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合作已成為新時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選擇。作為功能性區域經濟,我國縣域經濟因自然地理、資源稟賦、區位交通、產業基礎不同而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一些縣域招商項目落地難、產業集群程度低、產品市場銷路窄、人才招引留用難度大等問題制約著縣域經濟發展。因此,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下,縣域之間要推進資源共享、交通互聯、產業共興、市場互促,變“單打獨斗”為“抱團前進”,變“同質競爭”為“協同發展”。
縣域經濟抱團發展,要共同優化營商環境,夯實區域合作要素保障。在基礎設施上要加快建設跨區域的方便快捷、銜接緊密、內通外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政務服務上要打造跨區域“一網通辦”平臺,整合公共數據資源,推動信息共享、相互授權、異地辦理和結果互認,簡化辦事流程,加速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在產業發展上要立足自身特點,在區域產業發展格局中明確功能定位,找準產業特色和市場對接著力點,圍繞縣域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在合作中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同時要建立區域公用品牌,提升區域合作市場影響,將各縣名優特產納入其中,構建種類豐富、產品齊全、物美價優的區域公用品牌體系,實現區域公用品牌和縣域自有品牌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良性循環。
關注縣域經濟協同合作,聚焦縣域特色制造業發展,《當代縣域經濟》本期“特別關注”欄目以記者現場報道的方式,圖文并茂地展現了四川省雅安市堅定制造強市戰略,全市統籌布局,兩區六縣緊密協作,找準產業發展功能定位,明確產業協作分工,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優化營商環境,優選產業賽道,在區域協同中抱團發展,推動優勢產業延鏈升級、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不斷拓展,以特色制造業支撐引領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典型案例”欄目形象展示了四川省榮縣立足油茶種植優勢,專注于把油茶發展作為振興山區、興林富民的產業,以“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為發展目標,依靠政策支持,鄉鎮協同、村企互助,大力推進建設要素集聚、三產融合、優勢突出的油茶產業核心發展區的典型成就。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