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紅霞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城區幼教中心
喬冠骎 南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過去,教育雖被視為國民綜合素質發展的大事,但主流觀點總是認為實施教育的主體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家庭中父母進行的教育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關注。但是,隨著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終于以法律形式被認可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國家明確提出了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在品德、身體素質、生活等方面擁有普遍的教育權利與義務,促進了教育資源在學校、家庭與社會中實現合理分配。
立法的目的是使社會更好地發展,有關家庭教育的相關事宜皆明明白白地書寫在《家庭教育促進法》中,但這并不意味著實現“家校社”教育體系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對于幼教工作者來說,將一道道法律條文在日常教育中切實貫徹雖有可行性,但仍然充滿挑戰,這將是未來幼教工作者們拓寬幼教渠道、提升教育質量所必須思考的課題。
國家適時頒布《家庭教育促進法》,充分考慮了教育界的現狀,借鑒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者的總體意見,其貫徹的基礎體現在必要性與可行性兩方面。
《家庭教育促進法》作為上層建筑是教育界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雖然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學校、幼兒園是教育的主要基地、教師言傳身教是未成年人學習的主要方式,學校、幼兒園和教師的教育水平對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有著關鍵作用,但是近些年來的許多真實案件表明,來自父母為代表的家庭教育對受教育者也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倘若將教育的好壞完全歸因于學校、幼兒園方面定會失之偏頗。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壓抑的家庭氛圍等原因使未成年子女產生過失行為或問題行為。教師或多或少會和學生們講述反暴力、講誠信等問題,已經為受教育者健康成長指明了方向,但是家庭暴力、父母過分監管和過分寵愛、家庭失信等都是明顯阻礙家庭教育有序進行的因素,不在這些方面加以及時糾正就不能促進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會使得幼兒園、社會的教育事倍功半。因此,考慮到家庭教育的正面和負面效果越來越明顯,用法律的方式加以規范與促進確有必要。
《家庭教育促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大背景下具有可行性。黨的二十大以來,法治中國正日益完善,教育界多次組織全體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學習憲法、民法基礎知識、勞動法等法律法規,法律意識與法治思維在師生群體中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家庭教育促進法》經過嚴謹細致的商議和推敲,按照合理程序向社會征求建議和意見,在合法的程序下問世,內容緊扣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現象與問題,為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提供獨特的智慧,讓我們有法可依。
幼兒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幼教工作者面臨著年齡偏小的幼兒與育兒經驗并不豐富的父母,在實踐中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面臨著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來源于多方面,包括教育者自身的能力大小、幼兒家庭綜合素質的高低、幼兒園方面關注程度的多少等。
教師終究屬于幼兒園教育方面直接負責的人員,只能在幼兒園教育中發揮著有限作用,以傳統的教育方式推進家庭教育效果甚微。曾有過幼兒教師在網絡上留言:自己班上的小朋友由于父母感情不和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應有的關懷,老師給孩子想的辦法根本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孩子最后哭著對老師說“爸媽不愛我了”……身為教師,確實無法左右孩子父母的婚姻問題,但是可以斷定這樣的家庭多多少少會給孩子留下一定的心理陰影,而身為教育工作者卻無能為力,這種挫敗感和無助感確實是由于身份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且除了增強雙方的溝通并其他無有效解決辦法。
與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幼兒教師的個人能力參差不齊,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體現得尤為明顯,這也導致了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促進全新“家校社”幼兒教育體系這一重大任務充滿了不確定性。盡管各地教育局已經在全民普法工作上付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很難保障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對包括《家庭教育促進法》在內的一些法律文本、法律思維的理解和運用是正確的。承認幼兒教師能力的參差才能注意到問題所在,才能有效制訂相關措施,例如優中擇優進行篩選,確定選擇能對家庭教育工作起到有效推動的幼兒教師。
大多數幼兒的父母較為年輕,也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育兒,缺乏相關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幼教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家庭育兒理念已經經不起新時代實踐的考驗,需要隨著時代更替。盡管幼兒父母的素質較過去有了提高,但因為經驗不足,他們往往會選擇將教育權更多地轉移給幼兒園,寄希望于教師能幫自己培養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乖寶寶,因而疏忽了幼兒的家庭教育,或者不能做到學校與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這些為家庭教育的推進平添了障礙,不能很好地滿足新時代對“家校社”幼兒教育體系的需求。幼教工作者要在短期內轉變幼兒家庭的錯誤認知,得到他們的支持才能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幼教工作者所處的幼兒園單位或是當地教育局的行事作風直接影響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貫徹執行。形式主義向來對工作質量產生極大的破壞,在努力建構“家校社”幼兒教育體系時應當警惕形式主義。教育局或者有關監察機構應當嚴格履行職責,對幼兒園以及幼教工作者的工作作風及時地進行監督與評估,如何自上而下地杜絕形式主義是推進家庭教育的又一挑戰,唯有克服挑戰才能確保家庭教育能長期穩定地成為幼兒教育的組成部分,與學校、社會相輔相成。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一套全新的幼兒教育體系呼之欲出。這套體系需要家庭教育的廣泛參與,需要幼兒園教育的持之以恒,需要社會社區的鼎力支持。以《家庭教育促進法》為準則,幼教工作者應當聯合幼兒家庭、社區機構共同構建全新的幼兒教育體系,力求做到在各方關懷之下為幼兒打造適宜而有意義的學習、成長環境。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之一。幼兒園以及幼教工作者應當端正態度,視推進家庭教育為自己的常規工作。打造全新“家校社”幼兒教育體系,要求以在幼兒園任教的專業教師為代表積極走出校園,成為連接校園與家庭、社區的關鍵樞紐。幼教工作者可以以團隊的方式加強宣傳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通過適當的家庭訪問和有趣的社區小課堂等提高家庭與社區對校外教育的重視程度,家校以及社會密切配合是開展一切活動的基礎。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十四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F階段來說,建構新體系的主要推動力是學校、幼兒園,家庭方面需要努力配合;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力要遠大于其他教育,幼兒園需要在未來的實踐中逐步完成角色轉換,逐漸讓家庭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
全新“家校社”幼兒教育體系中幼兒的家庭也是關鍵因素,單單配合學校、社會的行動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幼兒家長發揮創造性思維助力體系的構建--如何妥善解決暴力問題、如何避免家庭內部問題波及孩子、如何正確塑造孩子的人生觀等都是需要家長深思熟慮的。另外,將教育加以修飾,使之變得生動有趣才能讓家庭教育充滿活力,持續對幼兒產生正向影響。例如寓教于樂,通過健康、歡樂的游戲傳遞一些正確的思想觀念;或是將教育蘊藏于家風家訓建設,在潛移默化中加強親子陪伴、塑造幼兒健康身心。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十條規定,可以采取建立家長學校等方式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加。都說為人父母無須任何考試考證,家庭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水平沒有相關的保證,而這又恰恰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因此幼兒園、社區應當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對幼兒父母的育兒能力有宏觀的考量。由幼兒園、家庭、社區共建的“家長學校”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三方應當定期開展面對面式的訪談,自愿平等地交換教育理念與經驗。家庭方面可以向幼兒園教師詢問并學習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幼兒園方面也可以借助家長學校和社區提供的其他幫助近距離接觸幼兒及其家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實現“家校社”教育的聯動;社區代表社會支持家長學校的開建,有條件的社區應常設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在日常中一點一滴地推進家庭教育。
特殊家庭通常是指由于家庭的經濟條件、親情關系、成員組成等情況造成的一些不同于常態的家庭模式,例如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家庭、殘障家庭等。對于這些家庭,其本身的特殊性會影響對孩子的教育,在“家校社”新體系中需要給予特殊家庭更多的關注。
除了必要的素質教育,對于特殊家庭的幼兒的心理也必須加以重視。家庭變故所帶來的心靈創傷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需要教師、家長以及其他社會慈善教育類機構等協同進行心理治療,確保幼兒能繼續生活在一個良好的身心環境或是鼓勵幼兒克服對創傷的恐懼。心理教育相比一般的學習更難,教育工作者準確把握幼兒的心理活動始終艱難,且實際情況復雜多變,心理教育更應當靈活應對。
特殊關照也包括必要的保密措施。受教育者具有平等權,特殊家庭的幼兒倘若受到同齡人歧視,甚至是教育工作者的區別對待會加劇自身內心的創傷,對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的開展產生難以估量的惡劣影響。教育工作者必須對特殊家庭采取保密措施,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外透露其家庭的情況,公開場合給予特殊家庭平等的對待,私下給予更為細膩的關注,做到在保障其人格尊嚴的同時實現普遍意義公平與實質意義公平的統一。
有些特殊家庭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當矛盾觸及家庭教育的推進時,幼教工作者應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捍衛幼兒的受教育權。倘若特殊家庭中的父母或其他長輩拒絕履行對幼兒的家庭教育,幼兒園、社會有權利為了保障幼兒的家庭教育而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申請,通過法律程序規范家庭教育的促進。法律程序亦可申請不公開,充分保障特殊家庭的特殊權益。
按照《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理念,踐行全新“家校社”幼兒教育體系既符合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戰略意義,也是給予教育新定義的偉大創新。全新“家校社”幼兒教育體系雖然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但其順應新時代發展實施需要幼教工作者圍繞《家庭教育促進法》用智慧去實踐,唯有我們教育工作者足夠重視才能用行動創造教育界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