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通知,組織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示范,拓展國內生物柴油的應用場景,探索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體系、發展路徑,逐步形成示范效應和規模效應,為繼續擴大生物柴油等綠色液體燃料推廣應用積累經驗。
試點示范的內容包括車用生物柴油、船用生物柴油以及其他。據介紹,開展試點示范是保障能源安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廢棄物循環利用、保障人民餐桌安全的有力手段。
根據通知,國家能源局將對符合條件的試點示范項目優先納入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予以支持,并積極推進建立生物柴油碳減排方法學,推動將生物柴油納入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機制,加快實現生物柴油的綠色價值。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統籌現有資金,對符合條件的試點示范項目研究予以支持。
該通知提出,各個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對試點示范創建項目加大要素保障,優化項目審批流程,研究給予資金支持,為試點示范區域和項目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當前,全國能源供應總體平穩,煤炭生產供應平穩有序,有力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超過2 億噸、可用33 天,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天然氣資源準備較為充足,各類儲氣設施入冬前應儲盡儲,天然氣合同實現全覆蓋,供應能力穩步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運行調度,壓實各方責任,會同有關方面做實做細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各項工作,高度重視、及時化解各類潛在風險,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11 月13 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小幅上調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的預測,稱石油市場基本面依然強勁。
歐佩克指出,在全球經濟增長方面,美國經濟保持了今年第三季度的強勁增長,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上調至5.4%。中國原油進口量保持“非常健康”的增長勢頭,歐佩克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日均1140萬桶,有望在今年創下年度進口量新高。
歐佩克發布的報告中維持了上個月對2024 年全球石油需求量的預測,認為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將較今年增加日均225 萬桶。歐佩克表示,明年穩健的全球經濟增長,尤其是中國持續向好的經濟增長,將對石油需求起支撐作用。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在對拉丁美洲發布的首份能源展望中指出,該地區將在全球向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在能源轉型方面相對領先。IEA指出,巴西、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擁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智利、秘魯和阿根廷正在生產能源轉型的關鍵礦物——銅或鋰;巴拉圭和哥斯達黎加在清潔電力發展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兩國的電力供應幾乎都來自可再生能源。
IEA 表示,化石能源約占拉丁美洲能源的三分之二,低于全球平均水平(80%)。這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拉丁美洲高達60%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其中,僅水力發電就為拉丁美洲提供了45%的電力。IEA 表示,根據現有政策,可再生能源在拉丁美洲電力供應中的份額將進一步提高。預計到2030 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從目前的60%上升至總份額的三分之二;到2050 年,預計高達80%。
近日,沙特阿美公司表示,將繼續進行低碳業務拓展,目標是到2050 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沙特阿美公司正在與節能技術的領導者托普索簽署一項工程協議,在沙特阿拉伯的沙伊巴天然氣液體回收工廠建設一個低碳氫示范工廠。預計該示范工廠將擁有每天6 噸氫氣的生產能力。
沙特阿美公司表示,將致力于更多的低碳業務。公司與德國西門子能源公司進行研究合作,在達蘭開發直接空氣捕集測試裝置,該裝置每年可捕集12 噸二氧化碳。該測試裝置預計將于2024年完工,并將為一個更大的試驗工廠鋪平道路。該試驗工廠的二氧化碳捕集能力為1250 噸/年。沙特阿美成功試用了一種新型的二氧化碳封存解決方案,該過程將二氧化碳永久地轉化為碳酸鹽巖。沙特阿美還在沙特阿拉伯西部物色3 個地熱能項目地點,以擴大其可再生能源投資組合。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