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早保 蔣志忠 鄧偉明 陳衛平 薛飛華
文章編號:1006-3188(2023)05-047-02
摘要:為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特種水產苗種(觀賞魚為主)的產銷基地,通過深入調研,結合鷹潭本市的漁業自然經濟條件,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特色水產苗種生產、銷售的合理化意見建議,以提升鷹潭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特色水產苗種;產銷基地;鷹潭市
中圖分類號:S96??? 文獻標識碼:A
婀娜多姿的觀賞魚被譽為“一幅游動的風景畫”、“水中的活寶石”;室內有“養魚一缸、勝服參湯”之說;讓人流連忘返的錦鯉花園,山水美景、游魚戲石,盡情享受回歸自然的妙趣。觀賞魚能夠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舒緩緊張工作帶來的壓力,怡心養性,其樂無窮。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逐漸增加,人民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之對我國傳統觀賞魚金魚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的重新重視,觀賞魚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熱愛生活的人們,我國觀賞魚行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我國漁業和休閑漁業發展中的一抹亮色[1]。不僅我國本土金魚在市場上逐步普及,由國外引進的錦鯉、國外品系精品金魚以及品種繁多的熱帶觀賞魚、以及近年來興起的海水珊瑚礁觀賞魚等,形成了觀賞魚產業異彩紛呈的品種多樣性。我國觀賞魚養殖業經歷快速發展的同時,品種開發、配套器材設備、周邊動保產品、飼料工藝體系等也逐漸趨于完善,并形成了一定規模。
1 國內及鷹潭市觀賞魚產業發展概況
《中國休閑漁業發展監測報告》(2018—2021)顯示我國休閑漁業幾乎每年以超過10%的增長速率迅速發展,觀賞魚行業是休閑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休閑漁業中占比約10%,這一數據在近幾年不斷提高,2022年占比達13%,產值突破百億元(不包含觀賞魚相關藥品及水族設施的產值)[2],可見觀賞魚產業在帶動休閑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較大潛力。
觀賞魚分為淡水觀賞魚和海水觀賞魚,根據水溫和養殖習慣,又可將淡水觀賞魚分為金魚、錦鯉、熱帶魚等。過去受經濟條件和養殖技術等限制,飼養種類多集中在金魚、錦鯉、孔雀魚幾種常見觀賞魚上,對于其他觀賞魚喜好程度不高。如今觀賞魚種類逐漸多樣,鳑鲏、紅綠燈魚、寶石魚、胭脂魚等在市場開始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并作為大宗觀賞魚為消費者喜愛。目前已知的國內飼養的淡水觀賞魚1000余種,還在不斷增加。此外,高檔觀賞魚,例如龍魚、七彩神仙、血鸚鵡、蝴蝶鯉(雜交種)等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我國觀賞魚以東南沿海及京津冀為主產業區。統計顯示,2021年全國觀賞魚養殖產量前三的是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養殖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1%。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都已形成區域性觀賞魚養殖生產集散中心,北京、上海是國內觀賞魚最大出口口岸,廣東、福建等沿海
地區觀賞魚養殖技術發達,精品率高,效益好,擁有大批觀賞魚養殖知名企業和代表,引領國內觀賞魚養殖發展[3]。由于城市規劃和環境治理等要求,天津地區的觀賞魚養殖規模自2014年開始不斷縮小,同時北方觀賞魚產業的重心向河南、吉林、山東等地偏移,特別是河南省錦鯉、金魚養殖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河南鄭州、南陽鎮平等地已經成為可以影響全國市場的金魚、錦鯉重要產地。
鷹潭市觀賞魚的發展起步于1985年,月湖區童家魚種場在全市率先飼養金魚,當時年產量約5萬尾,2010年后,有零星幾個企業開展錦鯉、斗魚飼養,沒有形成規模,居民所需的觀賞魚絕大多數還需從外地調入。2016年后,余江宏鑫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開始布局電商運營,起初以銷售泥鰍為主,2018年后,開始增加紅泥鰍、草金、錦鯉等觀賞品類,從此我市特色水產苗種線上銷售步入快車道。目前已在京東、淘寶、拼多多、抖音等平臺開設了10余家網店,銷售品種由最開始的泥鰍單一品種發展到現在涵蓋大宗淡水養殖魚苗、觀賞魚、餌料魚在內的30余個品種,公司旗下網店每天接單6000余份,線上年銷售額4000余萬元,旗下多家網店單品在行業銷量全網第一。
2 鷹潭特種水產苗種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水產苗種生產呈萎縮態勢,自繁自給率低
鷹潭市現有各類水產苗種繁育基地27家,有省級水產良種場6家,年可產各類水產苗種繁殖能力近10億尾,實際生產量不足2億尾,每年還需從外地調入苗種近10億尾,自繁自給率較低。宏鑫公司目前線上銷售的赤眼鱒、草金、錦鯉等絕大多數苗種均是從外地調入,由此一方面影響到苗種的成活率,另一方面,增加了運營成本,降低了市場競爭力。從長遠看,苗種源頭在別人手里,不利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2 技術服務、技術培訓不到位
全市在職的水產技術人員十余人,鄉鎮、水產技術人員更為缺乏,水產技術人推廣體系不健全。很多水產養殖戶沒有得到較為系統的培訓,養殖技術水平仍然較低。對一些熱銷的特色水產苗種的技術攻關不到位,良種選育投入不足,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急需提高技術力量支撐。
2.3 針對性的產業扶持政策還不夠健全
全市農產品電商銷售起步晚,相關的支持政策還不夠健全。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急需加大電商上下游產業鏈各環節的扶持力度,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助推企業迅速搶占市場份額。
3 建議和措施
3.1 做好資源整合
一是利用我市現有的水產苗種繁育基地,以余江區為重點,整合利用鷹潭市仙塘水產開發有限公司、余江縣富邦漁業魚苗有限公司、余江縣龍澤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貴溪市金峰漁業有限公司等基地的繁殖設施、養殖水面進行特色水產苗種的繁育及原生魚的開發利用。二是以余江區為重點,盤活閑置下沉車間(工廠)、廢棄豬場、小學、宅改閑置房物(土地),開展工廠化圈桶育苗,不斷提高適銷苗種的自繁自給率。
3.2 強化技術人才支撐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力度。加大產學研相結合,充分發揮研究所、高校的科技研發力量,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立足本地原生魚資源,充分利用基因工程、遺傳育種等生物手段開發優良新品種,不斷提純復壯性能穩定、市場前景好的優良品種,提高觀賞魚品質。二是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挖掘并培養好源于生產一線的“土專家”、“塘秀才”,做好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推廣可復制的成功養殖模式和管理經驗。加大人才培訓力度。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舉辦培訓、召開觀摩會等多形式提高從業人員科學養殖技術水平,為行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3.3 強化政策扶持力度
以注重創新、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為原則,出臺針對觀賞魚產業的扶持政策。一是在養殖規模較大、技術先進全面、示范帶動能力強、交通便利的觀賞魚養殖場周邊規劃建設觀賞魚產業園區。在企業用地、企業融資、產業配套設施建設,觀賞魚賽事活動交流等方面給與扶持,引導全市觀賞魚企業聚集發展。二是對其他成規模的觀賞魚養殖企業、合作社和養殖大戶在改造基礎設施,更新優質品種、提高養殖技術水平方面給予項目扶持。三是實施龍頭帶動戰略,采取扶持、培育、引進等辦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催生一批起點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觀賞魚養殖基地,實行“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發揮龍頭企業的強大推介、示范帶動作用,讓“一枝獨秀”發展為“百花齊放”。可對有市場銷路的龍頭企業在物流運輸、運營推廣等方面給與定向支持。
參考文獻
[1]趙黎明,李旭東,付勇浩,等.河南省觀賞魚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探討[J].河南水產.2023,(02):1-3.
[2]許正泓,邱麗璽,屈重慶等.淺析我國觀賞魚產業發展及魚種變化(上)[J].科學養魚.2022,(10):77-78
[3]朱文錦,李泓.河南省觀賞魚產業發展調查與思考[J].河南水產.2023,(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