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森,王康年,劉書東
(1.新疆畜牧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2.塔里木農業大學,新疆阿拉爾 843399)
柯爾克孜羊是我國肉脂兼用型地方品種之一,是我國綿羊品種多樣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產于天山山脈西南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屬于肉脂兼用型粗毛羊,體型勻稱、體質緊湊、四肢高長。目前對柯爾克孜羊的研究多集中于產肉性能、雜交選育等方面,在種公羊個體評價方面的研究較少,本試驗通過分析不同月齡柯爾克孜種公羊表型性狀,獲得體重與主要體尺性狀間最優回歸方程,為柯爾克孜羊選育提供參考。
試驗動物來源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圖什市哈拉峻鄉和吐古買提鄉某養殖場,隨機選擇334只分別處于12、24、48 和72 月齡的柯爾克孜種公羊,采集體重和體尺性狀。
使用電子秤稱量體重,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軟尺測量胸圍,測量經肩胛骨后緣繞胸一周長度,以插入食指和中指、上下能夠滑動為宜;軟尺測量管圍,測量繞左前肢脛骨自下向上1/3處一周長度;軟尺測量體高,垂直測量自鬐甲最高點至地面高度;軟尺測量體長,測量自肩端前緣到坐骨結節后緣長度。測量胸圍、管圍、體高和體長,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1.3.1 表型統計分析
運用Excel 2019 軟件對測量的柯爾克孜種公羊體重和體尺等各項指標進行初步整理,試驗結果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1.3.2 通徑分析
通過R 4.1.3 軟件,以不同月齡柯爾克孜種公羊體重與體尺指標胸圍、管圍、體高和體長表型相關系數為基礎,建立四元一次方程組,計算體尺指標對體重的直接效應,導出通徑系數P1、P2、P3、P4。
1.3.3 最優模型擬合
通過赤池信息量準則(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貝葉斯信息準則(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BIC)值和殘差平方和(Residual Sum of Squares,RSS)值和圖形置信區間為綜合基準判斷,選擇最優擬合模型。
由表1 可知,12 月齡公羊體重、胸圍、管圍分散程度最小,48 月齡體重、體高、體長分散程度最大,同時,隨著月齡增加,體高、體長、管圍在12~24 月齡階段增加明顯,胸圍與管圍在24~48 月齡階段增加明顯,但體長與管圍在48~72 月齡階段增加不明顯。

表1 柯爾克孜種公羊體重和體尺指標的表型統計量
由表2 可知,對變異系數排序,12 月齡:體重>管圍>胸圍>體長>體高;24 月齡:體重>管圍>體長>胸圍>體高;48 月齡:體重>管圍>體長>胸圍>體高;72 月齡:體重>管圍>胸圍>體長>體高;全體月齡:體重>管圍>胸圍>體長>體高。12 月齡、24 月齡、48 月齡和72月齡體重變異系數最大,說明體重指標有較大的提高潛力。

表2 柯爾克孜種公羊體重和體尺指標的變異系數統計量
由表3 可知,各個月齡羊的體重與體高、胸圍呈極顯著正相關(<0.01),體高與體長呈極顯著正相關(<0.01),體高與胸圍呈顯著正相關(<0.05),其中體重與胸圍表型相關程度最大。

表3 柯爾克孜種公羊不同月齡體重和體尺指標的相關系數統計
利用體重與各體尺指標之間的表型相關系數建立方程組,模型矩陣求解。全體月齡羊表型相關系數統計見表4,以通徑系數為變量的四元一次方程組為:
解得:P1=0.192,P2=0.426,P3=0.414,P4=0.092。
由表4 可知,剔除其他因素影響,體重與胸圍關聯強度最高(=0.486),體高與體長關聯強度最高(=0.504),管圍與胸圍關聯強度最高(=0.408)。
采用AIC 值、BIC 值和RSS 值進行衡量和再次檢驗,結果見表5。模型擬合數據優良性比較,優先考慮3 個準則中值最小的,因此選擇比較第5 和第7 個模型,選擇結果顯著的第7 個模型。
運用擬合模型構建柯爾克孜種公羊體重與體尺間的多元回歸方程,結果見表6。體高()(β=0.667,SE=0.093,t=7.180,P<0.001),胸圍(X2)(β=0.859,SE=0.058,t=14.800,P<0.001)。因變量體重總體變化69.88%由自變量體尺指標所貢獻(R2=0.698 8),擬合結果顯著(P<0.001),擬合方程為Y=-84.476+0.667X1+0.859X2(X1:體高,X2:胸圍,R2=0.6988,P<0.001)。

表6 第7 個模型各體尺指標與體重相關系數
為了避免因月齡不同造成的數據分段對貢獻率及模型擬合的影響,分別做了各個月齡種公羊數據不同模型的整理分析,結果見表7。在表7中,12 月齡時,AIC、BIC 值于第7 個模型中最小,而RSS 值在第1 模型中最小。24 月齡時,AIC 值在第2 個模型最小,BIC 值在第7 個模型最小,RSS 值在第5 個模型最小。48 月齡時,A IC、BIC 值在第7 個模型中最小,RSS 值在第1個模型最小。72 月齡時,AIC 值在第4 個模型最小,BIC 在第7 個模型最小,RSS 值在第1 個模型最小。
通常利用體尺預測和個體或后代的體重評價,不同品種羊體重產生影響的關鍵體尺指標不完全相同,如影響新疆策勒黑羊、阿勒泰羊及甘肅高山細毛羊的關鍵指標分別為體長與胸圍[4-6];影響烏骨山羊、布拖黑綿羊育成母羊的關鍵指標分別為體高、體長和胸圍[7,8];影響貴州白山羊、蘭州大尾羊體重的體尺指標分別為體高、胸寬和體斜長[9,10];同時還存在同一品種、不同性狀、相同年齡階段下影響體重的體尺指標表現一致的情況,如影響周歲巴音布魯克黑頭種公羊和巴音布魯克黃頭種公羊體重的體尺指標分別為體高、體長、胸圍及管圍[11];影響多浪羊公羊體重的各項體尺指標分別為胸圍、尾體積和尾寬,影響母羊體重的則為胸圍、胸深、尾寬和尾長[12];同一品種、不同年齡階段、同一種飼養環境下影響體重的體尺指標顯示出一致性,如影響不同月齡云上黑山羊體重的關鍵指標分別為體長與胸圍[13];同樣,同一品種、不同性別、相同年齡階段下影響體重的體尺指標顯示一致,如影響柯爾克孜公羊和母羊體重的體尺指標,都分別為體高、體長和胸圍[14]。
柯爾克孜種公羊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與體重均表現為正相關,與隆林山羊[15]、薩福克母羊[16]、歐拉母羊[17]、烏骨山羊[18]等體重與體尺相關性研究有相似的結果。也有一些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有差別,如6 月齡云上黑山羊體重與體長和胸圍呈顯著正相關,體重與體高無相關性;美姑山羊[19]體重與胸圍呈顯著正相關,體重與體高和體長無相關性;育成期無角型歐拉母羊[20]體重與胸深無相關性,與體高,體長,胸圍呈顯著正相關;山東大尾寒羊青年公羊[21]體重與胸寬無相關性,與體高、胸圍、胸深呈顯著正相關等。這些研究結果與我們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原因可能與品種、地域、性別、年齡等差異有關,也可能與環境差異造成綿羊生長發育差異有關。
采用逐步回歸分析,利用AIC 值、BIC 值和RSS 值篩選最優回歸模型,柯爾克孜種公羊的體重主要受其體高、體長和胸圍的影響,柯爾克孜羊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體重是家畜最重要的質量性狀之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對與體重相關的體尺性狀有所了解,以便在生產中考慮這些性狀。在目前的研究中,體高和胸圍是估計體重重要的指標,體高和胸圍的增加可能與骨骼、肌肉和脂肪等結構的增長有關,很多研究得出與本研究相似的結論,即體高和胸圍與體重呈強正相關,可以作為預測體重的重要因素,結論為種公羊育種值評估和選種選配作出科學、準確判斷提供了依據。在柯爾克孜種公羊選育過程中優先考慮胸圍和體高,且以胸圍指標為主,兼顧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