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中國傳統色彩歷經數千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在色彩學上的反映,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價值,文章就其應用展開實踐分析。方法:文章從中國傳統色彩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角度出發,對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意義展開討論,并提出具體的應用原則與路徑,希望借此有效發揮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價值。結果:常言道“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這一點從某些方面而言也與西方現代色彩原理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五色之中的青、赤、黃分別對應著西方色環之中的三原色,而其中的白、黑則是對應著色環之中無彩色的兩級,原色相混就能變換色彩的純度,而對無彩色進行疊加則能變換色彩的明度。因此,從這一點來分析的話,中國傳統色彩與西方現代色彩也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是與西方色彩科學理性不同,中國傳統色彩源自人的本能,其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傳達,是以觀念為核心借助表現性手法來傾訴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所以色彩的文化屬性也更為強烈。結論:色彩可以說是形態的表現要素,沒有色彩也就沒有光彩。中國傳統色彩是以“五行說”作為核心的五色觀念,影響十分深遠,一直貫穿于中華民族色彩審美意識中。視覺傳達設計者可以從五色觀念出發,展開合理的中國傳統色彩應用,切實優化視覺傳達設計。
關鍵詞:傳統色彩;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3-0-03
0 引言
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色彩是一種重要的元素。中國傳統色彩源自賢人對自然的認識,與我國傳統宇宙觀、哲學觀與世界觀具有緊密的聯系,對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念和風俗習慣產生了重要影響,可謂是我國幾千年來的自然美學結晶。中國傳統色彩本就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不僅能夠很好地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智慧,還是現代設計師的靈感來源,不少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師會在設計過程中加強對中國傳統色彩的研究與應用,希望借此使設計更具有民族特色及文化底蘊。
1 中國傳統色彩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
中國傳統色彩樸實且真摯、濃郁且奔放,能夠對人們的視覺感官產生強烈的沖擊,從而有效引發觀看者的心靈觸動,這一種誘目性并不是借助粗暴媚俗的色彩搭配來實現的,而是一種十分純粹的情感表達,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對美的理解一致。視覺傳達設計作為現代設計的重要構成部分,涉及書籍設計、包裝設計、標志設計、廣告設計、板式設計等多個方面,目的就是將色彩、圖形與文字等一系列視覺要素有計劃地組織起來,實現信息及情感的有效傳遞。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相較于其他要素,色彩在所有視覺要素中具有最強的直觀性,能夠率先被感知,再加上色彩本身就具有指代性與象征性,能夠很好地與人的心理感受相關聯,所以對設計作品信息及情感的傳達影響也較大[1]。
2 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2.1 豐富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文化內涵
縱觀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情況可以發現,其對色彩應用的側重點大多集中在視覺體驗及心理效應上,即只是從色彩的冷暖、對比、明暗等外在層面進行考量,忽視了色彩的文化內涵及民族意蘊,本土設計的重要價值未得到重視。中國傳統色彩本就已經超越一般的色彩審美功能,將其應用于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不僅是視覺審美訴求,還能很好地傳遞我國的傳統哲學思想、藝術精神以及古人的情感追求,從而有效豐富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文化內涵。
2.2 豐富現代視覺傳達設計色彩搭配
相較于西方國家而言,我國現代視覺傳達設計起步較晚,在后續發力過程中也呈現出了“急功近利”的情況,而且過度依賴西方現代藝術與設計的語言框架,對色彩的考量明顯缺乏自我認知,導致設計出來的作品色彩應用十分雷同。以五色為核心的中國傳統色彩具有奔放、古樸的特點,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中華民族風格的色彩群,將其應用于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能夠帶來有益啟示。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這種高飽和、強對比的色彩設計手法,能夠將民族風格與現代元素有效融合,這樣不僅能豐富整個現代視覺傳達設計色彩搭配,還能提升我國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在國際上的識別性與差異性,更好地凸顯我國文化特色及魅力[2]。
3 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3.1 設計簡明
對中國傳統美術色彩而言,其不管是外在特點還是內在本質,大多是借助簡潔的色彩體現出來的,色彩如果過分復雜,就會影響美術表達的含義。只有將色彩與符號有效融合,保證色彩的簡明設計,才能為受眾群體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確保中國傳統色彩應用價值的發揮。為此,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時,需要遵守設計簡明原則,在選擇色彩的時候按照一般的調配規則,將線條與色彩有效組合,以此勾勒出相應的對象,還需要確保色彩與畫面的有效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設計效果。
3.2 民族情感豐富
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能夠很好地呈現出中華民族情感,有效引發受眾群體的共鳴。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其流傳下來的表意體系,真正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表現出民族特色,以此提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對受眾群體的吸引度。除此之外,還可以從精神層面出發,強化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聯系,保證現代設計創新的同時,凸顯出中國傳統色彩的民族性特色[3]。
3.3 構建獨特意境
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重點在于意境,而色彩可以說是意境構建的重要元素,只有提高色彩與意境的契合度,才能將傳統與現代有效融合,從而真正提升整個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效果。因此,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可以借助中國傳統色彩來構建出獨特的意境,這也能讓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意境變得更加獨特且具有韻味。
4 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
4.1 加強對中國傳統原色的應用
中國傳統色彩以青、赤、黃、白、黑這五個顏色為主要基調,對應西方現代色彩理論中的三原色與五彩色系的組合。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要想得到很好的應用,設計者自然要加強對原色與無彩色的應用。原色本就具有濃郁鮮艷、明亮奔放、簡明直觀、對比強烈等一系列審美特征,若能將這種審美特征有效應用于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則能吸引受眾群體的視線,并且能高效傳達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色彩純度較高的原色時,因其本身就具備足夠強烈的對比效果,若不合理控制畫面色彩數量、所占面積比例以及位置,則很容易導致整個畫面變得繁亂且刺眼,造成過度的視覺沖擊。為此,在以原色作為色彩基調進行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需要減少畫面中其他色彩的使用,最好是將作品畫面整體色相數量控制在3個以內。還要加強畫面中不同原色之間的面積對比,一般情況下面積大小越懸殊,其整個色彩對比效果越弱,反之則越強。同時,要注意畫面中原色之間的位置對比,一般情況下兩種原色距離越遠,整個色彩對比效果越弱,反之則越強。
除此之外,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色彩,設計人員還需要關注色彩搭配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在對比原則指引下應用色彩能夠進一步增強視覺反差。例如,在中國傳統色彩應用過程中,退暈與對暈是較為常見的現象,將二者結合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中,能使整個視覺色彩更加協調,同時使其指向性變強,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優化視覺傳達設計效果。以《大魚海棠》宣傳片為例,設計者使用了紅、藍這兩種顏色的反差,為避免過度反差,還加入了金色、白色的線條以及光斑,整體呈現出一種立體的效果,更好地凸顯了人、魚、海,能夠很好地吸引觀眾[4]。
4.2 加強對中國黑白等無彩色的應用
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除了原色之外,還需要加強對黑白等無彩色的應用,這也是中國傳統色彩的重要構成部分。道家崇尚黑白,追求的是色彩的平淡素凈之美,所以文人墨客畫作大多以墨色為主,以水墨之變化來直抒胸臆,給人以一種氣韻生動之感,強調繪畫的神韻及意境。應用黑白之色及水墨之韻,從某些方面而言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所追求的極簡主義、自然主義等審美思想十分契合,還能很好地發揚超然灑脫的水墨風情,使整個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煥發出與西方設計不同的民族意蘊及精神意境。除此之外,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要想更好地彰顯中國傳統色彩的價值,就需要借助無彩色傾向這一特點來對畫面整體色彩進行調和處理,通過黑白色的介入來熔化原色之間的對比,又或者是豐富整個畫面明度變化,這樣整個視覺傳達設計就能變得更加和諧。
4.3 注重中國傳統色彩隱喻象征
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要想得到良好的應用,還需要注重中國傳統色彩的隱喻象征。色瓷作為一種視知覺對象,其并非只是物理性的,還是一種觀念的、心理的,與文化觀念具有一定的聯系,作為一種象征手段加以比附與延伸,促使其內在性質得到了明顯的拓展。
在五行五色之中,青色屬木,具有生命之意、青陽之氣,在四季之中對應的是春天,象征著蓬勃的生機,所以才會有“青春”這一說法。赤色則屬火,代表著太陽、火焰以及鮮血的顏色,在四季之中對應著夏天,不僅有陽剛熱烈、喜慶吉祥的隱喻,還能令人生畏,在古代經常用于消災辟邪,屬于較為常用的一種顏色。黃色則屬土,古代認為其是大地之色,所以才會有“天地玄黃”這一表述,我國長時間以來一直都是農耕社會,黃色承載著古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另外,黃色還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長壽,古代長壽者向來都有“黃發”之稱,黃鶴更是長壽的代名詞,也表現了古人羽化成仙的夙愿。白色則屬金,是白玉的顏色,在四季之中對應的是秋季,通常情況下其象征著高尚、純潔、完美,也有剛健、收斂的意思,還和秋季的肅殺之氣具有一定的關系,象征著衰敗、死亡以及凋零。黑色則屬水,在四季之中對應冬天,老子提到的“上善若水”也在一定程度上隱喻著黑色不僅有奔流不息的意思,還代表著公平公正,正因如此,我國戲劇臉譜中的黑臉就表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忠賢之臣。
中國傳統色彩的隱喻象征也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應注意的要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延伸出無限的深意,這樣就能使設計出來的作品更具有意境及趣味性,從而真正確保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有效應用。
4.4 注重中國傳統色彩的傳承與創新應用
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要想得到良好的應用,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需要在傳承應用的同時做好創新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凸顯其應用價值。具體而言,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在應用中國傳統色彩時,要深入地把握其文化象征及視覺特色,融合現代設計審美來進行創新,最好是能夠結合不同設計對象的特性重新解構與應用中國傳統色彩,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全新又具有我國傳統色彩文化象征的視覺形式,真正做到去粗取精,使整個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更具有魅力及特色。
5 結語
中國傳統色彩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專屬于自己的文化體系,其不僅具有審美層面的視覺感受,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合理應用中國傳統色彩,能夠提升整個設計的民族韻味,而受眾群體則能因此產生精神層面的認可及情感方面的共鳴,從而真正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現代視覺傳達設計質量也能因此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竇小雨.基于多媒體課件中信息的視覺傳達設計路徑探索[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2(22):57-59.
[2] 丁莉.移動互聯網時代視覺傳達設計新思路[J].農家參謀,2019(24):162.
[3] 徐利.視覺傳達設計的多感官表達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版),2016(1):113-114.
[4] 劉晶鑫.新文科視野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探究: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2(22):125-127.
作者簡介:劉瀚(1996—),男,湖北監利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