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振華
(蘇州市吳江區人大常委會,江蘇蘇州,215200)
2023 年,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確了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為聯系點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們在思考發揮聯系點的作用時,要大處著眼、整體布局、小處入手,從“點、線、面、體”四個維度謀劃推進。
“點”上突破,實實在在建好用好基層立法聯系點。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不是“造盆景”“擺花瓶”,是做好新時代人大立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實實在在的工作和責無旁貸的使命。要主動深入聯系單位和代表活動室,走訪代表和群眾,問詢專家和骨干,從社會“神經末梢”收集立法“金點子”,讓群眾的立法建議和意見從“江湖之遠”直抵“廟堂之高”。要注重發揮立法聯絡員和人大信息員的“順風耳”作用,主動及時反饋法律法規實施中社會各界的評價意見,使上級立法機關制定修改廢止法律時更有針對性,更有底氣。同時,要堅持創新形式和方式,依托“數字人大”等線上平臺,緊密結合社情民意,體現地域特色,充分傾聽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群眾代表的建議和意見,進一步敞開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大門,讓“家長里短”成為立法考量,讓基層民主“可感知”。
“線”上延伸,發揮聯系點在立法全鏈條中的作用。聯系點的基本功能是征集立法建議意見,但不能止步于立法中。立法前,有哪些法律法規是群眾期盼的?某件法律法規哪些內容是群眾關注的焦點?法律法規實施后,效果怎么樣?有沒有需要修改的?都要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立法前問需于民、立法中問計于民、立法后問效于民,在立法各環節都厚植民意是聯系點的題中之義。要讓立法聯系點成為“法言法語”的轉換器,在征詢意見時,發揮專家顧問團隊的理論優勢,將原汁原味的“街談巷議”提煉總結,為法律法規的立改廢提供素材和依據,努力實現立法全過程民主;在立法后主動開展普法宣傳,將深奧的法條用詞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話語,讓群眾真正深入參與到立法的每個環節中,使全社會都來了解、關心和參與立法工作,扎實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落地落實。
“面”上擴展,在立法之外進一步拓展聯系點功能。要在黨委領導下,系統謀劃,把握好工作的聯動性和協同性,形成合力,從服務立法向推動執法、促進守法延展,助力基層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把聯系點建設成為深化法治實踐的前沿陣地。要更加突出聯系點的特點特色,注意從全局統籌把握,把基層立法聯系點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建設、街道議政會、網格化社會治理有機結合,通過開展合作共建、建立信息采集點、組建專家人才庫等方式拓展工作渠道,及時整合法治資源形成工作網絡,讓一條條充滿“煙火氣”的建議意見寫入法律法規之中,應用于社會治理和百姓生活,重點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化解矛盾糾紛、構建和諧政商關系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健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注入新動能,促進立法工作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越來越堅實。
“體”上融合,把聯系點更好融入人大工作整體格局。聯系點既是人大代表參與立法工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了解民情民意的便捷窗口,為形成代表建議、參與推動監督等工作提供了有效載體。把聯系點和人大相關工作有機融合,實現整體發展,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篇章,是基層立法聯系點發展的可行路徑。要聚焦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將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與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代表聯系點等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有機結合,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鼓勵各基層立法聯系點主動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工作方法,積極拓展群眾有序參與治理的渠道;通過邀請基層立法聯系點的代表參加立法座談、執法檢查、視察、調研、聯系選民等多種形式,聽取基層群眾“原汁原味”的聲音,關注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確保所立之法能夠解決群眾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