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婷
青少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正處于生理與心理急速發育階段,需要他人的正確引導和關愛。在這一階段,學生做出的一些不良行為往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自身情感的缺失導致的。學生就像幼小的花苗,必須用愛澆灌,方能茁壯成長。“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貫徹陶行知先生的這一教育理念,及時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使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學生,給予他們關愛,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品質。筆者結合過去的教學經歷,談一談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思想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應用。
一、初識小何,學生教育受挫
剛接手班級的第一天我就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家伙——小何。小何身材瘦小,大大的書包像一個“蝸牛殼”壓在他的背上。
小何身負“蝸牛殼”的樣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對他總抱有一種未知的期待??刹痪煤笪冶惆l現,他上課容易走神,經常拖欠作業,字跡潦草不堪,是個典型的“后進生”。我本想著是“后進生”也沒關系,我會想辦法幫助他進步。可沒過多久,小何便給了我一個“下馬威”。
一個周三下午,學生們正在報名選修課。選修課種類五花八門,但每門課程都有報名人數限制,其中最熱門的選修課“編程設計”只有兩個名額。最后,班上兩個“計算機小能手”成功入圍。正當其他學生進行下一門選修課的報名時,小何突然號啕大哭,整個教室都回蕩著他的哭聲。我試著安撫他,詢問他為何大哭,也試過嚴厲地制止他,可他油鹽不進,根本不予人回應。最后,在其他教師的幫助下,小何被拉到了辦公室。
后來我才知道,他是因為沒能選上編程課而哭。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小何的任性,從那以后,小何任性的特點也日益暴露。體育課排隊無法排到第一個會哭,音樂課被教師批評會哭,參加學?;顒勇溥x會哭……我秉持著關愛每一個學生的理念,嘗試引導小何,用過“懷柔政策”,也有過嚴厲對待,但都收效甚微。無論是關心還是建議,小何都充耳不聞,一時間,我無可奈何。
二、了解學生,獲得家庭助力
面對這樣的困境,在感到挫敗的同時我開始反思,該怎么做才能讓他改掉以前的壞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在和小何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他非常不愿意與人交流,無論你說什么,他通通以沉默應對。我對他的了解僅僅局限于我的認知以及周圍同學的評價。但教育需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需要明白他們的真實需求。于是,我對小何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家訪。
小何的奶奶態度和善,從她那我了解到小何是單親家庭,父親常年不在家,母親對他不聞不問,所以小何的內心極度孤僻敏感,也不太擅長與他人交流。我開始漸漸理解小何沉默的原因,體會到了他內心的孤獨與對愛的渴望。我又聯系了他的媽媽,從她那里我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小何媽媽稱,她因為生病,經濟拮據,工作繁忙,很多時候無暇顧及小何。漸漸地,對她的管教,小何也不聽了。加上爺爺奶奶很是疼愛孩子,所以小何變得嬌氣而偏激,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我想這可能就是小何處處想爭第一,變得非常任性的誘因。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尤其重要。針對小何的種種表現,我認為還得從小何的家庭抓起。我再一次聯系了小何的奶奶和媽媽,和她們分別交流了小何的情況。小何內心是渴望父母的關愛的,我想媽媽對他的關心會比一見面就說教更有效,而爺爺奶奶也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縱容他在家里的不良行為。家長們都需要適當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值得高興的是,我得到了家長的全力配合,獲得了家庭助力,在引導小何培養良好品質的路上,我邁出了第一步。
三、關愛學生,取得學生信任
教育需要以愛為出發點,只有在愛的沐浴下,學生才能茁壯成長。為了讓小何不再沉默寡言,且感受到我對他的關注與友善,我開始頻繁地“約談”他。我們談心的話題不再是之前的作業、學習、行為習慣,只是簡單的日常聊天?!澳阕蛲碓诩覍懲曜鳂I之后干了什么呀?”“你最喜歡吃什么食物?”“你有什么愛玩的娛樂活動嗎?”“在班里,你的好朋友都有誰?”……剛開始,他不清楚我為何問他這些與學習無關的問題,對我抱有警惕心,回答也是只言片語。漸漸地,他發現我并沒有其他意思,真的只是和他聊聊,他的話就多了起來。
有一次,小何竟主動說他不是很開心。他說媽媽近來對他非常關心,他本來心里可高興了,可媽媽看到他的作業上布滿紅叉叉時竟然沒有和之前一樣教育他,只是皺了下眉頭,他覺得媽媽對他失望了,已經放棄他了。我聽后哭笑不得,看來他的確十分敏感。不過令人高興的是,他終于敞開心扉了。于是我開始開導他,教他如何與媽媽溝通,在學習上如何進步,他邊聽邊點頭。
從最初的拒絕交流,到被詢問才開口,再到現在的主動開口說,小何的變化是令我高興的,這也讓我覺得我的方法是有效的。
四、營造氛圍,培養交際能力
對一個內心敏感孤僻的學生來說,他的情感體驗是不夠的。通過觀察我發現,小何在班級里不愛與其他同學交流,人際關系比較緊張,他需要更多的同齡朋友,需要集體的關愛。
為了改善他與其他同學的人際關系,我私下教授了他一些關于人際交往的小妙招,名曰“十個讓大家喜歡你的小秘訣”,鼓勵他多與其他學生進行交往。當他與其他學生發生小摩擦時,我也不插手干預,鼓勵學生們自己解決,培養他與人交際的能力,培養他謙讓、尊重他人的品質。同時,我在班級召開“手拉手,好朋友”主題班會,倡導同學之間應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攜手共進,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后來,小何的朋友多了起來,我也時不時找他談心,防止敏感的他走入思維的“死胡同”,也防止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卷土重來”。
五、樹立自信,養成良好習慣
一個自信自愛的學生,才會真正從內心促使自己向上、向前。批評對小何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他需要別人幫助他樹立自信。所以我總是抓住機會當面表揚他、鼓勵他。我還對小何委以重任,將給白板水筆換墨水的任務交給他。他對這個任務十分上心,每天放學前都會將講臺上的筆拿下,換上新的墨水,從不懈怠。
被表揚多了的小何對自己要求漸漸高了。我夸他今天寫字認真,他第二天會繼續保持,甚至自己悄悄地練字;我贊他勤勞能干,他便總是搶著干打掃教室的活兒;我夸他懂得謙讓了,在與同學交往時,他也不事事搶“第一”了??粗『蔚淖兓腋械綗o比欣慰。
小何這一朵瘦弱倔強的花兒最終在家人、教師、同學的關愛下和自己的努力下綻放了。伴隨著他的改變,我也真正理解了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更明白了如何做到有效關愛學生。關愛學生是需要方法的,尊重學生,傾聽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從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給予他們全方位的關懷。在學生改變的同時,教師也在和他們一起成長。播種一份關愛,收獲一朵花開,我期待著我能守候更多的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