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時調雅曲》:近現代民歌的先聲

2023-12-25 09:47:29周玉波
文學與文化 2023年3期
關鍵詞:價值內容

內容提要:清代道光年間刻本《時調雅曲初集》《時調雅曲二集》中,收錄了唱述青樓、做傭、私情與戲曲題材的若干民歌俗曲,牌調包括【馬頭調】【勾調】【蕩韻】【揚州歌】【岔曲】等。這些民歌俗曲體現的關注現實與民生的特征,對近現代民歌有一定導引作用。《時調雅曲初集》《時調雅曲二集》中的《細局兒曲兒譜》《嘆老媽》《十九歲俏皮姑娘》《詩書巧合記》等,更成為民歌史、風俗史與語言學乃至經典世俗化等方面研究的珍貴材料。

關鍵詞:時調雅曲 內容 價值

傅惜華《明清兩代北方之俗曲總集》說及《時調雅曲初集》與《時調雅曲二集》,指出其為清道光年間刻本,兩集卷首均未題編者名氏、序跋與目錄。《時調雅曲初集》正文首行題曰“新集時調雅曲初集”,次行標曰“帶靶馬頭調”。每曲各標名目,版心上方,題作“曲兒新集”,下方題曰“重光”。傅先生云,是書為俗曲【馬頭調】之總集,所收甚富,其中第一至第十曲,皆以煙花柳巷事為題材,頗可窺見當時北京習尚、社會腐化之一斑;至《細局兒曲兒譜》一曲,后半乃集【馬頭調】曲名而成,實為俗曲之重要史料。《時調雅曲二集》雖標名“馬頭調雅曲二集”,但其中所收并非只有【馬頭調】一種,“所謂二集也,確是《雅曲初集》之續編也”。傅先生還云《時調雅曲初集》《時調雅曲二集》“極為希觀”,前者“今唯寒齋碧蕖館有之”,后者亦“今止寒齋碧蕖館藏此本,從未再睹”。①

按,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時調雅曲初集》與《時調雅曲二集》,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有《時調雅曲初集》殘卷。誠如傅先生所言,《時調雅曲初集》與《時調雅曲二集》均為清代北方俗曲總集,為俗曲研究的重要史料。從兩書所收俗曲的具體內容看,私意即便定為道光刻本,時間也當盡量后移,甚至稱道光不若稱道咸,也即以其為近現代北方民歌的較早刻本為宜。中國近現代民歌的發生發展,表現為南北分頭并進、前期以北京為中心、后期以上海為中心的態勢,《時調雅曲初集》《時調雅曲二集》可作近現代北方民歌的早期文獻。

青樓題材與“馬頭”時調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時調雅曲初集》輯錄民歌27首。如傅先生所說,《雛嫩的妞兒》至《煙花柳巷》的10首,確是“皆以煙花柳巷事為題材”。如《十九歲俏皮姑娘》(傅文作《十九歲俏皮妞兒》)云:

有一個俏皮姑娘兒,青春不大將十九,煙花院中數他打頭,生成的俊俏自來的溫柔,杏子眼櫻桃口通關鼻耳垂兒厚,牙似玉眉如柳,更有一處招人愛,三寸的金蓮軟又瘦,小腳兒甚丟□。清晨起梳了個鬅頭叫任君揉,戴朵花碧桃鮮花襯柳狗,耳墜玉環鍍金點翠的牡丹鉤。鉛華淡染梨花面,胭脂微然點唇口,通身的袷衣都是花兒顧繡,打扮的甚風流。若是那生客兒來時,他用眼一瞅,上下打量那一等人體,慢款金蓮跟在后。客兒進房坐在上首,姑娘兒遞煙與那人抽,初次兒無非是通問名姓是熟口,你若想真心實意不能夠,露水都是情浮。若是那熟客兒來特沒講究,先問好后拉手,讓進客戶話語溫柔,遞煙獻茶敘話之后叫擺酒,猜拳行令喜上眉頭。……喂了個皮杯兩相湊,又送了個舌頭。……姑娘兒留他吃早飯,嫖客兒說是有事由,叫人套車他要走。他說是一個開發兒一桌酒,叫掌柜的把錢票子收,三天之后把大日子留,要一個姑娘兩個陪酒,擱上幾天同著朋友,撣唱猜拳行令歌謳,你能作臉可別怕嘔,連臺車把你留。

通篇描摹青樓情事,細節豐盈,絲毫畢現。其他各篇,大都如是,從中確實“頗可窺見當時北京習尚、社會腐化之一斑”。

《煙花柳巷》后的17首民歌,題材上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情歌,包括《俏佳人》《佳人獨坐》《開繡戶》《掩繡戶》《深深拜》《抖抖紅綾》《今相見》7首,歌中雖然無有“煙花院中數他打頭”這樣的詞句,仍不能排除其多關風月的嫌疑。

如《俏佳人》云:

俏佳人用手推郎醒來罷,醒來作什嗎①。你先吃袋香煙然后吃杯暖茶,煙茶解解乏。你吃罷了煙合茶,你上了燈籠回家罷,貪戀我作什嗎。你若不回家,令尊令堂心上掛,想壞了老爹媽。你那令正夫人也是盼你轉回家,相思害壞了他。你到了家千萬別說咱倆的話,莫要你告訴他。你若了咱倆的話,你受嘟嚕奴挨罵,俱是實情話。

“你那令正夫人也是盼你轉回家,相思害壞了他。你到了家千萬別說咱倆的話,莫要你告訴他。”這即是“嫌疑”的顯眼印記。在同治時揚州民歌集《曉風殘月》中,同樣有著“令正夫人”的身影,其《南京調·偷情》云:“醒醒罷月影已過花枝下,喚丫環掌銀燈送你早早歸家,由恐怕令尊令堂懸懸望。就是你家令正夫人問,就說在鄰居家說閑話。你我恩情切莫告訴他,他也是婦道家,吃醋的心腸將我罵。”②標題點出“偷情”,亦可作“嫌疑”印記一種。

民歌與青樓的關系,向來親密;民歌唱說煙花題材,并不稀奇。明代馮夢龍輯《掛枝兒》《山歌》中的民歌,即多得自青樓中人,《妓客問答》《夜客》《站門》《妓》等都在字面上突出了青樓事由;清代民歌集《霓裳續譜》《白雪遺音》中,同樣多有青樓題材內容。但是《時調雅曲初集》第一至十首,全是青樓題材,《俏佳人》《深深拜》等又特意彰顯“令正夫人”等“非正常情感”印記的存在,在編排體例與趣味上仍算較為獨特。近現代民歌中,以《探清水河》《妓女悲秋》等為代表的“窯調”③,是一個很大的流派,此類題材民歌可統稱為“青樓調”或“煙花調”。《時調雅曲初集》輯錄的《雛嫩的妞兒》《煙花柳巷》民歌,或為青樓中人所唱,或唱青樓中人,亦可歸類為泛稱的“青樓調”“煙花調”。在1929年由劉半農指導、常惠編選的《北京小曲百種》中,“煙花”列為一個專門類別,共計22首,僅次于“情歌”(29首);稍后上海各書局競相編輯印行的《時調大觀》一類出版物中,“青樓”題材民歌亦是所在多有。約而言之,近現代民歌唱本熱衷輯錄刊布青樓題材內容,一方面固然是其時風氣使然,另一方面或亦與《時調雅曲初集》包括更早的《白雪遺音》等的示范作用有關。也就是說,在編選體例與具體的題材、內容及審美趣味上,《時調雅曲》確實已經接近近現代民歌文獻的風格。

17首民歌的另一部分,是唱說戲曲故事人物的《赴考君瑞》《七女將》《曠野奇逢》《紅日歸宮》《月照西廂》《貪淫飛虎》《陳林救主》《鄔飛霞》《雷峰塔》。《赴考君瑞》云:

赴考君瑞鶯鶯送,上京求功名。十里長亭小姐餞行,訴說離別情。叫小紅斟鐘酒兒雙手奉,囑咐又叮嚀,托咐小琴童馬后多照應,回來與你接風。琴童接酒笑臉相迎,滿口應承。豈不知相公功名如山重,那事不非輕。霎時間車兒頭東馬行西,二人離別心酸慟,何日再相逢。

其與《月照西廂》《貪淫飛虎》一起,均是唱述《西廂記》故事。唱述戲曲故事,在明、清、民國時的民歌中最為多見,研究者盡可以此為專題,從中考見民歌與戲曲的同源共生關系,以及戲曲在民間的普及與受歡迎程度。《西廂》題材民歌家族龐大,代有傳唱,至今不絕,尤其可作專題中的專題。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風陵文庫”有聚魁堂梓行的《西廂段》、京都寶文堂藏板的《全本西廂記》、北京打磨廠學古堂排印本《大西廂》《鶯鶯下書》等,或為大鼓書或為牌子曲,均屬廣義的民歌。其中《西廂段》的曲詞是這樣的:

言一回二八的佳人懶去梳妝,斜倚著圍屏手托著腮幫,忽然間想起了那一個想起了有情有義的秀才張郎,自從在后花園中離別了后,撇的奴孤孤單單冷冷清清苦守繡房。正是鶯鶯糊思叨念,從身背后轉過來慣會傳情的小紅娘,一把手拉住了紅娘姐,受使喚的丫環細聽端詳,姑娘我有點心腹的事托付你,一到西廂去請張郎,你到那里沒有氣假裝三分氣,故著意的獰著眉瞪著目鼓門著腮幫,你就說姑娘我生得了病,借你的妙筆開上個藥方。他要是來了你就合他打著伴的走,他要是不來你就合他遭殃,摔了他的硯臺叫他研不得墨,扯了他的五經四書叫他作不得文章,他要是想打你就先動手,撞破了你的油頭粉面撕了他的衣裳,他要是當堂去告狀,你和她手拉手兒去到公堂,他告咱私鬧學堂該當合罪,咱告他半夜三更跳過了后花園上青下白磨磚對縫對縫磨磚千磨細擺細擺千磨的影壁落的粉壁花墻有什么勾當。

“言一回”是大鼓書的慣用式起句,“斜倚著圍屏手托著腮幫”“撇的奴孤孤單單冷冷清清苦守繡房”云云,則與《月照西廂》中的“俏佳人靜悄悄獨坐在蘭房無心緒,恨鎖眉尖思想想凄慘慘珠淚千行”曲詞、情境相近。此種“相近”,是一切民間制作共通性的體現。

《時調雅曲初集》為【馬頭調】專集。《北平俗曲略》云【馬頭調】是水上碼頭的調子,有“南馬頭調”“北馬頭調”之分。實則兩者并無關聯,楊掌生《京塵雜錄》卷四《夢華瑣簿》即云:“京城極重【馬頭調】,游俠子弟必習之。硁硁然,龂龂然,幾與南北曲同其傳授。……南中歌伎唱【馬頭調】,皆小曲,北道郵亭,抱琵琶入店,小女子唱【九連環】,帶都魯,每卸裝,酤村釀解乏,聽之亦資笑樂,皆與京城【馬頭調】不同也。”①清代收錄【馬頭調】最多的民歌集是《白雪遺音》,專集則有《多情小曲》,全稱“新刻帶白帶靶馬頭歌各樣多情小曲”,另一即是《時調雅曲初集》。成書于乾隆六十年(1795)的《霓裳續譜》中有少量【馬頭調】,成書于嘉慶甲子(1804)的《白雪遺音》集中收錄【馬頭調】。《時調雅曲初集》《多情小曲》等均無編刻時間,楊掌生《京塵雜錄》所記,主要是居京期間(道光十二年至道光十七年,1832—1839)京城酒館歌樓場景,其中以戲曲活動內容最為豐富,由“京城極重【馬頭調】,游俠子弟必習之”等語,可以大致推定嘉慶、道光年間,京城【馬頭調】極為流行。《北平俗曲略》又云,宣統年間有署名待余生者,在《愛國報》上發表《燕市積弊》一書,記錄《西湖景》的唱詞里有一段是:“路南有座美人書寓,畫棟雕刻好門面,樓上坐著聽書的客,跑堂兒的過來又把茶端。有幾個倌人會彈唱,懷抱著琵琶定準弦,開口唱的【馬頭調】兒,然后改了【太平年】。”《燕市積弊》所記,全為清末北京市俗,《北平俗曲略》謂,由“開口唱的【馬頭調】兒,然后改了【太平年】”,“可知當時【馬頭調】尚流行于妓院娼寮也”。《北平俗曲略》又云:

《霓裳續譜》《白雪遺音》之外,百本張抄本里也有【馬頭調】二百四五十種之多,可是最近刻本小曲里就一本也找不到了,而且各落子館各娼寮里,也沒有唱【馬頭調】的了。岔曲里有一本《八角鼓子弟規》,其中一句說“【馬頭調】兒有點兒失傳”,可知【馬頭調】的消滅,是近來的事。①

按其所說,宣統年間(1909—1912)京城尚聞【馬頭調】,則可知【馬頭調】的消滅、失傳確實“是近來的事”。以時間而言,“中國近現代民歌”的段落,與“中國近現代史”同,上限是1840年,如是則宣統年間尚在流行的重要曲種【馬頭調】,可以也應該納入近現代民歌整理與研究的范圍,專門收錄【馬頭調】的《時調雅曲初集》雖然沒有確切的編刻時間,傅惜華既以其為“道光間刻本”,則已觸及、覆蓋“近現代”的上限,以其為道光末期刻本,以與“近現代北方民歌”銜接,未嘗不可。以內容而言,近現代民歌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深度關注、積極反映社會現實,青樓題材在近現代民歌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時調雅曲初集》中的《雛嫩的妞兒》《煙花柳巷》等,恰可作近現代青樓題材民歌的先聲。

《嘆老媽》的源與流

《時調雅曲二集》正文首行標“新集時調馬頭調雅曲二集”,實則內中各首并不全是【馬頭調】。【馬頭調】之外,尚有【勾調】【蕩韻】【揚州歌】【岔曲】【湖廣調】等。

《時調雅曲二集》內容仍以情歌為主體,如《繡九州》云:

姐在喲房中織綿綢,忽聽情郎要兜兜。添了一番愁,哎喲,又添了一番憂。你要兜兜奴去做兜兜,上面繡九州聽訴根由,哎喲,聽我說周流。高郵州,出馬猴,揚州的好油頭,燕尾兒出在瓜州。潞安州出美酒,壽州緊對著梳妝樓,洪水泄泗州,哎喲,這是六個州。走蘇州,過常州,獅子回頭望虎丘,白蛇出在杭州,哎喲,這就是九個州。叫丫環快上樓,說與你姑爺來穿兜兜。甚實的風流,哎喲,風流不風流。

《慶月光》云:

八月十五慶月光,手捧金樽淚汪汪,思想有情的郎,哎喲,思想有情的郎。去年與你同玩月,今年不知你流落在何方,貪戀著女紅妝,哎喲,在何方,貪戀著女姣娘。用手推紗窗,月兒亮堂堂,一陣陣的金風透體兒涼。郎呀,你無帶著綿衣裳,哎喲,透著體兒涼。郎呀,你無帶著綿衣裳。奴家這里冷,就知你那里涼,你冷奴涼痛斷腸。淚珠兒千行,哎喲,痛斷了肝腸,淚珠兒千行。

上列兩首,均用【揚州歌】調。《霓裳續譜》有兩首【揚州歌】,卷八中一首云:“丈夫嫌我的腳兒大,我也不怨我的媽媽,從小兒未曾裹腳我就先害怕,到如今一雙到比兩只大,去年一尺,今年兩扎,遭瘟的丈夫的鞋兒,我也穿不下,臊死人,丈夫鞋兒穿不下。”①《時調雅曲二集》中的【揚州歌】有虛腔“哎喲”,《霓裳續譜》無虛腔,可見【揚州歌】對腔格的要求較為寬松,內容則多為情歌。

《時調雅曲二集》中《嘆老媽》為牌子曲,前后為【湖廣調】,中間雜以【疊斷橋嘆五更】。起首【湖廣調】云:

姐在房中不耐煩,嘆惜自己好傷殘。這樣日子無經慣,可嘆奴家命,罷喲咳咳,命苦似黃連。又。無有地上少田園,偏偏發水賤了年,每日吃糠把土來咽,刀尖上的日子,罷喲咳咳,實在叫人難。又。天長日久別當玩,等到上秋還得半年,越過越窄越有限。變上個方法,罷喲咳咳,好去賺大錢。又。京城地面好人煙,財主又多活又清閑,奴何必苦苦把家鄉戀。叫了聲當家,罷喲咳咳,聽我對你言。又。奴有主意離家園,省的咱夫妻受饑寒。上京不過一天半,奴雖是個女流,罷喲咳咳,走道不費難。又。當家的聞聽怪喜歡,賢妻說話對我胃脘。烙上點子干糧好當飯,打點完了包袱,罷喲咳咳,湊兌了幾百盤纏。又。背起包袱奔陽關,拜辭了街坊女共男,款動金蓮疾如箭。那日抬頭,罷喲咳咳,通州在面前。又。上了擺渡過大河,各樣熱鬧實在得。雇了一輛在驢車上坐,進了京城,罷喲咳咳,先去見媒婆。又。說明了來歷講做活,手腳利便工價不多。大爺一見心中樂,只要你勤謹,罷喲咳咳,看守了小阿哥。又。正月十五來□元宵佳節鬧花燈,老媽殷勤真有興。合家人等跟前,罷喲咳咳,嘴巧會奉承。又。可喜老媽生的窈窕,千般的體態難畫描。未從說話先帶笑,在太爺面前,罷喲咳咳,更會獻勤勞。又。二月里是春分,抱著阿哥站街門。梳妝打扮本來襯,過往人等,罷喲咳咳,瞧見暗消魂。又。上上下下都熟了,玩笑攪鬧無有挑,檳榔錠子吃不了。你看小跟班的,罷喲咳咳,買了些小菜毛。又。三月里清明柳綠桃紅,大伙坐車上墳塋。稍帶紙錁墳上的供,老媽陪伴著,罷喲咳咳,大娘太太行。又。小胖子拿鞭趕著車,招呼牲口噔嘍喝。老媽只在車頭里坐,不住的飛眼,罷喲咳咳,杏眼轉秋波。又。四月里立夏天氣長,風清日暖好時光。老媽他不住在大爺面前恍,換上單衣,罷喲咳咳,行動分外狂。又。大爺一時心喜歡,叫聲壽兒你聽言。你上大街走一遍,買上幾包名香,罷喲咳咳,叫老媽帶身邊。又。五月里芒種榴花香,老媽掐來插在鬢旁。襯起了他的嬌模樣,合院人等,罷喲咳咳,都夸女紅妝。又。眼前就是麥秋天,老媽忽然添上煩。半年工價錢有限,我那當家,罷喲咳咳,不久來要錢。又。當家來了真正然,正遇老媽在門前。兩口子今日見了,彼此有語,罷喲咳咳,說了許多言。又。家中欠賬未還完,債主討要到門前。搪賬許下還一半,無有別的法兒,罷喲咳咳,找你來要錢。又。見了大爺把話言,找清工價轉家園。奴合奴當家見了面,馬上就是麥秋,罷喲咳咳,活多不能閑。又。大爺聞聽樂了個難,多多支給你幾吊錢。有甚么天大饑荒不能辦,叫你那當家的,罷喲咳咳,獨自先回還。又。立刻點出六吊錢,外送一吊作盤纏。臨走叫他吃頓飯,自己爺們,罷喲咳咳,甚么還不還。又。六月里小暑困來纏,小阿哥睡覺在床上眠。蠅子不住來往串,老媽慌忙,罷喲咳咳,拿起扇來搧。

“老媽”又作“老媽子”,指女仆、女傭。《清稗類鈔》之“奴婢類”云:“女仆曰老媽。京都有所謂上炕老媽者,年率二十許,旅京久鰥者以薄值雇用(用約十余金),訂立契約,日間操作,夜則侍寢,期滿即歸,絕無依戀。《京中竹枝詞》云:‘粉面油頭青布衫,女奴多半是京南。老媽稱謂何曾老,弱齒無非廿二三。即詠此。此蓋同、光以前之習慣也。”①“上炕老媽”是“老媽”中的特例,近現代民歌中作為普通女傭的“老媽”,則反映了近現代中國社會城鄉差異、階層差異場景下一種較為常見的勞動關系,以及附著于這種勞動關系的“老媽”群體的苦澀謀生經歷。從《老媽上京》《老媽還家》《老媽開嗙》《老媽有意彪》《老媽后悔》直至《槍斃老媽》,民歌唱述進城務工“老媽”的悲劇人生,形成一個完整、龐大的系列,各歌的原型即是此一《嘆老媽》。《嘆老媽》云:“無有地上少田園,偏偏發水賤了年,每日吃糠把土來咽,刀尖上的日子,罷喲,咳咳,實在叫人難。”民國時期北京打磨廠學古堂印行《小老媽上京》的開頭這樣交待“老媽”進京的背景:“中華一統錦山河,五谷豐登太年歌。三河縣連年遭了荒旱,五谷不收寸草不得。”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風陵文庫”藏抄本《老媽上京嘆十聲》則是:“小老媽要上京嘆了頭一聲,思想起上京的事好不傷情,聽說是上京先把作房住,然后托姨媽才能上了工。這個小老媽二十七八冬,想起了家中事一陣淚盈盈,父母生養他多么教訓,都只為下串雨才來到北京城。”“都只為下串雨才來到北京城”與“偏偏發水賤了年”,其實一也。《嘆老媽》中的大致情節是老媽進城、著意顯擺、大爺喜歡、過年回家、夫妻團圓,末尾是:“立刻見大爺把話明,年終歲畢要還家中,預支工價奴去用。大爺喜歡,罷喲咳咳,給了五吊銅。夫妻收拾轉回程,天半工夫到家中。親朋街坊來欽敬,錦上添花,罷喲咳咳,有錢人會奉承。”后續“老媽”系列民歌,一是牌調多易為清末民國流行的【嘆十聲】,但是“嘆”的主基調從字面上仍然予以保留;二是情節擴充為進城、顯擺、勾搭“大爺”、回家、吹牛(有意彪)、與“大爺”設計謀害親夫、案發被斃等多個部分,情節更為曲折離奇,細節更加生動具體,更能迎合受眾口味。顧頡剛先生從孟姜女故事的演變中發現“古史層累說”,“老媽”題材民歌牌調的隨時而變、故事的鋪陳擴張、篇幅的肆意增長,同樣具有“層累說”的特征,而同一母題民歌的嬗變軌跡,又使得編刻于晚清的《時調雅曲二集》與整個近現代民歌具有了血脈相連的親近關系。

經典世俗化與時代風氣的嬗變

明代是中國民歌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明代民歌被時人稱為“我明一絕”(陳宏緒《寒夜錄》引明人卓珂月語),是因其與同時代的文人創作相比,更加形式多樣、生機盎然。總體而言,清代民歌“猶承明代余緒,舊調之外,復出新聲,競勝一時”。②清代民歌的“新聲”,愈到末期,表現愈為明顯,《時調雅曲》對青樓包括民生(《嘆老媽》)題材的熱切關注,即與近現代民歌的啟蒙與批判導向完全合拍。

除此之外,《時調雅曲》中民歌的價值還表現在諸多方面。

其一,為民歌與經典的嫁接提供了樣板。

文人作品包括《詩經》、漢魏樂府、唐詩宋詞、明清小說詩文戲曲等的經典化,是學界的研究熱點,而反向的經典作品的世俗化,則少有論及。世俗化是經典化的逆過程,在文學發展史語境中,世俗化與經典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此處所謂世俗化,是相對于經典作品而言,指經典作品的大眾化、通俗化、普及化、民俗化甚至庸俗化。民歌俗曲是“世俗類”作品的代表,其對經典作品的嫁接化用,成為經典世俗化研究的理想素材。如《白雪遺音》卷二【馬頭調】有對《詩經》《論語》等先秦經典的嫁接化用,其云:

詩經注:關關雎鳩今何在,在河之洲,各自分開,好一個窈窕淑女人人愛,只落的君子好逑把相思害,輾轉反側,悠哉悠哉,好叫我左右流之無其奈,怎能夠鐘鼓樂之把花堂拜。

四書注:有朋自遠方來到,久聞仁兄,善與人交,我與你手拉手兒入太廟,每事問周公之禮多領教,貪而無諂而無驕,喜只喜言而有信方為妙,恨只恨巧言令色休同道。湯之盤銘曰兒照,其命維新睡不著,盼才郎邦幾千里來不到,他那里宜兄宜弟同歡笑,其葉蓁蓁,甚是難熬,到如今桃之夭夭心內焦,恨將起寤寐輾轉把蒼天叫。①

上說《時調雅曲初集》中《赴考君瑞》《月照西廂》等,則是對《西廂記》故事的嫁接化用。《時調雅曲二集》中的《詩書巧合記》,篇幅既長,包羅亦富,堪稱經典世俗化的“經典”。其中有云:

言一回青青子矜少年郎,娶了個窈窕淑女俏紅妝。起初時燕爾新婚情投意,你看他不舍晝夜效鸞凰。怎奈他父兄既而有是命,立逼得彼丈夫也入學堂。那書生自行束脩把學上,閃下那刑于寡妻守空房。這佳人不見狡童情欲斷,終日家哭泣之哀呼穹蒼。到晚來輾轉反側難成寐,這才是有女懷春不成雙。你看他終日凄凄心繚亂,只熬的蟲飛薨薨天大光。那一日駕言出游荒郊外,見幾對緡蠻黃鳥配成雙。你看那維鵲有巢同宿住,郎君啊不如鳥乎有情腸。叫奴家嗟我懷人連叫苦,你把那則慕少艾付東洋。想當初告其妾曰離別苦,你說道不出三日轉還鄉。是怎么飄然長往去不返,想的我三月不知肉味香。好叫我獨寐寤言想思重,不由人涕泗滂沱淚汪汪。禱而于上下神祇作個主,你叫他厥疾不瘳臥在床。央著那冠者五六回家轉,奴情愿勞而不怨奉茶湯。

“青青子矜少年郎,娶了個窈窕淑女俏紅妝”云云,是對《詩經》的嫁接化用;“央著那冠者五六回家轉,奴情愿勞而不怨奉茶湯”云云,是對《論語》的嫁接化用。此種嫁接化用,即是經典世俗化。在文學發展史語境中,經典化是對作品的提純與加精,確立文學審美的高標;世俗化是對經典作品的“注水”與攤薄,讓文學之美惠及普羅大眾。經典化與世俗化的雙向互動,成就了文學發展史的瑰麗景觀。

《時調雅曲》中《月照西廂》《鶯鶯餞行》《詩書巧合記》等經典世俗化的做法,在后起民歌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如1922年上海文益書局印行《時調大觀》二集《古人春調》云:

正月里梅花陣陣香,古人春調唱開場,十二月花名真好聽,諸公聽我唱兩聲。二月里杏花淡洋洋,岳飛槍挑小梁王,武松手托千斤石,太公八十遇文王。三月里桃花噴噴紅,百萬軍中趙子龍,文武全才關夫子,連環巧計是龐統。四月里薔薇都開放,轅門斬子楊六郎,諸葛亮要把東風借,三氣周瑜蘆花蕩。五月里石榴黃噴噴,李蒙正落難破窯登,朱買臣潑水來休妻,方卿私行唱道情。六月里荷花香滿塘,閻婆惜活捉張三郎,宋公明投奔梁山泊,沙灘救主小秦王。

歌中唱述各種小說、戲曲、傳說中的人物及其故事,而被取材之作品均極知名,堪稱通俗文學的經典,民歌對其的嫁接化用,同樣可以歸于經典世俗化的范疇。換言之,民歌對經典的嫁接化用,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民歌借此拉近了與文人文學、主流文學的距離,提升了自己的美學品位。文學發展史、民歌發展史研究,均不應忽略此一現象。

其二,保留了諸多珍貴的民歌研究史料。

如《時調雅曲初集》中的《細局兒曲兒譜》有云:

二人同對開手板兒,對準點聽的奴的曲名兒,罷喲哎喲。(唱)奴唱的《初會相交》《見多情》,別后《憶多情》,自從別后《思多情》,《紅日遲遲》《望多情》,《日落黃昏》《盼多情》,《剔銀燈兒》《等多情》,《抖抖紅綾》《念多情》,《芙蓉帳暖》《想多情》,《鴛鴦枕上》《夢多情》。不敢唱的是《甩多情》《毀多情》,合那《罵多情》《萡多情》,各樣的《湖廣調兒》奴也會,還有《九連環兒》合那《沙子燈》,老曲兒許多名。(白)許多名也記不清,郎會的曲兒背給奴聽。他會的是《貪浮的飛虎兒》《高君保醉打山門》,《羅成托夢》《麻衣神相》竟搭曰《清明祭掃山東》。《秦瓊打朝》年冰俱帶《赴考的君瑞》《紅日歸官》。不肯唱的是《煙花柳巷》《帶病的姑娘兒》,合煙花院中各樣的《揚州歌兒》他全會,還有《王大娘兒鬧五更兒》,合那《青柳兒青》,罷喲哎喲。(唱)情人兒點了奴個《心酸痛》,又叫奴唱《夢中夢》。他那里唱了個“艷陽天兒”,奴這里陪了個“蕩蕩和風”。酒飯撣唱俱已畢,叫奴拉鋪莫吹燈。

其中羅列《初會相交》《見多情》《憶多情》《思多情》《紅日遲遲》《望多情》等等,乃其時流行民歌名稱,《霓裳續譜》《白雪遺音》等多有收錄;《見多情》《憶多情》等統稱《多情小曲》,傅惜華指為“清道光間,北京刻本”①,中國國家圖書館有藏。另,“他那里唱了個‘艷陽天兒,奴這里陪了個‘蕩蕩和風”,依前文通例,“艷陽天”與“蕩蕩和風”亦為歌名,其實不然。《時調雅曲二集》中《艷陽天》云:“春光明媚的艷陽天兒,和風兒蕩蕩楊柳兒依依,燕兒巧語鶯兒叫,哎喲,叫的人好心焦。呆癡癡盼郎不歸,總有那嫩蕊鮮花桃李芬發,奴哇奴也是懶意觀瞧,辜負了美景良宵,哎喲,這是咱的了。”由是知“艷陽天兒”與“和風兒蕩蕩”為《艷陽天》中的兩句,《細局兒曲兒譜》中此句當標作“他那里唱了個‘艷陽天兒,奴這里陪了個‘蕩蕩和風”,而非“他那里唱了個《艷陽天》兒,奴這里陪了個《蕩蕩和風》”。也即《艷陽天》是以男女對唱形式表演,表演的場所多在青樓。誠如傅先生所說,此種“集【馬頭調】曲名而成”的“曲兒譜”,包含眾多細節,確為“俗曲之重要史料”。

其三,從中可以考見民歌音樂上的若干特征。

《時調雅曲初集》《時調雅曲二集》中的民歌,或見于百本張唱本,或見于車王府藏本,或見于《霓裳續譜》《白雪遺音》等,此種互見,可作多重解讀。如,第一,證明了《時調雅曲》收錄內容的流行民歌身份,“互見”即流行;第二,難以判斷各文獻間的關系,至少不能輕言《時調雅曲》是從百本張唱本輯錄,或者百本張翻抄《時調雅曲》;第三,“互見”為探究近現代民歌發展變化提供了鮮活的案例。

如《時調雅曲二集》與《白雪遺音》重復者有4首,與《霓裳續譜》重復者有7首。重復的7首之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改換《霓裳續譜》原來的牌調。具體情形如次:

《心憔悴》一首,《時調雅曲二集》作【勾調】(“勾”通“溝”),《霓裳續譜》卷四作【寄生草】,二者曲詞幾同,《時調雅曲二集》曰:

自從離別心憔悴,滿腹心事訴告與誰。口兒說是不傷悲,眼中常帶傷心淚。嘆氣入羅幃,翠被生寒教奴如何睡,廢寢忘餐瘦損腰圍。低聲恨月老怎不與我成雙對,青春去不歸虛度一年添一歲。

《霓裳續譜》曰:

自從離別心憔悴,滿腹心事訴告與誰,口兒說是不傷悲,眼中常汪傷心淚。嘆氣入羅幃,翠被生寒教我如何睡,廢寢忘餐瘦損腰圍。低聲恨月老怎不與我成雙對,青春去不歸虛度一年添一歲。①

《黃柏樹》一首,《時調雅曲二集》作【勾調】,《霓裳續譜》卷七作【玉溝調】,曲詞有些許差異。《時調雅曲二集》云:

黃柏樹下一座廟,苦命人兒去把香燒。燒上了自言自語苦禱告,告神靈弟子的苦楚誰知道。手拍著供桌這不苦死我了,苦只苦在外的人兒怎知道,求神佛保佑那苦命的人兒早來到。

《霓裳續譜》云:

黃柏樹下一座廟,苦命的人兒把那香燒。上上香自言自語胡禱告,磕下頭淚珠兒只在腮邊上掉。手拍著供桌苦死我了,苦死了奴在外的人怎知道,苦死了奴在外的人怎知道。②

《北平俗曲略》云【玉溝調】只有《霓裳續譜》中收有七首,其他諸書均作【溝調】,其摘引《京都竹枝詞》中附錄的【玉溝調】曲詞:“哆啰撓兒無合架,不養蠶桑不種麻。春雨過山頭,恰惟嫩雪紛紛下。刮起了風,黃沙如豆,打的行人怕。春無芳草,夏有冰花,慘凄凄,奇巧的佳人擰辮雙垂掛。冬雪大如掌,黃沙壓倒了蒼松杈。”《北平俗曲略》并云【玉溝調】的常格是“每首八句,最末兩句,必系疊句”,“哆啰撓兒無合架”因是“玉溝調垛字”,是以與常格不同。③按“哆啰撓兒無合架”一首又見于《霓裳續譜》卷八,確作【玉溝調垛字】。《霓裳續譜》中收錄的【玉溝調】,定格亦如《北平俗曲略》所說,每首八句、末句重復,如《霓裳續譜》卷八中另一【玉溝調】云:“蓮子花開蓮心動,藕葉兒玲瓏,荷葉兒重重,想當初托你擔水將你送,到而今藕斷絲連中何用,奴比作荷花,郎比作西風,算將起來荷花有定風無定。(重)”④《時調雅曲二集》中的【溝調】,較之此一常格,并不完全契合,如《黃柏樹》中,末兩句為“苦只苦在外的人兒怎知道,求神佛保佑那苦命的人兒早來到”,《霓裳續譜》則作“苦死了奴在外的人怎知道,苦死了奴在外的人怎知道”,前者可以看作是對后者重復句式的變通。此種變通,說明民歌俗曲改易譜調較為常見,而且民歌俗曲對字格的要求輕于腔格。重腔輕字,字隨腔轉,是其特征之一。

其四,《時調雅曲》中包含了諸多鮮活的社會民俗史料。

如上文《時調雅曲初集》中《十九歲俏皮姑娘》有句云:“喂了個皮杯兩相湊,又送了個舌頭。”同集中《稚嫩的妞兒》又云:“擺上飯讓坐兒過節兒一點兒也不邋,斟上酒先敬一個皮杯兒他的勁兒一督。他揀那可吃的菜往你嘴里布,你吃喝了一個挺舒服。吃完了飯倒一杯茶給你把口漱,說今兒不住下想來無有工夫。”歌中“皮杯”,即為彼時青樓中常見習語、風俗。晚清小說《品花寶鑒》第八回“偷復偷戲園失銀兩,樂中樂酒館鬧皮杯”有:

仲雨對二喜道:“你出個令罷。”二喜道:“樂中樂,苦中苦。第一杯輸了,要唱個小曲兒;第二杯輸了,要說個笑話;三杯輸了,敬人皮杯。”元茂道:“這三樣我都不來。”聘才道:“那不能。既這么著,頭一個就是你來。”二喜便斟了三滿杯,放在面前道:“李老爺來罷!”元茂便瞇齊了眼道:“你們替我看著,我眼睛不仔細,恐怕要錯。”便伸出手來,與二喜豁一拳就輸了。仲雨笑道:“請唱。”元茂道:“唱是再不會的,我情愿多吃一杯。”保珠道:“說唱就要唱的。”元茂飲了一杯酒,求保珠代唱。二喜道:“代唱了罰十杯酒。”保珠便不敢代,元茂對他作了一個輯,道:“好人,你代我唱一唱罷。這些東西,我是一句不會的。”眾人見他果是不會,保珠便代唱了一枝《銀鈕絲》。……又與二喜豁第三杯,二喜輸了,要敬仲雨皮杯。仲雨道:“咱們倒不用這么著,方才李老爺那杯沒有吃得好,這杯我煩你轉敬他。”二喜便拿著杯子,呷了一日,又送到元茂嘴邊,元茂搖著頭,閉緊了嘴不受。二喜便跨在元茂身上,端端正正的,將元茂的頭捧正,往上一抬,元茂便仰著臉。二喜卻把那一點珠唇,緊貼那一張闊嘴,慢慢的沁將出來,一連敬了三口。元茂便如醍醐灌頂,樂不可言。①

“二喜卻把那一點珠唇,緊貼那一張闊嘴,慢慢的沁將出來,一連敬了三口”云云,即是“皮杯”的釋義,“皮杯”乃鮮活的社會民俗史料。

另如《時調雅曲初集》中《俏皮姐兒》有云:“有一個俏皮姐兒正在當年二十二,梳妝雅淡最瞭人兒。模樣兒端莊無有對,先不笑露出兩酒窩,說話語甜得人意,滿嘴里愛逗個哏兒。他若是有那熟客來時玩笑話兒露八分,抽冷子打你個皮科,好一個全哄人的要命鬼兒。”通篇都是方言俚語,也即俗稱之“京片子”。如“抽冷子打你個皮科”,系北京方言,“抽冷子”指突然、乘人不注意,“打個皮科”指開玩笑。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娓娓青燈女兒酸語,滔滔黃水觀察嘉謨”有:

老殘道:“好,好,好,我就陪你談談。我對你說罷,我回屋子也是坐著,何必矯強呢?因為你已叫了兩個姑娘,正好同他們說說情義話,或者打兩個皮科兒,嘻笑嘻笑。我在這里不便,其實我也不是道學先生想吃冷豬肉的人,作甚么偽呢。”②

雖然有著從真、從俗的自覺意識,明清民歌如《掛枝兒》《萬花小曲》《絲弦小曲》《曉風殘月》中,對方言的使用仍然較為克制,《時調雅曲》各首民歌無視雅言的規范,大膽使用方言,以方言彰顯地域特色、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情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奇特的敘事效果。

劉永濟《詞論》云:“文藝之事,言派別不如言風會。”③近現代民歌形制的解放、題材的擴大、視角的下移與口語的普及、方言的使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中國民間文學久已有之的“口頭”傳統在遭遇社會文化轉型浪潮時自然發生的新變。綜而言之,《時調雅曲》中民歌對小說戲曲包括《詩經》《論語》等內容的世俗化改造,對底層人物如青樓妓女、進城做傭者命運遭際的關注,對“抽冷子打你個皮科”等俚語的嫻熟應用,一方面是因應時代風氣而對前代民歌在繼承基礎上的革新,另一方面對于后起民歌尤其是近現代北方民歌有著開風氣的功勞——以《時調雅曲》為近現代北方民歌的早期文獻的理由與用意,亦在此處。

(周玉波,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價值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主要內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欧美成人区|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国产va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三级| 青青网在线国产|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伊人成人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日韩欧美中文|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靠逼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性一区|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久青草免费视频|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精品视频第一页|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 午夜日b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电影| 91毛片网|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黄色一及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性精品| 综合色88|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精品视频福利| 婷婷成人综合|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澳门av无码|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欧美不卡二区| 天天干伊人| jizz在线免费播放|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五月婷婷综合色|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