ∶1的LED燈組合最適合辣椒生長[11]。錢舒婷等在草莓設施栽培中把高壓鈉燈、熒光燈和LED燈作為補光設備,結果顯示高壓鈉燈處理有利于草莓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積累,促進果實成熟[12]。紅藍光配比為4.9 ∶1.0的LED燈和紅光熒光燈處理下光合參數最優。張亞芬等認為,LED燈和熒光燈補光處理中適當增加部分綠光及遠紅光,降低紅光與遠紅光比值,可促進梔子葉中類黃酮、多酚、游離氨基酸等活性成分的積累[13]。茶葉中類黃酮、多酚、游離氨基酸等物質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茶葉的品質,合理使用不同的光源調節茶葉中活性物質含量的高低,有利于提高茶葉的品質。熒光燈對茶樹栽培的影響相關報道較少,在植物生長進行照明的過程中,除采用了具有特定光譜能量分配的植物專用熒光燈之外,近年來新興出現的LED燈具備節電特性、光譜的可調性、體積小重量輕、優異的點光源性能、冷光特性和優異的耐濕性能等多種優勢,使之在植物生長照明的應用上被廣泛應用[14-16]。
本試驗以一年生的福鼎大白茶樹為材料,采用熒光燈為對照、利用LED-W和LED-B 2種LED光源處理,利用Dualex4 氮平衡指數測量儀測量不同光源照射下花青素指數(Anth)、類黃酮指數(FLAV)、葉綠素指數(CHl)、氮平衡指數(NBI)的變化,測量對應茶樹葉片的含水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花黃素、茶多酚和總游離氨基酸含量,并利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18種氨基酸含量,以探究光源對茶葉中鮮爽味的氨基酸含量、茶葉品質的影響,以期為茶園設施栽培中茶苗的光照環境調控提供參考,促進茶產業發展。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與儀器
試驗在遵義師范學院茶葉研究所開展,以貴州省內主要的茶葉栽培樹種福鼎大白茶為供試材料,由中國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茶樹良種繁殖中心提供。實驗儀器有S433D氨基酸自動分析儀(德國Sykam公司)、CX-881-2精密烘箱(吳江歐博電熱設備有限公司)、Dualex4氮平衡指數測量儀(法國 FORCE-A 公司)等。
1.2 試驗試劑
主要試劑有1%三氯化鋁溶液、酒石酸鐵溶液、pH值為7.5的索倫遜緩沖液[量取A液(1/15 mol/L的Na2HPO4溶液)85 mL和B液(1/15 mol/L的KH2PO4溶液)15 mL混勻]、2%茚三酮溶液、pH值為8 的索倫遜緩沖液[取A液 95 mL和B液 5 mL混勻]、蒸餾水。
1.3 試驗指標測定及方法
1.3.1 光譜參數測定
利用高精度快速光譜輻射計測定光譜參數,將面板光纖的接口處插入光纖出光口,將轉鈕擰緊后,將測光積分球和圓形的光纖出光口相連,然后依次將3個測試光源都投入到測光積分球中,通過自動積分對數據進行計算,再通過SPIC-00V1.00315軟件進行計算光譜數據,從而獲取光源的峰值波長以及藍光、綠色、紅光三者中所占比例的數值。
1.3.2 生長指數測定
試驗茶苗于2021年3月15日從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茶樹良種繁殖中心苗圃帶土取回后盆栽(口徑為 20 cm,深為20 cm,每盆1株)。首先在室外培養 15 d(每3 d澆1次水),選取生長一致的茶苗移至茶苗培育室中,將茶苗分別培育在熒光燈(Y)、LED-W、LED-B 等3種光源下,重復2次,每個處理10株。設置光照處理時間為12 h,黑暗處理時間為12 h;白天溫度(25±1) ℃,夜晚溫度(18±1) ℃;空氣濕度 (80±5)%。采用氮平衡指數測量儀測量光照處理后 0、7、14、21 d茶苗葉片的生長指數(Anth、FLAV、Chl、NBI),每株植株在處理后7、14、21 d時測量生長指數的葉片與0 d時測量的葉片相對應;每種光處理下選取每株植株從上往下第1張葉片和第2張葉片2張葉片,每張茶樹葉片選取10個分布均勻的點進行測試[17-18]。
1.3.3 提取樣液
將茶樣葉片用萬分之一的天平稱其鮮質量后進行3 min蒸煮,蒸煮過后置于烘箱中80 ℃烘2 h。烘干后繼續使用萬分之一天平稱其上述對應葉片的干質量,之后對葉片進行磨碎。1支試管放入1張磨碎的葉片,每支試管加入蒸餾水10 mL,密封扎孔后,立即置于沸水浴中煮沸45 min(在這期間隔10 min搖動1次)。煮沸45 min之后將試管小心取出,放置于試管架上靜置24 h,然后吸取上清液放入離心管,在高速離心機中離心后上清液為待測樣液。
1.3.4 生化成分測定
采用黃酮類化合物分析-三氯化鋁比色法測定福鼎大白茶樹葉片花黃素含量;采用酒石酸鐵比色法(參照GB/T 8313—2008)測定福鼎大白茶樹葉片茶多酚含量;采用茚三酮顯色法(參照GB/T 8314—2002)測定茶樹葉片游離氨基酸含量;將樣品測定液以及混合氨基酸標準溶液分別注入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出樣品測定液中18種氨基酸組分含量。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本試驗中方差顯著性分析采用 SPSS 21.0 軟件,圖表制作采用 Excel 2010軟件。
2 結果與分析
2.1 3種光源光譜特征的分析
試驗中3種燈光的光質組成如表1和圖1所示,熒光燈(Y)的峰值波長為545 nm,在此光源中綠光、藍光、紅光所占比例依次為76.5%、6.3%、17.1%;LED-W的峰值波長為445 nm,此光源中綠光、藍光、紅光所占比例依次為83.0%、4.1%、12.9%;LED-B的峰值波長為449 nm,此光源中綠光、藍光、紅光所占比例依次為63.4%、6.0%、30.6%。可以看出3種光源的光譜藍光占比差異不大,占比最高的為熒光燈(6.3%),占比最低的為 LED-W(4.1%);紅光占比各不相同,LED-W為12.9%、熒光燈為17.1%、LED-W為30.6%;綠色光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并且3種光源中都是綠色光占比最高;由于LED-W光源中綠色光占有的比例高,紅色光占有的比例低,所以峰值波長與LED-B的峰值波長相近;熒光燈與LED燈的峰值波長相差較大,試驗中滿足3種光源有差異的要求。
2.2 3種光源對茶樹葉片生長指數的影響
氮平衡指數測量儀能夠在茶苗植株上,同時測定茶樹的4種主要生長發育指標(NBI、Anth、CHI和FLAV),主要優點有測量迅速、多指標測量和非破壞性。NBI是CHI和FLAV的比值。利用NBI可以了解作物長勢情況及葉片的氮素營養狀況。NBI低說明葉片缺氮,而NBI 過高說明氮素過多[19]。
由圖2可知,與0 d相比,無論在哪種光源的處理下茶樹葉片中NBI都增加,但在福鼎大白茶幼苗處理天數相同而所用光源不同時,氮平衡指數變化都無顯著性差異,并且在Y與LED-W處理下不同時間所測量的氮平衡指數的變化也無顯著性差異。在LED-B處理中與0 d相比,14 d時的氮平衡指數產生顯著差異,說明在3種光源中,LED-B 能夠增加福鼎大白茶幼苗對氮素的利用率。
由圖2中葉綠素指數可知,所有光源處理下茶苗葉片中葉綠素指數隨著光照處理時間的延長都呈增長趨勢,但在福鼎大白茶幼苗處理天數相同而所用光源不同時葉綠素指數變化都無顯著性差異。與 0 d 相比,在Y處理21 d時CHI出現顯著增加,并且在LED-W和LED-B處理下14、21 d時均出現了顯著增加,除此之外在3種不同光源處理下其他不同天數處理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由圖2中類黃酮指數可知,在福鼎大白茶幼苗處理天數相同而所用光源不同時,茶樹葉片中類黃酮指數變化無顯著差異,并且在熒光燈與LED-W處理下,不同時間所測量的FLAV也無顯著性差異。在 LED-B 的處理下,與0、7 d相比,14、21 d時的FLAV無顯著差異,若與14 d相比0、7、21 d時的類黃酮指數均無顯著差異。
福鼎大白茶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葉的生長、花的發育和果實的顏色會受Anth的影響,茶苗的逆境生理也與Anth有關[20-21],不同光源對Anth高低的影響也不同。由圖2中 Anth可知,在0、7、14 d時,3種不同光源下茶苗葉片的花青素指數均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在21 d時,采用LED-W處理對于Y處理而言花青素指數顯著降低。與0 d相比,3種光源處理7 d時的茶苗葉片花青素指數均顯著增加,LED-B處理14 d時的花青素指數也顯著增加,LED-W與Y處理14 d時Anth無顯著差異,LED-W 和LED-B處理21 d時的茶苗葉片花青素指數均顯著下降。在LED-W的處理下,與0、7、14 d相比,21 d時的花青素指數顯著降低。在 LED-B 的處理下,與7 d相比,14 d時的花青素指數無顯著差異;與21 d相比,0、7、14 d時的Anth顯著升高。
2.3 3種光源對茶樹含水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熒光燈、LED-W和LED-B處理21 d后,LED-W處理下的茶樹葉片含水量比Y和LED-B處理下的茶苗含水量多出0.01百分點。茶苗葉片的含水量在3種光源處理下無顯著性差異。
2.4 3種光源對茶樹葉片生物化學成分的影響
衡量茶葉品質的重要指標包括酚氨比、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等[22]。茶多酚含量影響茶葉的苦味和澀味,氨基酸含量影響茶湯的鮮美和清爽[23]。茶多酚與氨基酸的比值稱為酚氨比,根據酚氨比可以判別出茶鮮葉品質。福鼎大白茶苗經過3種不同光源處理21 d后,花黃素的含量無顯著差異。與Y、LED-W處理相比,LED-B處理后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呈現顯著降低。與Y處理相比,LED-B處理下的茶樹葉片茶多酚含量顯著增加,而LED-W處理下葉片的茶多酚含量無顯著差異。在3種不同光源照射下,熒光燈和LED-W處理下福鼎大白茶樹葉片中的酚氨比無顯著差異;與Y和LED-W處理相比,LED-B處理下的酚氨比顯著增加(表2)。LED-B 處理有利于提高福鼎大白茶樹葉片中茶多酚含量。
2.5 3種光源對茶樹葉片氨基酸組分的影響
茶樹葉中含有20種蛋白質氨基酸和6種非蛋白質氨基酸。試驗中使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檢測3種非蛋白質氨基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茶氨酸)和15種蛋白質氨基酸。不同光源處理的福鼎大白茶樹葉的18種氨基酸含量見表3。在3種光源處理下葉中的天門冬氨酸、茶氨酸、谷氨酸三者的總含量(Y:32.74%+35.17%+15.71%=83.62%;LED-W:33.06%+36.35%+18.49%=87.90%;LED-B:11.64%+46.31%+23.36%=81.31%)均占18種氨基酸總量的80%以上;3種非蛋白質氨基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茶氨酸)總量占18種氨基酸總量比例表現為Y(32.74%+1.63%+0.65%=35.01%)>LED-W(33.06%+1.40%+0.37%=34.83%)>LED-B(11.64%+1.50%+0.84%=13.99%),與LED-B處理相比,熒光燈和LED-W處理能夠促進3種非蛋白質氨基酸(茶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總量的積累,對照Y光源的處理效果優于其他2種光源。茶氨酸是茶樹葉片中特有的游離氨基酸[24],其含量在LED-W處理(0.257 0)下與對照Y處理無顯著差異,但LED-B處理的含量顯著降低;LED-B處理下丙氨酸含量(0.008 4)顯著低于LED-W 處理(0.010 9);LED-W處理下γ-氨基丁酸含量(0.002 9)顯著低于LED-B處理(0.004 7)和對照Y處理(0.004 1)。對綠茶而言,氨基酸含量會影響茶葉的滋味,苯丙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纈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賴氨酸等9種氨基酸使茶呈苦味,其中苯丙氨酸、脯氨酸不受光質的影響,纈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含量在LED-B處理下顯著高于LED-W處理和對照Y處理,精氨酸則在LED-B處理下顯著低于LED-W處理和對照Y處理。表明LED-B處理能提升茶葉苦味。蛋氨酸、絲氨酸、天門冬氨酸、丙氨酸、蘇氨酸、茶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等9種氨基酸使茶呈現鮮爽、鮮甜的滋味,在3種光源的處理下谷氨酸、天門冬氨酸和蛋氨酸無顯著差異,茶氨酸和絲氨酸在LED-B處理下顯著低于LED-W處理和對照,蘇氨酸在 LED-B 處理下顯著升高。結合表1中的光譜數據看,紅光占比高,有利于苦味氨基酸的積累,而綠光占比高,有利于鮮爽味氨基酸的積累。從含量高低看,9種鮮爽味氨基酸的占比達88%以上,而9種苦味氨基酸占比低于12%。可推測,茶葉中氨基酸主要貢獻茶湯的鮮爽味。
3 討論
光能夠強烈影響茶樹的形態結構,故而光容易使茶樹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形態受到影響而發生改變[25-26]。光源對光合作用中光合碳的代謝、光合速率、葉綠素的含量都具有一定的調控作用,很多關于光源對茶樹生理和品質影響、研究的目的方法、所使用的光源、茶苗植株種類等都多種多樣[27]。在Wang等的報道中光照能夠調控茶葉香氣相關酶基因的表達,提高香氣成分,促進茶葉品質提升[28]。
本試驗通過對福鼎大白茶樹在3種光源下的生長指數(Anth、FLAV、Chl、NBI)、含水量以及花黃素、茶多酚、游離氨基酸、3種非蛋白質氨基酸和其他15種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進行對比分析,發現3種光源對福鼎大白茶樹光合生理及茶葉品質的影響存在差異。在3種光源光質的組成中,藍光占比最高的為熒光處理(6.3%),LED-B與LED-W處理中藍光占比分別與之相差0.3%、2.2%;綠光占比最高的為LED-W處理(83.0%),Y、LED-B處理中綠光占比分別與之相差6.5%、19.6%;紅光占比最高的為LED-B處理(30.6%),Y、LED-W處理中紅光占比分別與之相差13.5%、17.7%。
依據上述試驗結果分析,福鼎大白茶樹葉片的生理生化以及茶葉品質與光源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Y、LED-W和LED-B處理后茶樹葉片生長指數發生變化,經過21 d的光處理茶樹葉片FLAV、Chl、NBI均有所升高,但對于氮平衡指數和類黃酮指數而言LED-B處理的效果更為顯著。3種光處理21 d后茶樹葉片花青素指數全都出現顯著性下降,使其下降效果更有效的為LED-W和LED-B處理,并且以7 d為臨界點均出現0~7 d花青素指數含量逐漸升高,7~21 d花青素指數含量逐漸降低的變化規律。通過Y、LED-W、LED-B處理 21 d 后,3種光處理對茶樹葉片的含水量、花黃素含量的影響差異性不大,而與Y處理相比,LED-B處理能夠使茶多酚含量顯著性增加;Y處理、LED-W處理茶樹葉片游離氨基酸含量高于LED-B處理;3種光源中LED-B處理能夠使茶樹葉片中的酚氨比顯著增加。酚氨比的比值高會使茶樹葉片浸泡出的茶湯滋味變淡,反之會使茶湯味道鮮爽[29]。
茶葉品質會受到葉片中氨基酸的影響,它決定了茶葉中鮮甜香氣的主要滋味,并且氨基酸組成的差異導致了茶的風味不同,而它們對茶品質的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30-31]。3種光源處理下,9種使茶呈現鮮爽、鮮甜滋味的氨基酸在總游離氨基酸中的占比以及所測量的18種氨基酸中的占比都達88%以上,其中LED-W處理的效果最佳;9種使茶呈苦味的氨基酸在所測量的18種氨基酸中的占比較少,其中占比最高是在LED-B處理下占11.84% 。由表3可知,LED-W處理能夠提高茶鮮爽、鮮甜的滋味,并且9種使茶呈苦味的氨基酸含量最低,能夠有效提高茶葉品質。
王加真等的研究表明,綠光有潛力作為茶樹光環境優化的光因子之一,說明綠光對茶樹生長有一定影響,試驗中LED-W光源光質的組成中藍光、紅光、綠光占比依次為4.1%、12.9%、83.0%,此光源的綠光占比在3種光源光質組成中最高,在 LED-W 處理下葉片光合速率增加、游離氨基酸與茶多酚含量增加、酚氨比降低、茶葉口感濃而鮮爽,即表明綠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福鼎大白茶樹葉片氨基酸含量以及茶多酚含量,光源光質的組成中增加綠光占比可有效提高茶葉品質[4]。
4 結論
同種植物對不同光源反映出的表現不同,LED-W 處理能夠提高茶樹葉片氮平衡指數含量和葉綠素指數含量,從而提升葉片光合速率;Y和 LED-W 處理使茶樹葉片的酚氨比顯著降低,并且兩者處理下的酚氨比無顯著差異,僅相差0.62;LED-W 對于提高所測氨基酸組分中3種非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提高9種使茶呈鮮甜滋味氨基酸的含量以及降低9種使茶呈苦味的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明顯優勢。3種光源對福鼎大白茶樹葉片的生長指數和生理指標造成了一定影響,其中LED-W處理下福鼎大白茶樹對光能的利用及茶葉品質都優于其他2種光源,LED-W能夠提高茶葉中鮮爽味氨基酸含量、改善茶葉品質、促進茶產業發展,可作為茶園設施栽培中理想光源的選擇。
參考文獻:
[1]王小萍,張 廳,熊元元,等. 四川省茶樹及其他飲用茶種質資源的調查與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3):130-136.
[2]安紅衛,宋勤飛,牛素貞. 貴州茶樹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群體結構和遺傳分化研究[J]. 浙江農業學報,2021,33(7):1234-1243.
[3]王加真,劉義富,肖 堯,等. 不同光配比對福鼎大白茶葉片生理和主要氨基酸積累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2021,42(19):29-35.
[4]侯雙雙,古書鴻,谷曉平,等. 貴州茶樹主栽品種福鼎大白茶冷害指標研究[J]. 福建農業學報,2019,34(12):1397-1403.
[5]Xia W,Li C L,Nie J,et al. Stable isotope and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tea grow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light conditions[J]. Food Chemistry,2022,368:130771.
[6]陳壽松,金心怡,游芳寧,等. 多次間歇LED光照射對鐵觀音風味組分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2018,34(2):308-314.
[7]林家正,涂 政,陳 琳,等. 紅光萎凋對茶葉揮發性成分及其成品紅茶品質的影響[J]. 茶葉科學,2021,41(3):393-405.
[8]王建平,王紀章,周 靜,等. 光照對農林植物生長影響及人工補光技術研究進展[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4(1):215-222.
[9]王晨靜,趙習武,陸國權. 家庭園藝中植物補光光源類型及應用形式[J]. 北方園藝,2013(23):102-105.
[10]鞠紅艷,李 季,孫藝哲,等. 微型植物工廠LED多光譜補光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20,42(1):113-118.
[11]張謹薇,孟清波,馬萬成,等. LED光源對辣椒幼苗生長和光合特性的影響[J]. 中國瓜菜,2021,34(6):60-63,67.
[12]錢舒婷,李建明. 補光燈類型對設施草莓光合特性與產量的影響[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7(4):41-48.
[13]張亞芬,楊 暉. 不同光源處理對梔子葉片葉綠素熒光參數和生化成分的影響[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20,46(4):441-448.
[14]丁夢寒,鄭 騰. 溫室大棚LED智能調光的補光裝置設計[J]. 江蘇農業科學,2021,49(23):201-206.
[15]楊 娟,袁林穎,鄔秀宏. LED光質對植物組培苗生長特性影響及在茶樹組培上的應用展望[J]. 南方農業,2017,11(22):29-32.
[16]Singh D,Basu C,Meinhardt-Wollweber M,et al. LEDs for energy efficient greenhouse lighting[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5,49:139-147.
[17]Cerovic Z G,Masdoumier G,Ben Ghozlen N,et al. A new optical leaf-clip meter for simultaneous non-destructive assessment of leaf chlorophyll and epidermal flavonoids[J]. Physiologia Plantarum,2012,146(3):251-260.
[18]Liu Y F,Wang J Z,Xiao Y,et al. Diversity analysis of chlorophyll,flavonoid,anthocyanin,and nitrogen balance index of tea based on dualex[J]. Phyton,2021,90(5):1549-1558.
[19]Fan K,Li F L,Chen X K,et al. Nitrogen balance index prediction of winter wheat by canopy hyperspectral transform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J]. Remote Sensing,2022,14(14):3504.
[20]Chen X J,Wang P J,Gu M Y,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AL genes related to anthocyanin synthesis in tea plan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nthocyanin content[J].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2022,8(3):381-394
[21]Robin J,Ajay R,Vinay K,et al. Anthocyanins enriched purple tea exhibits antioxidant,immunostimulatory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J]. J Food Sci Technol,2017,54(7):1953-1963.
[22]Liang Y R,Lu J L,Zhang L Y,et al. Estimation of black tea quality by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lour difference of tea infusions[J]. Food Chemistry,2003,80(2):283-290.
[23]王加真,金 星,馮 梅,等. 不同紅藍光配比對茶樹生長及生物化學成分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0):159-161,172.
[24]Türkzü D,瘙塁anlier N. L-theanine,unique amino acid of tea,and its metabolism,health effects,and safety[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17,57(8):1681-1687.
[25]劉 慶,連海峰,劉世琦,等. 不同光質LED光源對草莓光合特性、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應用生態報,2015,26(6):1743-1750.
[26]王加真,劉義富,肖 堯,等. 不同光質對福鼎大白茶葉片葉綠素熒光參數和呈味氨基酸積累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7):132-138.
[27]Yue C N,Wang Z H,Yang P X. Review:the effect of light on the key pigment compounds of photosensitive etiolated tea plant[J]. Botanical Studies,2021,62(1):21.
[28]Wang M,Yang J,Li J L,et 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on quality-related metabolites in tea[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leave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2,161:111882.
[29]王加真,劉義富,肖 堯,等. 室溫條件下儲藏年限對湄潭翠芽品質及三維熒光指紋圖譜的影響[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1,23(3):94-97,101.
[30]涂淑萍,黃 航,杜 曲,等. 不同品種茶樹葉片光合特性與葉綠素熒光參數的比較[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21,43(5):1098-1106.
[31]Salman S,Ylmaz C,Gkmen V,et al. Effects of fermentation time and shooting period on amino acid derivatives and free amino acid profiles of tea[J]. LWT,2021,137:110481.
收稿日期:2023-02-06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編號:[黔科合(2020)1Y071]);貴州省科技基礎研究計劃項目(編號:[黔科合基礎-ZK(2023)]);遵義市科技局項目(編號:[遵市科人才(2020)2]、[遵市科合 HZ字(2020)15]);遵義師范學院博士基金(編號:[遵師BS(2019)22]);遵義師范學院“2021年鄉村振興專項”(編號:[黔教合KY字[2012]017-X號]);遵義師范學院服務地方產業革命項目(編號:遵師CXY[2022]04號);貴州省高等學校黔北現代山地高校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基地項目(編號:黔教技[2022]067號)。
作者簡介:劉義富( 1969—),男,安徽安慶人,博士,副教授,從事茶園生態、茶葉品質及功能產品開發研究。E-mail:1822144405@qq.com。
通信作者:王加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茶園生態、茶葉品質及功能產品開發。E-mail:2470549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