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對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在無形中促進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高中也是學生英語學習路上的重要轉折點,要求教師的教學規劃需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為主要依據。讀后續寫環節的設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學習語言的機會,更為他們的語言模仿創造了機會,加深了他們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因此讀后續寫在語言輸入與輸出過程中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基于此,高中英語教師在讀后續寫的教學中,應注重小說閱讀的重要性,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閱讀與寫作,激發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有效培養讀后續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說閱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肖秀占,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新高考改革后,對學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讀后續寫就是新高考下衍生出來的新題型,不同于傳統書面表達的題型。傳統的書面表達題型更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讀后續寫題型則更側重于考查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如閱讀、寫作、讀寫過渡期間所形成的高階思維、細節描寫等必要能力都是其考查范圍。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對整篇文章的閱讀,對其核心內容有所掌握之后,再對故事進行續寫的行為,即是讀后續寫。只有讓學生對原文本有了真正的理解,才能讓他們的讀后續寫內容與原文主題更加契合,準確性也會更高。
為了保證學生續寫內容與原文的整體結構一致,在具體的續寫過程中,對于語法及句式的應用必須要引起重視。這就要求學生的詞匯量與基礎知識必須要足夠豐富。同時,讀后續寫教學的開展,對于學生詞匯量的積累也有很大幫助,且經過長期的讀后續寫練習,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英語學習興趣愈加濃厚的同時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有利于增強語言表達的流利性
英語讀后續寫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語言協調能力,能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了解該文章的寫作特點,再通過模仿等形式,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并能在寫作中運用到相似的方式。讀后續寫建立在讀與寫的基礎之上,有利于發展的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使其在以后的英語寫作中,所運用的語言更加地流暢、通順。在續寫開始之前,學生需要對文章大意有初步了解,通過閱讀了解語言的風格與整體結構之后,才能真正對后續的故事內容進行續寫。這種創作必須要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才會充滿創新性。因此,培養學生的讀后續寫能力,需要先對其閱讀和寫作能力進行重點培養。
在讀后續寫的過程中,語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閱讀時所感受到的語境也會對學生的語言表達產生影響,且學生通過多次讀后續寫有效訓練后,不僅能提高英語綜合能力,整體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有效強化。
(三)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練習,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也能得到有效發展。且學生只有深刻掌握整體的文章結構及相關故事情節之后,才能更好地發揮想象,確保續寫內容與原文風格相一致,并符合邏輯。因此,讀后續寫不僅能激活學生思維,讓他們的英語學習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充滿彈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基于小說閱讀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雖然學生能夠認真閱讀小說的內容,但卻很少就相應的讀后續寫的載體進行深入探討,更未詳細探討過與讀后續寫知識框架的結合。在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中,如果沒有結合深層次問題進行規劃與研究,很容易導致學生不能全面掌握小說內容,不能很好地進行深度探究,找不到良好的整合方向,最終會對學生認知和理解讀后續寫造成影響,對其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其次,雖然學生需要通過探討與寫作才能真正展開讀后續寫,但這依然與文章鑒賞活動密切聯系。學生通過賞析小說,不僅能積累寫作素材,對于自己讀后續寫的具體方向也更加明確。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師在小說閱讀教學中,忽視對學生閱讀小說欲望的激發,更忽視了小說賞析模塊的搭建,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中一些語言描寫的技巧,對其語言魅力也無法深刻體會,從而直接影響他們的續寫質量,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最后,教師在開展讀后續寫教學中,并不注重學生讀后續寫學習形式是否豐富,這會影響到他們對知識的感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發展更不會被列為重要目標范疇。長期如此,單一枯燥的讀后續寫活動會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造成嚴重影響,影響對其中相應技巧與關鍵點的準確把握,影響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發展。
三、基于小說閱讀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選擇適合的閱讀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日常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興趣,精心篩選適合學生閱讀的富有趣味的小說素材,增強他們在讀后續寫過程中的成就感,體會讀后續寫的樂趣,繼而激發他們對讀后續寫的興趣。
以單詞“faith(相信;信任)”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可以結合優秀短篇小說Trust進行課堂教學。該小說講述了在公路上行駛時能不能闖紅燈是主人公一直在糾結的問題,一直到見到朋友后,他還在思考為什么不能在行駛過程中闖紅燈這一問題。最后,在不斷地思考與矛盾探究中,作者做出了總結“I can't run a red light. I should be like most people, good at self-restraint, do not go against the social norms of bad things, not just because of legal constraints(我不能闖紅燈。我應該像大多數人一樣,善于自我約束,不做違背社會準則的壞事,不僅僅是因為法律的約束)。”而作者也在小說結尾用“I was proud of myself for waiting for the red light that night(我為自己那天晚上等紅燈而感到驕傲。)”一句話表達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當學生閱讀完該小說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對故事的結尾進行續寫,也可以鼓勵他們選擇其中的留白部分進行續寫,讓小說內容從整體上更顯飽滿,使其結局也更加趨近于完美。與此同時,還要要求學生有感情地閱讀小說,并將自身情感融入續寫當中,將自己對“Trust”的理解和想法大膽表達出來,以此為他們提供充足的自我表達空間,從而激發他們的續寫欲望。
(二)做好學習目標的預設,拓展學生的詞匯量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為了給學生的讀后續寫訓練創設更好的契機,教師除了可以對教材語篇進行創造性地應用,引入課外文章之外,還可以優化讀后續寫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積極儲備關于讀后續寫的知識經驗與能力,為后續的考試以及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備課時確定讀后續寫的語篇材料后,還需要深入剖析語篇內容,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預設,在此基礎上進行備課,有助于學生課堂上展開續寫探究。以小說The old Man and the Sea為例,教師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研究,對語篇的內容及語言的分析要透徹,提前確定好課堂教學目標,并積極做好相關的準備。The old Man and the Sea講述了老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海上搏斗的故事,學生需要以此為中心進行語篇解讀,通過深入了解故事內容,對其故事情節及線索進行深入剖析,并進行合理地構想,確保續寫表達語言的準確性。因此,教師在本課的讀后續寫教學中,對于教學目標的預設應包含“內容”和“語言”兩個維度,并積極做好相應的備課工作,確保能幫助學生順利達成預設目標。
例如,教師可以搜集有關于語篇故事的圖片或動畫視頻,并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旨在幫助學生達成預設目標,使其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視頻,加深對故事內容的感知,從而對語篇故事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結合預設目標做好相應的準備,如有學生在描寫老漁夫和大馬林魚在海上時的情形時,難免就會涉及一些描寫心理、動作等細節化的語句,這就需要教師提前整理好相關的知識內容,有效拓展學生的詞匯知識,輔助他們在續寫時快速進行語言的組建。如“threw... with annoyance(煩惱地扔掉)”“The waves were crashing and the winds were howling(海浪拍打,狂風怒吼)”等都是在描寫老漁夫的細節狀態,渲染其在海上時所處的環境,這些知識都需要教師積極地整理,并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最后,學生借助教師提供的課件,對語篇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并結合教師所展示出來的知識,實現對自身詞匯量的有效拓展,從而保證續寫中的語言組織正確且豐富,促進續寫質量的提升。
(三)組織角色扮演活動,提高學生的續寫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可以在小說閱讀的基礎上,為學生的讀后續寫提供語言探討的機會。學生根據小說中的故事情節進行相應的表演,會使其在與表演情境相結合的基礎上,增強自身的角色代入感。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實際續寫要求,嘗試發展能展現自己個性的寫作風格,也可以充分展現故事的新穎與獨特之處。另外,續寫的故事內容必須要保證合理性。因此,通過讓學生參與角色扮演活動,他們的讀后續寫也會有更強的保證與支撐。
以小說After Twenty Years閱讀學習為例,該小說的話題切入點為“友誼”,關于友誼的美好以及對好朋友的理解的話題,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共鳴。本篇文章主要講述了“Twenty years ago, the man and Jimmy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The man went to the American West. Jimmy stayed in New York. Twenty years later,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me place, the man arrived on time to wait for Jimmy.(二十年前,他和吉米各奔前程,分道揚鑣,他去了美國西部,吉米留在了紐約,二人相約二十年后再相見。二十年后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他準時到達等待吉米。)”。如此,“Is Jimmy Gonna make it(吉米會不會趕來赴約)?”就成了學生進行讀后續寫的主要內容。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會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梳理續寫思路的同時,一起預測故事的結尾。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結合故事人物的性格,組織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從角色表演中獲取關鍵信息。如從動作、心理活動及對話等方面著手對人物特點進行描寫,根據文章大意做出合理的預測,讓學生在活動中對小說原文的敘事風格有更好的把握,并在保證續寫合理性的同時,與小說結尾緊密相聯。在以該小說作為讀寫的重要載體的基礎上,學生在推斷兩人闊別20年之后面對約定所展現的態度時,應以文章的具體描述、情感體驗及角色扮演為依據,有利于加深他們對于友誼的認知。因此,這種閱讀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良好情感體驗的獲得。
總之,以小說閱讀為根基,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讀后續寫鍛煉機會。學生在反復的錘煉中,也會接觸到更加豐富的讀后續寫內容,將讀與寫完美關聯在一起,使其在閱讀中能夠結合多樣化的信息,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在續寫中對故事展開創造性的編寫,再結合小說內容,與問題探討及合作研究等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在掌握續寫技巧的同時,實現讀后續寫能力的提升,獲得更好的讀后續寫的教學效果。且在小說閱讀的基礎上開展讀后續寫教學,無疑是為高中英語課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師生之間都擁有著堅定的信念,認真完成小說閱讀,確保讀后續寫任務能夠得到順利、有序地落實。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協同創新”專項課題“基于小說閱讀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立項編號:Fjxczx22-01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袁莉莉.基于小說閱讀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2(29):34-36.
[2]徐金蕾.基于小說閱讀的多輪續寫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2022(10):43-45.
[3]顏奇.基于原版小說Charlotte's Web閱讀促寫的方法研究[J].基礎外語教育,2021(3):40-46,109-110.
[4]徐菲.基于經典短篇小說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設計探究:以Miss Bee and Me為例[J].英語教師,2021(4):19-22,29.
[5]辛少芳.英語原版短篇小說讀后續寫選修課的實踐與探索:以The Gift of Magi為例[J].英語教師,2017(20):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