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家,雞是搖錢樹、聚寶盆,村里人稱之為“雞屁股銀行”;小時候不在年節上很難吃上雞肉和雞蛋;殺雞待客是村里人給予客人最高規格的禮遇;離開故土遠行的人,除肩上的行囊外,一定還帶有娘給煮熟的雞蛋……
1 記得小時候,河堤上的柳樹枝剛泛綠,村里就來了“賒雞人”。嬸子、大娘圍過去挑選小雞崽,“賒雞人”在本子上記下各家男人的大號以及賒的雞數和錢數,就可以讓人拿回家喂養了。
2 農忙基本結束的秋后,“賒雞人”再來村里收賣雞的錢。不管賒養的雞是死了活了,錢都要給人家。
3 有老母雞的人家多是自家孵小雞。春天時節,我家的老母雞就紅著臉不進食、不下蛋了,賴在雞窩里還“咕咕”叫個不停,娘說這是要抱窩孵小雞了,我們聽了很興奮!
4 娘常常去鄰居家換雞蛋,說他們家的雞蛋更容易孵出小雞,因為鄰居家養著兩只大公雞。
5 用手電筒照雞蛋,看雞蛋里面有沒有黑點,把沒有黑點的拿出來,娘說這是公雞沒有踩的蛋,它孵不出小雞來。
6 在盛放雜物的偏房里,娘在破筐里鋪上柔軟的麥穰,取雙數雞蛋放進去,并在偶數日期開始孵小雞,娘說雙數吉利。
7 妹妹開始關心起老母雞的飲食來,還時不時問娘一些好笑的問題,如大人生寶寶吃雞蛋,雞孵雞寶寶吃啥蛋?一家人聽了都笑。
8 鄰居嬸嬸抱寶寶來串門,妹妹又忽然問了嬸嬸一句:“你咋為了自己的寶寶而吃雞的寶寶?”“哈哈,養雞不就是為吃雞蛋嗎?”妹妹聽了也笑了。
9 我們放學回家,可以在娘的監護下去看老母雞孵小雞。
10 老母雞孵小雞很辛苦,兩天才進一點食。娘特意給它喂小米吃。除了排便,老母雞從不離窩,它為了下一代一直趴在雞蛋上。娘嚴厲禁止我和妹妹私自進偏房。
11 母雞開始孵小雞一周后的晚上,娘從母雞肚子下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來一個雞蛋,用手電筒貼著雞蛋照:可以看到有細枝狀的血管和一個跳動的黑點!
12 孵到十七八天的時候,娘盛了半盆溫水,把雞蛋放進去,雞蛋會浮在水面上一上一下地動,非常神奇!
13 終于,毛茸茸的小雞出殼了!老母雞明顯瘦了一圈。娘把小雞裝進筐里懸起來,下面點燃艾葉草,用煙熏小雞崽,說熏了不會得雞瘟。
14 老母雞領著小雞這兒刨刨那兒啄啄,小雞還好跟人走。孩子們蹦蹦跳跳,一個不小心就會把毛茸茸的小雞踩死。
15 有一年,娘把幾枚鴨蛋和雞蛋放在一塊讓老母雞孵。二十一天后小雞破殼了,鴨蛋還沒動靜,老母雞依然盡職盡責地趴在那里。
16 等小鴨也破殼出來了,老母雞對長相迥異的小鴨并不排斥,一視同仁地保護其安全。娘說:“這雞比有的人強。”
17 小鴨到荷塘里,老母雞會在水邊來回踱步,“咕咕咕”地叫著;下雨,老母雞把小雞全覆在羽翼下,小鴨則歡快地站在雨地里“呱呱呱”地叫著。
18 小雞崽長到半大,老母雞就不再管護它們了,它會回身啄小雞崽,攆它們。娘這時又說一句話:“雞比人懂道理。”
19 雞的喂養,以及雞窩和院子里的衛生都由我們孩子負責。
20 從雞窩里撿雞蛋是孩子們最樂意干的事。大人們說用剛下的雞蛋滾、摩眼睛,眼睛會更明亮。
21 家里養十多只母雞,我們卻很難吃上雞蛋。隔一段時間娘就把積攢的雞蛋賣給來村里收雞蛋的人。
22 妹妹對收雞蛋的人說,“你別來俺村里了”。收雞蛋的人問為啥,妹妹回答:“俺嬸嬸說養雞就是為吃雞蛋的。你不來,俺家的雞蛋就不賣了,娘就給俺煮雞蛋吃了。”
23 家里靠雞下的蛋換錢來支撐日常油鹽醬醋的開銷,所以不輕易吃雞蛋。可是,這次娘聽了妹妹的話,破例給我們煮了兩個雞蛋吃!真香啊!
24 若有人家把正下蛋的雞拿到鄉集上賣,那是家里真有急用錢的事了,不然不會把視為搖錢樹、聚寶盆的雞賣掉。這生錢的雞,村里人戲稱為“雞屁股銀行”。
25 老得不能下蛋的母雞,到年節上就成了我們喜愛的盤中餐。
26 來了貴客,殺只雞給客人吃,這是老家人待客的最高規格。
27 雖然村里人輕易不舍得吃雞,可是天上的老鷹、地上的黃鼬卻趁人不注意來偷食,人們恨透了它們。
28 老家還有習俗:清明節的早飯,我們孩子一人得到一個熟雞蛋。我們舍不得吃,或用它滾、摩手和臉,或用紅藍兩色的鉛筆涂成彩蛋,甚至用紅紙蘸水把雞蛋染紅,揣入兜里去上學。
29 學校組織清明去給革命烈士掃墓,在前去的路上,孩子們相互碰雞蛋,一陣陣的歡笑。老師趁勢教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換來的。老師在烈士墓前給我們講戰士抵抗侵略者的故事……
30 除了每年清明節必定能吃到一個雞蛋外,也有平日意外吃上雞蛋的時候。生孩子的人家在十二天上,給送紅糖、掛面、雞蛋禮的人家回敬一碗水餃和兩個熟雞蛋。
31 我小時候還有一次意外差點吃到雞蛋,那是和別的孩子玩打仗游戲時,被打破了頭。
32 人家送七八個雞蛋來賠禮,娘不要。因淘氣受傷只配得到父母的訓斥。娘最后還是把雞蛋給人家送回去了。
33 如果是生病,娘會煮一碗掛面和一個荷包蛋給我吃——這是老家農村的病號飯,這樣吃雞蛋,不吃也罷。
34 老家還幾乎家家腌一壇子雞蛋,在“過麥”出大力的時候撈出來吃。我對吃咸雞蛋最早的記憶就是和起早貪黑的農忙聯系在一起的……
35 家有上了歲數的老人,也可以吃上一枚咸雞蛋,算是改善生活。
36 我外出求學時,娘反而大方起來,煮了十幾個雞蛋給我拿上,說路上吃……
37 有一次,趁娘不注意,我偷偷放下幾個雞蛋。后來,妹妹來信說:娘看到你放下的雞蛋后抹眼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