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海
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A石化公司是一大型國有企業,有自己的專用鐵路,運行管理比較規范,符合國家鐵路專業標準。成品油出廠方式主要為管輸出廠和鐵路出廠。鐵路出廠占總出廠量的40%,鐵路年出廠量為150萬t。成品油鐵路運輸具有一次運載量大、受天氣制約程度小、長距離運輸費用低等優勢,適合中遠距離運輸。成品油鐵路運輸出廠在成品油出廠方式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出廠任務完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A石化公司經濟效益目標的完成。
A石化公司專用鐵路油品作業區鐵路設施是在原來250萬t/a原油加工量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線路全長78 km。鐵路出廠產品主要為成品油、石油焦、化工液體和化工固體。鐵路到達的原材料為煤炭、石油焦內部互供。鐵路成品油裝車棧臺有柴油棧臺一座,汽油棧臺兩座,航空煤油棧臺1座。洗車棧臺2座4條線,每條線一批次對位車數為10輛。目前的成品油鐵路運輸出廠能力受棧臺裝車和洗車能力的不足制約,已不能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必須從硬件和軟件上兩個方面挖掘運輸潛力,提高成品油鐵路出廠能力。
專用鐵路是指專門為企業產品出廠修建的與國家鐵路接軌的企業鐵道,企業擁有產權和獨立使用權。
專用鐵路是一個微型而完整的鐵路運輸系統,其運輸能力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裝卸能力:裝卸能力是指專用鐵路內各裝車點單位時間內所能裝卸的車數或噸數。裝卸能力主要受裝卸設備設施條件、裝卸人員技術水平、貨物產出均勻程度、列車到達均衡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改編能力:改編能力是指專用鐵路在一定的運輸組織水平和人員配備條件下,調車設備每晝夜所能解體和編組的列車數或車數。改編能力主要受牽出線長度、調車作業方法、調車線數量、人員素質等因素制約。
◇區間通過能力:區間通過能力是指一定的機車車輛類型和行車組織方法條件下,專用鐵路內各區間每晝夜所能通過的最多列車數。區間通過能力主要受調車機運行速度、人員工作積極性等因素影響。
其中,1-(i/2K)為線性衰減系數,列表中位置越靠后的點對距離的貢獻越小,Ia(i)返回列表Oa中位于第i位的數據點P,例如圖1中Ia(0)返回點a。Rb(P)返回點P位于列表Ob中的位置,由于列表里只包含前K個最近鄰居,點P有可能不存在于Ob中,故Rb(P)為:
◇車站通過能力:車站通過能力是指在現有設備條件和技術作業流程條件下,車站到發線和咽喉一晝夜所能接發的列車數。車站通過能力包括到發線通過能力和咽喉通過能力兩方面。A石化公司專用鐵路由于受場地限制,已無擴能改造的空間。
◇運輸能力:運輸能力是綜合考慮上述各種能力以后,專用鐵路所能體現的最終能力。它表現為專用鐵路每年所運輸的貨物噸數。一般來說,運輸能力在數值上等于上述4種能力的最小值。
綜合上述分析,影響能力的因素分為三大類:一是設備設施條件,二是技術組織水平,三是人員素質能力。鐵路運輸能力加強一般從這3個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措施[1~4]。
目前,A石化公司專用鐵路油品作業區由于各部門管理分割、作業流程設置不合理,存在重復作業現象、流程與流程之間銜接不緊密等問題。現場存車線和調車線均少而短,影響調車速度和存車數量,現已無擴能場地。A石化公司專用鐵路在鐵路運輸組織方面管理粗放,每個流程工作時長沒有具體規定,出現“窩工”或者人為耽誤的現象,職工操作技能低,考核機制不健全,造成車輛在廠內停留時間過長,支出的貨車使用費每年為1 400萬元,大大增加了成品油鐵路出廠成本。
柴油站臺裝車鶴管為52個,每月柴油鐵路出廠量為10萬t。如果將廢棄的航煤站臺改為柴油裝車站臺,每月可以將柴油出廠能力由10萬t提高到16萬t。
洗車站臺能力不足,是成品油鐵路出廠的短板。每次洗車一批次對位車數為10輛,一列車要對位5批次。調車強度加大、安全系數降低、嚴重浪費人力物力,造成車輛在廠內停留時間延長。建議擴能改造洗車站臺,每次洗車一批次對位車數增加到25輛,一列車只需對位兩次,將大大提高洗車對位效率。經過現場考察,場地空間允許,投資費用要比擴建線路、棧臺要低得多。
成品油鐵路運輸從輕罐進廠到裝車后出廠主要作業流程為:1)輕罐掛運進廠對位到洗槽棧臺;2)清洗車輛,記錄符合裝車標準的車輛;3)車輛對位到裝車棧臺;4)檢查車輛,抄車號,裝車;5)整列車裝好后,檢尺計量、取樣化驗;6)封裝車輛;7)接到鐵路出廠計劃后,進行裝載加固檢查;8)車輛掛運出廠。
目前,各流程之間銜接不緊密,人為“窩工”現象比較嚴重,有的作業內容可以提前執行或者合并。為了銜接緊密,要求每個作業流程在完成之前30 min預報給現場調度,現場調度提前編制鐵路作業計劃,提前安排機車、調車人員到位,在得到確報后,立即啟動機車進行調車作業,這樣可以減少等待機車掛運的時間。將上述流程4的檢查車輛工作內容可以調整到流程2,即在洗車的同時,進行檢查車輛,從而縮短流程時間。以前均是整列車裝好后才安排檢尺計量、取樣化驗,為了壓縮時間,可以在一批次車裝好后立即安排檢尺計量、取樣化驗。對于車輛裝車完畢后的裝載加固檢查,以前是在得到鐵路車站出廠計劃后外勤貨運員才去現場檢查,符合安全行車標準后,方能掛運出廠。為了保證及時掛運出廠,在每列車裝完后進行裝載加固檢查并做好記錄和交接,待接到鐵路出廠計劃時,可以立即安排掛運出廠,消除等待時間。
優化后的鐵路作業流程為:1)輕罐掛運進廠對位到洗槽棧臺;2)清洗車輛同時進行車輛檢查,記錄符合裝車標準的車輛;3)車輛對位到裝車棧臺;4)抄車號,裝車;5)一批次車裝好后,檢尺計量、取樣化驗;6)封裝車輛;7)車輛裝好后進行裝載加固檢查;8)車輛掛運出廠。據估算,作業流程優化后,每列車在廠內的停留時間可以縮短2 h,從而降低貨車使用費。
根據專用鐵路現場設備設施、線路布局情況,可以確定各流程的作業時間標準為:1)輕罐掛運進廠對位到洗槽棧臺,用時1.5 h;2)清洗車輛同時進行車輛檢查,記錄符合裝車標準的車輛,用時3 h;3)車輛對位到裝車棧臺,用時1 h;4)抄車號,裝車,用時8 h;5)一批次車裝好后,檢尺計量、取樣化驗,用時4 h。6)封裝車輛,用時1 h;7)車輛裝好后進行裝載加固檢查,用時1 h;8)車輛掛運出廠,用時1.5 h。理論上,在不考慮鐵路作業沖突、惡劣天氣、設備設施出現故障等客觀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一列輕罐從空車進廠到裝完重車出廠,總計需要21 h。
各流程作業時間標準制定后,要嚴格執行。調度崗設專人對每班作業情況按照流程進行寫實、統計。生產技術部門對于每班的寫實統計情況進行分析,低于時間標準完成任務的給予獎勵,超過時間標準的要進行詳細分析,發現人為耽誤的現象要進行批評、警示。將考核結果與職工個人的績效收入掛鉤。
鐵路調度監督系統是現代行車指揮的重要信息化設備,可以幫助調度員實時掌握車列的實際運行情況和現場設備的實際狀態,為調度員指揮行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信息。該系統完成了整個鐵路站場、線路、車輛的信息管理以及實時顯示,包括大屏幕顯示系統、站場數據采集、站場狀態顯示和作業信息顯示等。
調度監督系統改造后,鐵路運輸組織實現了行車調度指揮聽得見、看得到,及時掌握鐵路運輸現場情況,提高調度指揮決策的準確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系統功能擴展來看,還可實現數據處理、報表統計、自動編排作業通知單,實現列車編組、解體工作的現代化。要求各級鐵路調度要熟練使用調度監督系統,利用調度監督系統作業量的統計功能,統計各班次的作業完成數量,實行計件,實現“多勞多得”。利用調度監督系統,加強對作業計劃下達的正確性和安全性進行統計分析,提高作業組織的安全保障和運行效率。
人員素質包括技能素質、身體素質、道德素質、安全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棧臺裝車人員大多數為合同工,文化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技術不夠熟練,拖拉作風嚴重。在裝車的過程中,經常造成超量或者少量裝車,需要二次操作再補救,影響車輛及時出廠,延長了車輛停留時間。所以,必須對裝卸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操作技能,從而進一步提高裝車作業的效率和質量。
按照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則》規定,成品油鐵路罐車裝車要留有罐車體積的5%~17%的膨脹空間,在滿足鐵路安全要求的情況下,要求棧臺裝車人員認真裝車,采取技術措施將膨脹空間留到最小,從而增加單車裝載量。這樣既能為企業降低單噸運費,又能提高整列車總的運輸量。
提前掌握油品庫存詳細情況,根據庫存情況向國家鐵路部門申請車輛和運輸計劃,以免車輛到達后,造成車等油現象。
企業調度加強與鐵路車站調度聯系溝通,及時了解車輛預到達時間,以便提前組織機車,及時掛運進廠。
A石化公司專用鐵路油品作業區設施擴能改造后,經簡單測算,成品油鐵路出廠能力可以由目前的240萬t/a提高到312萬ta,為A石化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
由于A石化公司專用鐵路油品作業區裝車能力、洗車能力、解體編組能力低,車輛周轉效率低,每年均支付貨車使用費1 400萬元左右。運輸能力提升后,可以進一步壓縮車輛停留時間,降低單車貨車費使用成本,預計每年可節約貨車使用費75萬元。同時也將為爭取承認計劃和車輛提供便利條件,降低鐵路運輸管理部門與鐵路集團公司的協調難度。
通過對A石化公司專用鐵路成品油出廠能力進行分析,提出了設備改造建議和優化鐵路運輸組織的對策。這些建議和對策,將有助于消除鐵路成品油出廠能力不足的瓶頸,更好地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