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衛?張佳銳?常遠紅
摘 要:公示語英譯是對外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對理解和傳播紅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安康部分紅色景區實地調研發現,安康紅色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基于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針對當前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存在的問題,提出紅色景區公示語英譯策略,以提升紅色景區公示語英譯質量,促進紅色文化對外傳播。
關鍵詞: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紅色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
作者簡介:胡衛衛(1977-),女,陜西安康人,安康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跨文化交際、教師教育;張佳銳(2002-),女,陜西西安人,安康學院外語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師范英語;常遠紅(1972-),女,陜西安康人,安康學院外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功能對等翻譯理論
20 世紀 70 年代,為使源語和目的語之間的轉換有一個標準,減少差異,著名語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 (Eugene Albert Nida,) 提出了“formal equivalence” (形式對等) 和“dynastic equivalence” (動態對等) 兩個概念,后來為了易于理解,就用 functional equivalence (功能對等) 來代替 dynastic equivalence。功能對等理論,即不按照文字表面死板對應地翻譯,而是在語言功能層面達到對等。奈達有關翻譯的定義指明了翻譯不僅是詞匯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上的對等,翻譯傳達的信息既有表層詞匯信息,也有深層的文化信息,以準確再現源語的文化內涵,主要包括詞匯對等、句法對等、篇章對等、文體對等四個方面。
二、安康紅色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現狀分析
安康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但是由于地域限制,紅色景區的開發力度也相對受限,景區內公示語的英譯也不規范。通過赴旬陽紅軍紀念館和紫陽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機關遺址實地調研、對景區游客與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和面對面訪談等方法,課題組收集了大量的景區公示語圖文和英譯資料。通過整理分析發現,安康地方紅色景區公示語英譯存在以下三類問題:
(一)語言層面的錯誤
1.標點和拼寫錯誤。通過對數據庫分類發現,標點和拼寫錯誤約占紅色景區公示語英譯問題總數的13%。其中,拼寫錯誤包括漏寫字母、大小寫混亂、相似字母混淆、字母順序顛倒等。此外,部分英譯出現標點符號不規范使用現象;句子開頭單詞的首字母沒有大寫等情況。例如,“In Weapons Hall mainly displays. The weapons used by the soldiers in the battles in Xunyang”,譯者在“display”后加了句號,“Xunyang”中字母也存在大小寫錯誤。“生活館”誤拼為“Lite Hall”;“兵器館”誤拼為“Weapons Hal”。
2.漢語拼音代替英譯。語料整理數據顯示,約有24%的景區公示語存在用漢語拼音代替英譯的情況。大部分景區使用漢語拼音展示只是出于排版美觀,而忽視了公示語的真正作用,不利于外國游客理解。由于紫陽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機關遺址仍處于待開發狀態,景區內的公示語英譯多呈現為漢語拼音代替英譯。例如“芭蕉口事件”標為“BA JIAO KOU SHI JIAN”,“抗日宣傳”標為“KANG RI XUAN CHUAN”。
3.語法問題。約有17%的景區公示語存在語法錯誤,主要表現在句法、時態、詞性、單復數等方面。例如“請保持清潔”翻譯為“Please maintain cleanly”,其中“cleanly”為副詞,而公示語中所強調的“清潔”一詞是修飾所處環境,因此“清潔”應用形容詞。此外,該地將“心愿亭”翻譯為“Wish Pavilion”,是把“wish”看作一個名詞,而更加規范的表達應為“Wishing Pavilion”。
(二)語用層面的錯誤
語料分析顯示,約有19%的景區公示語存在語用問題。文化因素也是公示語翻譯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如何在準確傳達具有文化特色的信息的同時兼顧目的語的文化系統。目前許多景區的公示語翻譯都沒有考慮跨文化因素,這往往會給外國游客帶來誤解,無法真正理解中國文化,感悟文化內涵。例如在旬陽紅軍紀念館內,譯者將“艱苦奮斗”翻譯為“Hard Struggle”,外國游客很可能就理解成了“困難的斗爭”“猛烈的斗爭”等,從而使“艱苦奮斗”的內涵傳遞不準確。“碧血丹心”,翻譯為“Righteous blood and loyal heart”,很明顯,對于“碧血”的英譯并未考慮到目標語的文化系統,如果譯為“Loyal-hearted”會更恰當。
(三)公示語英譯的缺失
經實地調查,約有24%的公示語并無英文翻譯。公示語不僅是一種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和強制的圖文信息,更是傳播中國文化的一個橋梁。公示語英譯的缺失會對外國友人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礙,尤其對于紅色旅游景點這種文化元素強且較為獨特的景區,公示語英譯的缺失也會影響國外游客對于我國紅色文化的深入理解。比如“中共安康地區組織發展圖”“紅軍墓”“中共安康地委遺址”等公示語的缺失以及相關故事也沒有對應的英語翻譯,這些都阻礙了國外游客對于紅色文化和革命故事的理解,不利于我國優秀紅色文化的對外傳播。
三、功能對等翻譯理論視角下安康紅色旅游景點公示語英譯策略
(一)直譯
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翻譯方法既能夠忠實于原文內容,又可以保留原文形式,但直譯不等于“死譯”,譯文必須有可讀性,符合目的語語言規范和文化規約,不會引起外國游客誤解和文化沖突。直譯,某種情況下也叫回譯,直接把漢語中的旅游公示語回譯到英語中,實現“形式對等”和“功能對等”。這種翻譯方法在公示語英譯中非常普遍,應用頻率也很高。
例1:“紅軍河”
在旬陽紅軍紀念館中,譯者將“紅軍河”譯為“Red Army River”。這種英譯方式屬于逐字翻譯,體現了功能翻譯理論中“形式與功能均對等”的原則,具有普適性。部分專有名詞的譯法在國際社會已達成共識,因此對于外國游客而言,將“紅軍”譯為“Red Army”并不存在任何理解障礙。針對這種情況,采取直譯的方式既傳達了源語語義,即一條以“紅軍”命名的河流,又體現了原文文化特色,即百姓對紅軍戰士的敬愛之情,最大限度地再現了源語文化,有利于外國游客對于安康紅色文化的理解。
例2:“武器館”
在旬陽紅軍紀念館中,“武器館”的譯文出現拼寫錯誤,隨后被完善為“Weapons Hall”。該公示語在漢語中意為館藏兵器的專題館。因此,在英譯過程中,形式與功能之間無任何障礙,因此可以直接進行詞對詞英譯,即通過使用名詞修飾名詞,表示其功能。
(二)意譯
意譯(Free translation)是指根據原文大意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但是意譯也不等同于“亂譯”,譯者可以按照譯入語規范和文化習俗改變原文的句子結構和表達方式,傳達原文意義,使譯文脫離原文形式上的束縛。該方法通常在翻譯句子、詞組或更大的意群時使用較多,主要在源語與譯語體現巨大文化差異的情況下應用。從跨文化語言交際和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意譯強調的是譯語文化體系和源語文化體系的相對獨立性。
例3:“紅色遺址”
在紫陽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機關遺址中,譯者將“紅色遺址”的翻譯用漢語拼音代替。基于功能翻譯理論中的第二個原則,即“無法兼顧意義和文化時,譯文形式要讓位于內容”,可以將其譯為“Revolutionary Site for The Red Army”。“紅色遺址”對于國內游客而言很容易理解,但是對于外國游客,他們容易誤解成為“紅色的遺址”,從而引起歧義。此外,對于我們而言,紅色象征幸運與革命,而在西方文化中,紅色含貶義,象征著殘暴。漢語中“紅色遺址”的含義為“紅色革命戰爭留下的舊址”,因此在翻譯時,需要將“紅色革命”這個內涵補充進去,從而突出譯文內容的完整性,避免引起誤解。
例4:“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這個公示語具有很強的文化獨特性。從字面意思解讀,可以理解為“一點星火便可以延燒大片原野”。毛澤東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新生事物開始時力量雖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翻譯時想要兼顧形式與內容顯然行不通。依據功能翻譯理論中的第二個原則,譯文過程中形式需讓位于內容。因此可以將其譯為“Revolutionary Thoughts Spread Like Prairie Fire”來表達文本的深層含義,促進外國友人對紅色文化的理解。
例5:“人物春秋”
在紫陽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機關遺址中,對于“人物春秋”的英譯是以漢語拼音代替,而通過意譯將其補譯為“Biography of the revolutionary poineers”。“春秋”意為故事和歷史,并非指春秋兩季。如果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譯為“Peopl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顯然說不通,也無法使外國游客真正理解其含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拋棄形式上的對等而力求其實際意思的傳達,即革命時期英雄人物和烈士的事跡,類似于人物傳記。通過意譯的方式,雖然在形式上與原文不對等,但是卻避免了由于文化差異而引起的歧義,這也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
(三)借用
借用指用目的語中相似的語言成分來取代源語中的成分。在翻譯當中,譯者可以借用英語中使用場合和語境與原文表達相似的語言表達,以求最直接地傳遞文本信息。從功能對等翻譯理論視角下來看,這種方式也是在努力維持“形式和內容的對等”,只是對選詞更為關注。通過使用目的語讀者熟悉的詞匯能夠促進外國游客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要傳遞的信息。
例6:“注意防火”
在旬陽紅軍紀念館中,譯者將“注意防火”譯為“Pay Attention to Fire”。但在英語表達當中,用于傳遞警示類信息多用“Caution”或“Danger”。因此可以運用借用的方法,將“注意防火”譯為“Caution to Fire”。對比兩種譯文可以發現,“Caution”或“Danger”表達的警示語氣更強、更嚴肅,這也有利于外國游客提高警惕。這種借用方式在景區公示語中很常見,也具有普適性。
規范安康紅色景區公示語英譯也是一種外宣行為。基于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本文從直譯、意譯和借用三種翻譯策略對安康部分紅色景區公示語英譯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努力尋找最適合外國游客理解的英譯方式,推動安康紅色文化的對外傳播,擴大安康紅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四、結語
紅色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目前存在問題較多,嚴重影響了紅色文化的傳播以及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基于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采用直譯、意譯和借用翻譯策略,規范公示語翻譯,能夠有效提升安康紅色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的數量和質量,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于紅色文化的理解,促進紅色文化的對外傳播。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新時期民族文化自信背景下的陜南紅色文化英譯研究”(課題批準號:SGH20Y1346)、2022年度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項目“陜南地區紅色文化對外傳播研究”(課題編號:2022HZ083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薔.城市國際化形象建設背景下的公示語英譯[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73-79.
[2]李伶俐.當前漢語公示語英譯問題的再分類[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68-70.
[3]李曉旭.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麗江景區公示語翻譯問題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7(8):99-103.
[4]謝新賢.功能對等翻譯理論下的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探析[J].福建茶葉,2019(7):108-109.
[5]楊凱旋,龐娜.關聯理論視角下紅色景區公示語研究:以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為例[J].海外英語,2019(24):68-69.
[6]紀露露,邵希卓,于本鳳.紐馬克文本理論視角下的紅色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研究:以遼寧省為例[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