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當代黨員》全媒體記者 王婉玲

2023年11月29日,趙銀花在辦公。圖/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陽極炭塊是預焙鋁、電解槽的陽極材料,它的更換時機全憑師傅們的經驗,故而難以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浪費。”2021 年7 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調研的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協同創新與發展中心總經理趙銀花敏銳地察覺到這一現象。
彼時,正值廣域銘島著手進軍新行業、新領域。
作為吉利工業互聯網全球總部,廣域銘島于2020年12月落戶重慶兩江新區。
“選擇重慶,有兩方面原因。”趙銀花稱,“一方面是基于重慶優越的制造業環境,另一方面是吉利能更好地滿足川渝產業鏈協同的需求。”
制造業是重慶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近年來,重慶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在數字化浪潮下,著力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升級,塑造重慶“數字制造·智慧工業”新名片。
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工業互聯網的催化,而重慶優越的制造業環境也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沃土。
依托重慶的產業集群優勢,廣域銘島在《重慶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政策的支持和鼓舞下,先后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廣域銘島融合‘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運籌優化’,打造出全行業適用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趙銀花說。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廣域銘島都依托吉利制造底蘊,為汽車行業提供工業數智化領域技術服務。
“在當時,我們思考得最多的問題是,除了服務汽車行業,我們還能做什么?”與團隊多次討論后,趙銀花決定從汽車的關聯性行業入手,“鋁是汽車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但是相較于汽車的數智化,電解鋁的工藝流程還處于傳統模式”。
說干就干。趙銀花與團隊走訪調研了百色市百礦集團電解鋁基地,從數據采集、質量管控、設備管理、科學配煤、節能減排等方面嘗試與基地進行合作。
一開始,溝通并不順利。
“基地電解鋁工藝相對恒定,但自動化程度普遍較低,大家看不到數字化帶來的實際效果。”面對基地負責人員的存疑,趙銀花略顯苦惱。
為解決顧慮,趙銀花與團隊決定以高溫電解槽為演示案例,使用傳感器與數學模型擬合的方式還原基地電解槽的工作狀態。這樣不僅可以感知電解槽的健康狀況,還能針對陽極炭塊的化學反應進行精準預測。
“簡而言之,我們把長期積累在工廠老師傅頭腦中關于陽極炭塊的知識與經驗,通過數字化的技術提煉,自主研發形成模型,以實現陽極炭塊全生命周期數據追溯,降低物耗需求。”趙銀花稱。
在演示過程中,趙銀花與團隊成員使用仿真技術百分百還原電解槽的工作流程,直觀地向基地負責人員進行演示,證實了數智化給企業帶來的價值效益,最終促成了此次合作。
“我們為基地定制了‘1個一體化數字基座+3大關鍵賦能場景+7個卓越提升工業軟件’的解決方案,為基地年化節降效益超8000萬元。”趙銀花笑道。
電解鋁基地數字化平臺的打造,只是廣域銘島通過數字賦能,幫助企業提檔升級的一個縮影。“對我們而言,每一次的合作也是我們的學習機會。”合作完成后,趙銀花與團隊回到廣域銘島,對合作定制的平臺進行進一步共性特征提取,逐步完善形成電解工藝行業的通用化軟件。
“我們希望打造出全行業適用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以數字科技引領行業躍遷。”現階段,廣域銘島已經為新能源電池、機械加工、有色金屬等11 個垂直行業提供一批以工業軟件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談及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工作的意義,趙銀花深有感觸:“工業互聯網能給予迷茫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一個轉機。接下來,我們會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找尋更多的生態伙伴,助力重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區域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