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2023-12-25 03:12:18邵明珍
文學與文化 2023年3期

內容提要:《竹里館》一詩中,王維以“彈琴”“長嘯”于“幽篁里”的阮籍自況,其中“獨坐”“幽篁”“彈琴”“長嘯”以及“月下”“不寐”等意象,源于對《詩經》《楚辭》以及漢魏六朝相關詩歌意象之傳承,蘊含的是王維對現實政治之憂思,其中不無孤獨與憂憤,而非“隱士”“高人”之悠閑自在。以往對《竹里館》一詩的“誤讀”,不僅僅嚴重誤解了王維,而且也嚴重割裂了相應的文化歷史傳統。

關鍵詞:王維 《竹里館》 彈琴 長嘯 孤獨 憂憤

王維的《竹里館》①一詩,屬于“輞川之什”,歷來對此詩的解讀多有誤解與偏見。筆者曾于二十年前發表《王維〈竹里館〉新解》一文,認為:“此詩所表現的并不是隱居者悠然自得的閑適生活,恰恰相反,王維以‘彈琴‘長嘯于竹林的阮籍作自我比況,其中道出的是詩人一種潛隱在心底的孤獨與痛苦,是其始終無法消釋的沉郁和幽憤的心情。”②隨著對王維研究的深入,筆者感覺在原先論證的基礎上,有必要對《竹里館》一詩在詩歌意象方面再做必要的溯源與論證,以進一步糾正歷來對王維及其作品的“誤讀”以及嚴重的“污名化”。《竹里館》以“彈琴”“長嘯”于“幽篁里”的阮籍自況,對此,學界應該已經沒有異議,而“幽篁”“彈琴”“長嘯”以及暗含的“不寐”等意象,則源于更早的《楚辭》與《詩經》,為漢魏六朝以及后世的詩人所反復沿用,蘊含其中的情感基調多為孤獨、悲傷與深憂。

《竹里館》開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一句涉及多個意象。

先看“幽篁”與“彈琴”,這無疑與“竹林七賢”中的阮籍有密切關系,而從其內涵來看,則還有淵源。“幽篁”等意象,從《楚辭》《詩經》到漢魏六朝文學,一脈相承,大包含了孤獨、憂傷、悲哀等情感色彩。

“幽篁”一詞源于屈原的作品:

若有人兮山之阿……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①

對此詩,朱熹有明確分析:“此篇文義最為明白……其托意君臣之間者而言之,則言其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潔也。……處幽篁而不見天,路險艱又晝晦者,言見棄遠而遭障蔽也。……至于思公子而徒離憂,則窮極愁怨,而終不能忘君臣之義也。”②屈原被流放,獨處幽篁,窮極愁怨。“表獨立兮山之上”,也與王維“獨坐”之意相通。屈原另有《九章·涉江》,其中“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③,與此同意。

“幽篁”一詞,后世詩人多有沿用,如鮑照:“幽篁愁暮見,思鳥傷夕聞。以此藉沉痾,棲跡別人群。”④“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澗陰。朔風傷我肌,號鳥驚思心。”⑤所抒寫的也是仕途失意之孤獨憂傷。

“獨坐幽篁里”之“獨坐”,也與阮籍有關聯:“獨坐空堂上,誰可與親者。”⑥“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黃鵠呼子安,千秋未可期。獨坐山巖中,惻愴懷所思。”⑦傳達給讀者的乃是作者強烈的“孤獨”之情。

王維《竹里館》中詩人月下彈琴的意象,受阮籍《詠懷詩·其一》的直接影響:“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野外,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⑧王維“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⑨與“舊簡拂塵看,鳴琴侯月彈”⑩,一再沿用月下彈琴之意象。

在阮籍之前,曹丕的《燕歌行》就已經有月下懷人彈琴之抒寫:“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詩歌抒發的乃是思婦強烈的思念與憂傷。

在中國古代文化史、藝術史上,琴享有獨特的地位。琴至漢代,乃是宣泄情感之“悲具”,抒發的是幽怨、孤獨、恨無知音等悲哀憂傷之情感。有學者認為“琴以宣悲”,《淮南子·齊俗訓》直接講“故弦,悲之具也”,漢代士人之悲多涉及個人的懷才不遇及政治抱負難以伸張的落寞惆悵。琴這種私人化樂器無疑成為當時士人抒解內心相關郁悶的最佳伴侶。當時琴曲中的《龜山操》《拘幽操》《霍將軍歌》等,幾乎無一不涉及哀傷、幽怨、悲憤、苦痛的情感。有漢一代,楚地與中原的藝術融合,共同使琴成為時代性的“悲具”,它們共同對時代性的悲情起了渲染、宣導和宣泄作用。①

漢以后士人在琴聲里所寄托的也多是“幽怨”之情,彈琴之目的乃是“消憂”“舒憂”。曹丕《燕歌行》是如此,后世不少詩人之彈琴,也是此一情感基調。如,嵇康《琴賦》言,(琴)“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于音聲也”②。陶淵明說:“樂琴書以消憂。”③謝靈運云:“安排徒空言,幽獨賴鳴琴。”④謝朓感嘆:“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繐帷。寂寂深松晚,寧知琴瑟悲。”⑤鮑照有詩:“煙曄越嶂深,箭迅楚江急。空抱琴中悲,徒望近關泣。”⑥唐彥謙也有:“松拂疏窗竹映闌,素琴幽怨不成彈。”⑦這些傳達的無不是悲、憂之情。

白居易更是慨嘆自己之“薄命”:“愛琴愛酒愛詩客,多賤多窮多苦辛。中散步兵終不貴,孟郊張籍過于貧。一之已嘆關于命,三者何堪并在身?只合飄零隨草木,誰教凌厲出風塵?榮名厚祿二千石,樂飲閑游三十春。何得無厭時咄咄?猶言薄命不如人。”⑧在朱熹那里,琴與酒一樣,也是為了消憂:“往者仲長子,高情世無儔。一朝謝塵躅,卜筑娛清幽。茆屋八九間,下有良田疇。后檐果垂實,前庭樹相樛。勝日賓友來,琴觴共舒憂。”⑨

后世文人還常借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之典故,以抒發知音難得之悲哀,如:“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⑩“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飗飗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隨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

另外,《孔子家語》:“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昔者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嬖,去邪欲,反其真者也。舜彈五弦之琴而天下治,堯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由此生發,出現了宓子賤鳴琴而治之佳話:“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后世不少詩人在詩歌里反復歌詠宓子賤鳴琴而治,希望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如李白詩:“季父擁鳴琴,德聲布云雷。”韋應物詩:“到此安甿俗,琴堂又晏然。”高適詩:“常愛宓子賤,鳴琴能自親。邑中靜無事,豈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寥無此人。”此類作品(包括前引王維的“舊簡拂塵看,鳴琴侯月彈”,題中有“琴臺”一詞,也用宓子賤之典),因琴樂可“解吾人之慍”,與懷有深憂、月下不寐而彈琴之意也不無內在的相通之處。

還值得辨析的是,過去也會把琴與隱士聯系在一起,在《后漢書·逸民列傳》等文獻中,有不少隱士“彈琴自娛”或“琴書自娛”的故事。自漢魏至六朝,受道家思想影響的士人還認為琴與隱士有一定聯系,如陶淵明無弦琴的故事,不無隱士之自在瀟灑的意味,但他又自言“樂琴書以消憂”,說明他平時不可能總那么瀟灑,他最大的痛苦乃是“白首無成”①,所以,即便真是隱士,也不一定能夠真正超然世外。

然中夜“不寐”,心有“隱憂”而“彈琴”者,與隱士之所謂“瀟灑”“悠閑”并無關聯。早在《詩經》里就已經有“不寐”的意象,《邶風·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憂心悄悄,慍于群小。……心之憂矣,如匪瀚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②注析者認為:“這是一位婦女自傷不得于夫,見侮于眾妾的詩,詩中表露了她無可告訴的委屈與憂傷。”③漢代詩歌延續了此一女子月下“不寐”的意象:“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帷。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④漢末建安詩人也常以此抒愁:徐幹的《情詩》寫思婦,阮瑀和曹丕的《雜詩》寫秋夜彷徨仰觀星月的場景以抒發客愁,曹睿《長歌行》《樂府詩》寫靜夜庭中徘徊,仰望星空,一直到阮籍《詠懷》的“夜中不能寐”“開秋兆涼氣”,雖然所思所愁不同,但都是沿襲漢詩中“明月皎夜光”“明月何皎皎”的場景表現。⑤

曹植由于在殘酷的政治斗爭中被長久棄置,懷才不遇,憂思“不寐”:“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⑥其兄曹丕也有“展轉不能寐,披衣起仿徨”⑦之抒寫。

在阮籍之前的王粲筆下,就已經因“不寐”而“撫琴”:“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⑧直接延續王璨詩意的阮籍《詠懷詩》“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對后世影響更大。江淹《效阮公詩》十五首中,其一、其三、其十二反復沿用了阮詩的有關意象:

歲暮懷感傷,中夕弄清琴。戾戾曙風急,團團明月陰。孤云出北山,宿鳥驚東林。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寧知霜雪后,獨見松竹心!

白露淹庭樹,秋風吹羅衣。忠信主不合,辭意將訴誰?獨坐東軒下,雞鳴夜已晞。總駕命賓仆,遵路起旋歸。天命誰能見?人蹤信可疑。

華樹曜北林,芬芳空自宣。秋至白云起,蟪蛄號庭前。中心有所思,虛堂獨浩然。安坐詠琴瑟,逍遙可永年。⑨

葛曉音在論及江淹時說:“《效阮公詩》十五首的主旨,江淹在本集自序中已經說明是因為建平王將有逆亂……這組詩有的是全篇效仿阮詩,如其一中以中宵撫琴、云陰鳥驚的夜景寫不寐的憂思,連同反問句法等都酷似《詠懷》其一……如其三、其十二取阮籍‘獨坐之意境,但場景不同。”⑩

庾信也有對阮詩的擬作:“尋思萬戶侯,中夜忽然愁。琴聲遍屋里,書卷滿床頭。……樂天乃知命,何時能不憂。”①庾信滯留北朝,雖已封萬戶侯,但國破家亡,身不由己,中夜不寐,起而彈琴,內心充滿了無可消釋的強烈憂愁。

漢魏六朝之后,月下“獨坐”“不寐”“彈琴”之意象還反復出現在詩人筆下。王維之前,有隋時楊素的作品:“耿耿不能寐,京洛久離群。橫琴還獨坐,停杯遂待君。待君春草歇,獨坐秋風發。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別離望南浦,相思在漢陽。漢陽隔隴岑,南浦達桂林。山川雖未遠,無由得寄音。”②王維之后則如歐陽修:“我昔被謫居滁山,名雖為翁實少年。……死生聚散日零落,耳冷心衰翁索莫。國恩未報慚祿厚,世事多虞嗟力薄。顏摧鬢改真一翁,心以憂醉安知樂。……人生百年間,飲酒能幾時!攬衣推琴起視夜,仰見河漢西南移。”③

由上可見,王維《竹里館》中沿用了前人的“獨坐”“幽篁”,于“月下”“不寐”而“彈琴”之意象,淵源有自。而琴則是作為宣泄情感之“悲具”,因而,此類詩歌抒發的大都是幽怨、隱憂、孤獨、恨無知音等悲哀憂傷之情感,王維《竹里館》也莫能例外。

再看“長嘯”之特征及其情感色彩。古人筆下的長嘯,往往也是因為月夜不寐,起而長嘯。“吟嘯”“嘯歌”“歌嘯”等與“長嘯”意蘊相近。

“嘯”早在先秦時代就在女性間流行,主要用以抒發悲情。《詩經》里就出現了多次,如:“之子之遠,俾我獨兮。……嘯歌傷懷,念彼碩人。……之子無良,二三其德。”④乃是貴族棄婦的怨詩。如:“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兮。……啜其泣矣,何嗟及矣。”⑤棄婦內心郁悶,獨自長嘯以宣泄胸中之塊壘。又如:“不我過,其嘯也歌。”⑥訴說的也是棄婦之悲憤。

在先秦時期,湘楚文化中的嘯乃是巫術活動,用以召喚亡靈。《楚辭·招魄》:“招具該備,永嘯呼些。”王逸注:“該,亦備也。言撰設甘美,招魂之具,靡不華備。故長嘯大呼,以招君也。夫嘯者,陰也。呼者,陽也。陰主魂,陽主魄,故必嘯呼以感之也。”⑦召喚亡靈之“長嘯”,其情感內涵,也應該是悲哀傷感為主。

漢代劉向《列女傳》記載了漆室女因“魯君老,太子幼”而“悲嘯”的故事⑧,司馬相如《上林賦》也有:“長嘯哀鳴,翩幡互經。”⑨此后,崔豹《古今注·音樂》有記曰:“別鶴操,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將為改娶,妻聞之,中夜倚戶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而悲,乃歌曰:‘將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遠路漫漫,攬衣不寢食忘飱。后人因為樂章。”⑩ 曹植《雜詩六首·其三》:“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①則是以織婦自況,以抒發長期被棄置之深憂。還有,阮籍《詠懷四言三首·其三》:“清風肅肅,修夜漫漫。嘯歌傷懷,獨寐寤言。臨觴拊膺,對食忘餐。世無萱草,令我哀嘆。鳴鳥求友,《谷風》刺愆。”②顏延之《五君詠·阮步兵》:“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辭類托諷。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③

從漢漆室女之“悲嘯”,到司馬相如之“長嘯哀鳴”,再到商陵牧子之妻的“悲嘯”以及牧子之“愴然而悲”“援琴而歌”,最后到阮籍之“嘯歌傷懷”,無不是悲哀、幽怨之情。而岳飛之“長嘯”——“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④,則是愛國志士的慷慨激昂之情。

“吟嘯”,指且吟且嘯,即在發嘯之時,間以吟詩,這種嘯又稱為“嘯詠”,有人認為這是名流逸士們借以顯示其風流與瀟灑。實則不然,如王遵《喻牛邯書》:“前計抑絕,后策不從,所以吟嘯扼腕,垂涕登車。”⑤王遵的“吟嘯扼腕”流露出他請纓無路、壯志難酬的一腔悲憤。

更著名的是蘇軾的《定風波》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⑥。因“烏臺詩案”橫遭大禍,貶謫黃州,東坡內心有著強烈的“忠憤”,在黃州期間的作品里多有流露。此詞借外出沙湖相田遇雨以抒寫人生態度,其“吟嘯”乃是故作達觀,內心其實十分郁悶。為此,蘇軾的好友為其在定惠院開辟了“嘯軒”:“啼鴃催天明,喧喧相詆譙。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飲風蟬至潔,長吟不改調。食土蚓無腸,亦自終夕叫。鳶貪聲最鄙,鵲喜意可料。皆緣不平鳴,慟哭等嬉笑。阮生已粗率,孫子亦未妙。道人開此軒,清坐默自照。沖風振河海,不能號無竅。累盡吾何言,風來竹自嘯。”⑦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后,最初的居所就在這里,于此他寫下了《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等作品(海棠也是自況)。蘇軾作品里多次用“吟嘯”“長嘯”等詞,如“長嘯理輕策,彈琴石室中”⑧,“吾生如寄耳……夜中聞長嘯,月露荒榛蕪”⑨,等等。蘇軾之“嘯”,顯然與隱士高人之風流瀟灑也毫無關系。

“嘯歌”與“吟嘯”,意義相近,也往往與“琴”聯系在一起。左思《招隱二首·其一》:“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亦浮沉。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糧,幽蘭間重襟。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⑩無論是“鳴琴”還是“嘯歌”,都是詩人仕途失意之“悲吟”。再如張九成:“山色翠挼藍,杯中酒如玉。飲酒彈瑤琴,漫奏流水曲。音微澹無味,弦緩軫不促。不須苦求知,古人有遺躅。推琴一長嘯,清風振吾屋。”此詩含義也很明顯,乃是作者自傷知音之難覓。

由上可見,與“嘯”有關之歌詠,大多抒寫的是悲哀、憂愁、傷感或者是內心無以言說的激越憤懣之情,嘯可以“舒蓄思之悱憤,奮久結之纏綿”①。

值得注意的是,“嘯”對宣泄不良情緒如郁悶、壓抑、憤怒以及消除心理上的緊張情緒確實具有一定的作用,上述所言定惠院颙師為蘇軾開嘯軒,即是為此。嘯能頤養精神,激發生命活力,《嘯旨·蘇門章第十一》說:“仙君之嘯,非止于養道怡神。”②因此,嘯與古代的方士、“真人”、道徒也有一定的聯系。嵇康通過長嘯來抒發被囚的憂郁與憤慨,進而養生怡性,其云:“采薇山阿,散發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③陶淵明的“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④,也有同樣的作用。

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也注意到了“嘯”與神仙家、道家之關系:晉代郭璞的《游仙詩》云“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這兩句所言,因須與“清弦”相合,故“靜嘯”的意思無疑是唱歌。另如唐代王維《竹里館》一詩,“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句中的“長嘯”,大概同樣如此。但這并不是說僅僅是邊彈邊唱,而是歌聲中包含著清高之情。那是因為“嘯”一詞在詞義形成、流傳過程中曾經受到神仙家、道家的文化浸染。⑤

青木正兒認為王維之“長嘯”“包含著清高之情”,也從根本上誤解了王維《竹里館》一詩。也許就是因為“嘯”有對不良情緒之宣泄功能,與神仙家、道家之有一定的聯系,由此使人產生了某種認識上的偏差,更派生出另類的解讀:“由王高人自己所說在竹里館‘長嘯,加上裴迪進一步說明‘日與道相親,使我們知道竹里館是不對外開放的禁區,是王維排除一切干擾的道場。裴秀才鄭重的說:‘來過竹里館,表示普通人是不能隨便進出的。王維在此練功,自然不止‘長嘯而已,但即此一點而言,裴迪已跟隨學習有日,這從裴迪詠欹湖詩,‘艤舟一長嘯露了一手可知。”⑥王維的“竹里館”被當成了王維練功之“道場”,如此推論,實在匪夷所思。

從上述考察可知,獨自于月下“彈琴”與“長嘯”的詩人,大多不是因為悠閑自得,而是因為心有隱憂,憂愁“不寐”。阮籍如此,王維也是如此。

明王世懋《藝圃擷余》論曰:“次則阮公《詠懷》,亦自深于寄托。”⑦明唐汝諤《古詩解》卷十七也說:“當時魏室中衰,司馬專政,嗣宗蓋有隱憂而又不可與人言,至于夜中不寐而起坐彈琴。且謂鑒吾帷者惟有明月,吹吾襟者惟有清風而已,竟有誰知之者?試觀孤鴻號野,眾鳥翔林,如此景象,不知是乾坤何等時也。我之徘徊不寐,將復何所見耶?正為所見有難于言,此我獨憂之而至于傷心也。”⑧

近現代學者古直也說:“《詠懷》起興本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詩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鄭箋‘君近小人則賢者見傾患。阮公之意,其殆寓此乎?”⑨按,《柏舟》云:“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憂心悄悄,慍于群小。……心之憂矣,如匪瀚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①有研究者認為:“這是一位婦女自傷不得于夫,見侮于眾妾的詩,詩中表露了她無可告訴的委屈與憂傷。”②無論如何解釋“慍于群小”(也有研究者認為是賢人為小人所傷),詩中傳達的情感都是強烈的憂傷。

后漢向栩“不好語言而喜長嘯”③,也許正是因為內心有著難以言說之隱憂,所以只能以長嘯抒懷。明人錢宰為劉子憲的長嘯軒作記時說:“若夫諸葛孔明、孫登、阮籍,則不假言辭,但長嘯以發其胸中耿耿者。其快然自得何如也!余觀籍以倜儻不羇之才,宏放傲世。當魏晉間,傷時之不可為,乃恒寓之嘯以舒其郁抑之氣。彼登者,隱居不仕,遺落世事,尚猶不能平其心邪?然武侯躬耕南陽時,亦復抱膝長嘯,乃知彼雖傲睨物表,而此心未嘗忘天下,于是以其心之不平,發而為嘯也。”④心憂天下,其心難平,才發而為嘯。

牟宗三論阮籍之嘯,認為“是一種寂寞寥廓之聲音,吐向寥廓之宇宙以舒暢胸中郁悶之氣”⑤,而“彈琴亦如吟詩,乃是阮籍抒發感情的藝術手段……在寂靜的月夜里,號叫的孤鴻和飛鳴的林鳥……皎潔的月光之下……充滿憂思與傷感的詩人形象就躍然紙上了”⑥ 。

令人難解的是,與阮籍等人一樣在“月下”“獨自”“不寐”,“彈琴”“長嘯”于“幽篁”的王維,卻成了“超塵絕世”的“優游自在”的世外高人。如有學者在論及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終南別業》)、“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酬張少府》)、“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竹里館》)這些詩句的時候,認為與陶潛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頗為類似。“但這里所刻畫的詩人,對社會現實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超塵絕世,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中……這里所有的只是官僚地主賦閑生活中的優游自在,因此在思想內容上就談不到有什么社會意義。”⑦這似乎并不符合王維之生活實際。王維身處盛唐,與大多數文人一樣都積極入世:“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說君應知。濟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⑧而生活中的王維更有著強烈的社會與家庭責任感,《偶然作》感嘆:“日夕見太行,沉吟未能去。問君何以然?世網嬰我故。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幾回欲奮飛,踟躕復相顧。”⑨父親早逝,家無積蓄,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弟弟妹妹,王維有著沉重的家庭負擔。

開元九年,21歲的王維進士及第,授太樂丞,當年秋天坐累謫濟州司倉參軍,直至開元十四年暮春任滿離開。之后于淇上有短暫的任職,中間大約有八年左右在閑居中度過,直到開元二十二年秋,王維赴洛陽,獻詩張九齡求汲引。次年,已35歲的詩人得到張九齡的賞識和提拔,拜右拾遺。但在王維被授為右拾遺后不到三年,開元二十五年四月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出朝廷。此一重大事件,對王維不無影響,陳鐵民指出:“王維在開元三十五年張九齡遭貶以后,對佛教的信仰越來越深。他的接受道教思想和融合佛、道,主要也即發生在這同一期間。”⑩這與朝局之變化不無關系。王維在《寄荊州張丞相》中寫道:“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舉世無相識,終身念舊恩。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目盡南飛鳥,何由寄一言!”① 詩中表達的正是王維在張九齡離開朝廷后于李林甫當政時強烈的孤獨感。

天寶初年,王維購得輞川山莊后,寫下了不少作品,陳鐵民《王維集校注》(修訂本)有“編年詩(輞川之什)”,其中包含《輞川集》20首,其他輞川之什38首。王維《輞川集》里確實有部分作品不無禪味,如《鹿柴》《辛夷塢》,也有部分作品寫輞川清幽的景色與平靜悠閑的心情。但是,也有些作品不無寄托,如《漆園》:“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② 明顯是以莊子自況,用莊周曾任漆園吏的典故,暗喻自己卜居輞川非為性傲,只是缺少經世的才干而已,終日婆娑于幾株樹下,已無求榮之心,“憤世嫉俗之情和心灰意懶之嘆深含于自嘲的語氣之中”③。

此一時期的作品,除了《漆園》《竹里館》外,再如:“既寡遂性歡,恐招負時累。”④“舍人下兮青宮,據胡床兮書空。”⑤“相如方老病,獨歸茂陵宿。”⑥“文寡和兮思深,道難知兮行獨。”⑦“愧不才兮妨賢,嫌既老兮貪祿。”⑧“谷口疏鐘動,漁樵稍欲稀。……東皋春草色,惆悵掩柴扉。”⑨顧可久評曰:“仕而不得意之作,含蓄不露。”⑩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與“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同意。王維在寫給弟弟的詩中說:“寓目一蕭散,消憂冀俄頃。……心悲常欲絕,發亂不能整。青簟日何長,閑門晝方靜。頹思茅檐下,彌傷好風景!”王紞是王維最小的弟弟,王維與弟弟直接訴說其內心深藏的痛苦。由上可見,即便是在公余之暇住在輞川,王維也不是一味悠閑自在,其內心有深藏的獨孤與痛苦。

有不少人認為王維對現實漠不關心,但其“輞川之什”里如《贈劉藍田》:“籬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歲晏輸井稅,山村人夜歸。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詎肯無公事,煩君問是非。”顧可久曰:“急征繁苦之意,見于言外。”另有一首未編年詩《田家》:“舊谷行將盡,良苗未可希。老年方愛粥,卒歲且無衣。……住處名愚谷,何煩問是非?” 詩中揭露當時的“田家”已面臨無衣無食這樣的嚴酷事實,王維對此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關懷。

對王維其人其作,長期以來存在著不少認識上的誤區,比如他的所謂“亦官亦隱”問題(對此學界已有一些討論,筆者也認為王維不可能真正做到“亦官亦隱”,對此將在其他文章里做進一步辨析,此不贅),安史之亂中“迫任偽官”的問題,以及把他貼上“隱士”“高人”“詩佛”標簽而使人們產生刻板乃至錯誤的認識。雖然學界也時有不少公允的評價,但還有進一步厘清、糾正之必要。基于對王維之種種“誤解”,對《竹里館》一詩表現的詩人獨自在月下“彈琴”“長嘯”、痛苦難眠之形象,也產生了與上述傳統表現內涵完全相反的釋讀,至今沒有引起廣大讀者的反思。

有學者認為:“唐玄宗開元、天寶時期,無論政治經濟,還是文學藝術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盛狀態,歷史上稱為‘盛唐。……后世的歷史研究者,無不以中國曾出現過這樣的盛世而自豪,文學研究者更為‘詩必盛唐而引吭高歌。然而人們在分析具體的歷史事件與作家的創作道路時,一旦涉及文學背景,又往往指責當時政治腐敗、幸臣專權的局面。”① 在這樣一個眾多文人都在普遍積極求仕的“開天盛世”,卻責備王維不與“黑暗的官場決裂”,并由此質疑其人品與思想,進而引發對王維其人其作之批評,我們不能不產生一定的疑惑。本著這種疑惑,對《竹里館》一詩中“獨坐”“幽篁”“彈琴”“長嘯”以及“月下”“不寐”等意象做進一步的溯源,可以發現,這些意象不是憑空產生,而是王維對《詩經》《楚辭》以及漢魏六朝相關詩歌意象之傳承與延續,蘊含的是王維對現實政治之憂思,其中不無孤獨與憂憤,而非“隱士”“高人”之悠閑自在。不能不說,以往對《竹里館》一詩的“誤讀”,不僅僅嚴重誤解了王維,而且也嚴重割裂了相應的文化歷史傳統,值得引起足夠的重視。

(邵明珍,華東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文化學院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美女亚洲一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综合色吧|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欧美亚洲激情| 亚洲免费黄色网|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午夜毛片福利|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毛片|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无码高清专区|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91精品人妻互换|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一级毛片网|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1| 91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国产微拍一区|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四虎AV麻豆|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91视频国产高清|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视频大全| 99爱在线|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日韩欧美91|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国产网站在线看|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欧洲综合|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h视频在线| 蜜桃视频一区|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丝袜国产一区|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黄色a一级视频|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 |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