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祥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課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教師的溝通能力深刻影響著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體育教師的溝通能力進行研究。
一、溝通的內涵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簡而言之,溝通就是準確、完整地將信息傳遞給對方,并得到對方的反饋和認同。溝通不僅包括傳遞正確信息的過程,而且強調對信息的理解和反饋。
二、培養體育教師溝通能力的意義
部分學校、家長和學生面對升學的壓力時,會將體育課程邊緣化。為了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體育教師需要積極地與家長、學生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溝通。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體育對學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具備良好溝通能力的體育教師能更好地把體育知識、體育技術與技能教授給學生,可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道德、意志和品質,以此來達到以“體”育人的目的。因此,培養體育教師的溝通能力對開展體育教學工作至關重要。
三、培養體育教師溝通能力的策略
1.學會傾聽,為溝通打下基礎
溝通是一種雙向交流的藝術,良好的溝通往往先從傾聽開始。在傾聽時,教師要保持積極溝通的心態,尊重對方,尤其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教師應學會傾聽,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溝通。體育教師要完成制定的目標任務,在面對領導、學生和家長時,都需要認真傾聽,讀懂他們所表達的意思,為接下來的溝通打下基礎。
2.注意語言,提高溝通的效率
體育教學與訓練的過程本身就是溝通的過程。教師的教學語言是聯系師生之間教與學的紐帶,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效果,對完成體育教學目標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教學語言必須能準確地表述自己的動作要點和學習目標,便于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同時,教師除了要注意表達的內容外,還要重視語言的表達技巧。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使用幽默、簡短的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被體育教師的教學語言所吸引,能夠有效地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在教學排球墊球技術的動作要點時,使用“一插二夾三提”的體育教學語言,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教學內容。
3.提高自我修養,實現溝通的目的
體育教師要想實現溝通的目的,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和表達能力,培養自身獨特的思維視野。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具備一定工作能力和知識素養,不斷豐富自身學識,才能更快、更準確地為體育教學提供基礎性幫助,更好地推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同時,體育教師要以開闊的眼光、博大的胸懷去學習其他同事的經驗,從而提高自身的溝通水平。
總之,體育教師從事的教育行業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項工作,這項工作需要不同教師、不同部門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去完成。因此,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要求體育教師思路清晰、準備充足、目標明確、語言貼切,這樣才能實現有效溝通,推動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