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嘉欣
如何更好抓住機遇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需要行業共同努力。
今年6 月,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表示,預計今年充電基礎設施規模增量是去年增量的兩倍。此前有專家表示,預計2025 年,國內充電樁存量市場規模超過3000 億元。
充換電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用戶綠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面向未來,如何更好抓住機遇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依舊需要行業共同努力。
近日,安徽省發改委印發《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方案(2023—2027 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目標到2027 年,全省要建成換電站不少于500 座,充電樁不少于50 萬個,滿足100 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的需求。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繁榮發展,將汽車產業作為全省“首位產業”的安徽,緊跟國家戰略,推動充換電站的建設發展。當然,這不僅是安徽的未來趨勢,而且是所有地方重視充換電領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我們將結合安徽省政府的充換電站發展規劃,以及我們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制訂適合自身的充換電站發展規劃。此外,我們力爭到2027 年末,將企業充電量在安徽省內公共充電市場占有率由現在的不足1%提高到10%,同時實現充換電量超過100萬千瓦時。”面對政府頒布的相關政策,身為央企的中國石化安徽石油敏銳察覺并積極響應,已有了新的未來規劃。
中國海油也將自身覆蓋率作為未來首要規劃。“但隨著充換電站的飛速發展,充換電站市場亂象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充換電站的數量越來越多,未來發展變化難以預料。企業在加快布局的同時,要穩扎穩打,務必要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來應對。”楊博表示。
與此同時,政策支持、補貼福利多,國家對充換電站建設發展的鼓勵勢頭強勁。“在此基礎上,國家鼓勵建設充換電站。目前,企業在協商用地方面擁有一定便利,不需要通過審批,過程相對容易一些,可謂是最佳時期。”楊博告訴筆者。
因此,一方面企業要加大與政府溝通力度,爭取對充換電站業務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優惠。例如,建設和運營等部分,對企業降低成本以及提高運營效率,都是很好的促進;另一方面,“三桶油”作為國企,依然要緊跟時代步伐,要做到發展之路更加平穩迅速,就要及時總結經驗、收集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并保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市場嗅覺,及時捕捉到有益信息。總之,與地方政府攜手加快更有針對性、更高質量地發展充換站業務。
此外,針對目前充換電站安全隱患上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幾家企業對此也有自己的計劃。“我們不僅要保持現有的態度,嚴格按照規定配備質量過關的消防器材,安排專業人員定期巡檢,對設備作定期的維修保養。未來,我們還要制定統一的安全管理流程、標準和規范,用制度來保障設備安全。”馮昕表示。
◇ 供圖/山西石油
汪海則表示,江蘇石油自發展充換電業務以來,一直將專業人員培訓當作保障安全的一大因素,現如今企業針對在充換電站工作的員工,全部提前做好技能培訓,部分場站負責人還需要考取上崗資格證書。“這是必不可少的,后續我們捕捉新問題、總結經驗教訓,還會繼續優化完善培訓內容,讓我們的員工更加專業可靠,有效保障站內安全。”
近些年,新能源汽車和充換電站一齊快速發展,成本壓力、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層出不窮,單一充換電站建設發展困難重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長期成本問題,國家開始推進一體化充電站,尤其是“光儲充”一體充電站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早在2020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明確指出,鼓勵“光儲充放”(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所謂“光儲充”一體化系統,主要由光(光伏發電系統)、儲(儲能設備)、充(充電站)三大部分組成,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儲能和充電相結合的能源解決方案。據了解,它可以通過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利用儲能設備將電能儲存起來,以供后續使用。同時,它還配備了充電設施,可為新能源汽車等提供充電服務。
有政策助力,就有顯而易見的優勢。這幾年特斯拉、星星充電、寧德時代、中國石化等多家企業積極入局,投身這一領域。隨著“光儲充”一體化概念發展,“光儲充放”“光儲充放檢”等新名詞開始流行起來。中國石化江蘇石油、中國石化安徽石油等企業相繼引入“光儲充放”一體化智慧管理系統。其中安徽石油新投營的中國石化首座超級充換電綜合能源站融合這項前沿技術,將充電車棚變身光伏發電站,年發電量約22 萬千瓦時,同時配備645 千瓦時儲能設備,在保證光伏產生的綠電穩定輸出給用戶端的條件下,可儲存低谷電和平電,以供給用戶使用。
與此同時,中國石油也開始探索其步伐。9 月20 日,中國石油首座集成“光儲充放換檢非”智能超級充換電綜合示范站開業投營,標志著中國石油首座集光伏、儲能、充電、放電、換電、電池檢測、非油“七位一體”的綠色低碳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正式投運。
“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能有效緩解建設充電站對電網的沖擊,降低其負荷,也能通過儲能實現削峰填谷、電網調峰調頻等,降低用能成本。“發展‘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還能結合光伏、儲能、充電這些現有能源進行互補,解決充電站土地資源不足、土地成本過高的問題。同時,它能利用新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僅能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而且實現清潔能源互補循環。”汪海表示。
“未來我們還會引入‘光儲充’等類似技術,多投入建設一體化充電站,以此來逐漸改善成本高、盈利難等問題,促進企業充換電業務可持續發展。”汪海說道。
混亂的市場秩序不利于行業發展,維護市場秩序迫在眉睫。今年以來,許多地方政府開始采取措施,對各地充換電站的監管排查加大力度。比如10 月,天津市河西區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電動汽車充電樁強制檢定工作,開展充電樁運營單位和充電樁摸底調查,深入轄區23 戶次充電樁運營單位開展現場檢查,督促經營主體加強設備日常巡查、維護、定期申報強制檢定等工作。11 月2 日,武漢市武昌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武漢市計量所等檢定人員,對武漢環投公司10 臺路邊充電樁進行現場檢定。檢定結果顯示合格,保證了充電設施量值準確。
◇從與第三方合作到自建自營,“三桶油”不斷探索。 供圖/重慶銷售 江蘇石油 吳連慶
除此之外,充換電業務走入前列的安徽,治理市場亂象理念也超前。當下,汽車充換電服務運營主體高度分散,不同運營商的充電樁,需要通過不同的APP 去尋找和操作。這顯然不方便,而且不利于充電設施的統籌高效利用。為此,安徽省提出,將所有充電樁以及換電站都連接到“一張網”上,用戶可以通過一個入口找到充換電設施,政府部門可以全面、及時掌握充換電設施的建設、利用情況,增強監管的精準性、科學性。
這樣做,意義不止于提高服務和監管效率。建設全省充換電一張網,有利于安徽省探索充換電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服務的新模式,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普及。
不僅是地方市場,而且整個國家市場都需要進一步規范。面對充換電站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國家開始逐步采取措施。今年6 月國家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結合電動汽車發展趨勢,適度超前安排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總量規模、結構功能、建設空間等方面留有裕度,更好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場景充電需求。《意見》還提出,要持續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標準體系,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
“這是必要的措施。現如今,國家政府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市場整頓上。企業也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做到公平公正競爭,認真對待用戶,或在遇到惡劣競爭等事件時及時上報,共同維護充換電站市場的秩序。”汪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