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臘梅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提升初中數學學科素養。我們分析了當前初中數學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包括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加強實踐性教育等。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 學科素養? 教育策略? 案例分析? 數據統計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11-0100-03
一 、引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迅猛進步,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數學教育作為數學教育體系中重要一環,應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面臨許多挑戰和困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并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本研究旨在探索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我們將關注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包括數學思維的培養、對數學問題理解及解決能力的發展以及增加實踐性教育等方面。
通過研究和實踐,我們將尋找適合初中數學教育的教學模式和策略,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科素養。
二、學科素養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學科素養的概念
學科素養是指學生在特定學科領域內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綜合表現。它不僅包括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還包括對學科思維方式的掌握和運用,以及對學科的興趣和積極態度。學科素養的提升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它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意識,使他們能夠在學科領域中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并能夠應對未來的學習和職業挑戰。
(二)學科素養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意義
學科素養在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學科素養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主動探究和深入思考學科知識,從而促進了他們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其次,學科素養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使他們能夠理性思考和分析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些能力在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社會參與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此外,學科素養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使他們能夠在不同領域中應對挑戰并取得成功。
(三)學科素養與數學能力的關系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學科素養與數學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數學能力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應用,是學習數學的基礎。然而,單純的數學能力只是學科素養的一部分。學科素養更加強調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思考能力,要求他們能夠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發展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可以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并使其在數學學習中更加熟練和自信。此外,學科素養還要求學生了解數學的歷史、發展和應用。通過學習數學的背景知識和實際應用,學生能夠將數學與其他學科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形成全面的數學素養。這種跨學科的綜合能力有助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和應對復雜情境時保持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
因此,初中數學教育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等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發展。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提供系統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訓練,使學生能夠在學科素養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數學。
三、初中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數學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我們面臨著學生普遍缺乏數學思維能力的問題。數學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所需要運用的一種特殊思維方式,包括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推理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等。然而,由于一些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學生在這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
首先,一些學生缺乏對數學的深入理解。他們過于注重機械記憶和應試技巧,對于數學概念的本質意義缺乏清晰的認識。這導致他們在遇到復雜問題時往往只能機械地套用公式和方法,缺乏對問題本質的把握和深入思考。其次,教學中的重點偏向應試和計算技能的培養。由于應試導向的教學壓力和課程內容的繁雜,教師往往面臨時間有限的挑戰,導致他們更加注重教授計算技巧和解題方法,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情況使得學生過度依賴公式和模板,缺乏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另外,一些教學方法和資源的限制也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造成了制約。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被動接受,缺乏啟發性和探究性的教學。同時,教材和教學資源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缺乏足夠的拓展和深化空間。例如,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往往只采用固定的解題思路,難以從其他角度入手。他們習慣性地依賴公式和定理,而缺乏自主思考和創新。這導致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不夠深入和全面,無法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缺乏數學思維的學生在遇到復雜問題時常常感到困惑和無助,缺乏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力。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和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不足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不足。盡管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會接觸到各種概念、公式和定理,然而他們在掌握這些知識后往往難以將其靈活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情況反映了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有待提高的現狀。首先,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他們往往只是在表面上掌握了數學概念和公式,而沒有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內涵。這種淺薄的理解導致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缺乏創造性和靈活性,一旦面對復雜的實際問題,就會感到困惑和無所適從。其次,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有待提高。他們對于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在解決問題時,他們往往缺乏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方法與實際情境相結合的能力。他們難以將問題轉化為數學語言,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
(三)實踐性教育不夠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實踐性教育不夠。傳統的數學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缺乏對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實踐的培養。實踐性教育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堂教學過于依賴書本和紙上計算,學生缺乏真實場景下的數學實踐機會。他們無法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應用到日常生活中。2.缺乏實踐性的數學活動和實驗探究,學生無法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來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3.評價方式偏重于紙上的計算和答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策略
(一)解決學生缺乏數學思維能力問題的策略
面對問題,我們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和邏輯關系,提倡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其次,要轉變教學模式,采用啟發性和探究性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思考。同時,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我們應該積極引入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實踐活動,如數學建模、游戲化學習和實踐探究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和項目任務等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并進行歸納總結和思維反思,以加深對數學思維過程的理解和應用。
在教材編寫方面,我們需要設計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將數學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培養他們將抽象概念與具體問題相結合的能力。同時,教材中可以增加拓展性的問題和挑戰性的練習,以激發提升學生的思維探索和創新能力。
(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不足的解決策略
造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機械的計算,忽視了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以教師為中心,缺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參與度。此外,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動機不高也是影響其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因素之一。
為解決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不足的問題,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1.我們應該改變教學方式,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探索解決途徑,并與他們共同構建數學知識的意義和應用。通過實際問題的探究和解決,學生將能夠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并將其應用于實際情境中。2.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推理思維等,這些能力對于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至關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推理和證明、解決復雜問題的思考過程,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我們還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情境設計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例如,引入真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建模和數學游戲等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培養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
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也是重要的一環。家長可以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支持者和引導者,與教師密切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并提供積極的學習環境和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改變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情境設計。
(三)實踐性教育不夠的解決策略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實踐性教育不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以下解決方案和策略:1.我們應該加強實踐性教學的融入。傳統的數學教學往往注重概念的講解和計算的練習,忽視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為此,筆者建議在教學中引入實際問題和情境,讓學生親自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例如,在教學比例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關于食譜的案例,讓學生計算和調整食材的比例,以滿足不同人數的需求。通過這樣的案例學習,學生將直接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學科素養。2.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實踐性教育不僅僅是將數學應用于實際問題,還包括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的數學項目,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學習數據統計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設計并進行一項自己感興趣的調查研究,收集數據并進行分析和呈現。通過這樣的項目學習,學生將培養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實踐技能,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五、結論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研究中,我們深入探討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不足以及實踐性教育不夠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策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我們需要注重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啟發式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使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通過真實生活案例的引入,如設計公園的平面布局,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抽象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導向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例如,通過解決購物打折問題,學生能夠運用折扣的概念和計算方法,并將其應用于實際購物場景中。這樣的實踐性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科素養。實踐性教育的融入對于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通過設計開放性的數學項目和實際問題,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培養數據分析、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學生可以進行調查研究項目,收集并分析數據,如調查同學的身高分布情況。這樣的實踐性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
提升初中數學教育中學生學科素養的研究需要綜合考慮啟發式教學、問題導向教學和實踐性教育等策略,并結合充足的教學資源、教師培訓和家長支持。只有通過多方合力,我們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創新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水平,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建國.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應用[J].數理教育通訊,2017(5):38-39.
[2]劉麗.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應用[J].數學教育,2018(3):56-57.
[3]王峰.多元評價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應用[J].數學課程與教學研究,2019(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