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婷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地提高。我國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順應社會的發展,對本國的教育制度進行了改革。立足于本國的實際情況,將教學理念由原來的教授學生學習技巧和考試技巧,轉變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重視學生的核心素質教育。幼兒園的教育作為本國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環節,同樣在改變自身的教學方針。從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來說,幼兒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指通過在幼兒園的課程教學活動,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等綜合能力,并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本文將從教育一體化視野下幼兒發展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的必要性和設計策略兩方面簡單探討一下。
【關鍵詞】教育一體化? 幼兒發展? 核心素養?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11-0127-03
要討論本文所說的教育一體化,就需要先從教育制度說起。我國的教育制度包含了各年級各種類的學校以及各類學校的教學方針等。隨著科學技術和時代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人們開始提倡自學和終身學習的教學觀念。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教育一體化的實行就有了必要性。教育一體化的教學制度包含了從幼兒園的教學一直到成人后的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多種教學制度的涵蓋,為本國的教育環境創造新的動力,幫助人們不僅擁有相應的文化知識,同時能夠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從而反饋社會的發展。而幼兒園的教學是所有教學制度的基礎,所以作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實施途徑,幼兒園的課程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否正確,以及幼兒園的管理制度是否規范等都會對幼兒的學習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幼兒園在實行管理制度、開展課程教學時,應當結合園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等全面發展。
一、教育一體化視野下幼兒發展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的必要性
(一)教育一體化視野下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實力等綜合國力不斷發展,而國家的發展是需要有持續不斷的力量注入的。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動力就是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教育事業就應當緊跟時代的步伐,為國家的發展儲備有著良好品質的人才。而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幼兒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開始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學習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為日后的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打下較好的基礎。
但是著眼于我國的幼兒園教學實際情況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幼兒園教學活動小學化。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很多家長就會開始提前焦慮幼兒的學習情況。尤其是進入幼兒園大班后,許多家長就會害怕幼兒進入小學會跟不上,而提前讓幼兒學習拼音、數學等內容。一部分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就會將大班的教學與小學的教學內容相結合,迫使幼兒提前接受他們難以學會的知識。這一情況在鄉村的幼兒園中最為嚴重,會將小學的拼音、識字和算數等知識教授給幼兒。但是這樣的教學情況并不符合幼兒的生長規律,這種過早的教學活動無異于揠苗助長,雖然滿足了家長的要求,但是會提前扼殺幼兒對于學習的熱情。其次是教師的教學活動在理論知識方面有一定欠缺,在進行教學活動中缺乏創新,以及過于依賴課本知識,喜歡按部就班地教學。
(二)教育一體化視野下幼兒園核心素養課程建設的意義
教育事業的開展從古至今一直受各方的重視,無論是國家、社會還是學校、家長都是非常關注教育事業發展的。而現代社會因為國際的競爭模式轉換為綜合國力間的較量,所以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也發生了改變。社會對于一個人的要求從原來的會識字、算術等簡單的要求轉變為懂思考、會解決問題、動手能力強以及有著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綜合能力的要求。所以我國的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變革,而作為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同樣需要進行改變。以前我國的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存在不足,所以沒有專門針對幼兒教學的制度,在幼兒階段采用的教學內容幾乎與小學階段的教學一樣。但是現在國家更加重視社會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并對幼兒階段的教學有明確的指示,所以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從原來的小學化教育轉變為幼兒核心素養的培養。幼兒園通過提升幼兒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從以往的強迫式教學過渡為尊重幼兒的生長規律,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在進行常規的教學活動的同時,通過科學的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和動手能力,為幼兒在日后的學習生涯和日常生活中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育一體化視野下幼兒發展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策略
(一)教師應當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
進入幼兒園的幼兒年齡一般都在3~6歲這個階段,該階段的幼兒心理和生理都處于懵懂期。他們不僅對于自己的想法不能很好地表達,就連自己的思想情緒也很難認知完全,并且幼兒對外部事物的認知也存在不完整。所有幼兒在認知自己和外界事物時是需要教師的引導的,因此對于教師的自身能力和觀念的要求是較高的。但是受到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幼兒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上缺乏正確的認知,并且有些幼兒園采取的教學制度也是較為落后的。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幼兒園仍舊會將小學的知識提前在幼兒園開展,忽視幼兒自身的學習愿望。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幼兒園的課程建設迎來了新的教學制度。它不再重視幼兒是否學會1+1等于幾的問題,而更加重視幼兒自身的學習愿望,重視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所以教育事業對于幼兒教師也提出新的要求,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從原地灌輸式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應當根據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進行科學引導,在尊重幼兒自身特點的情況下,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在學習活動中,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幼兒園應當規范管理制度
不同時代有著不同時代的產物,從高考制度恢復過后,我國的教育制度不知從何時開始逐漸走偏。明明是為了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后面高考竟變成了一種桎梏。我國的教育事業變得畸形,國家實行的義務教育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更多的文化知識,讓我國人民的文化素養都能夠得到提高。但是不知不覺九年義務教學竟成了為高考而存在的制度,學生的學習也變成了為應付考試而進行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沒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方式,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相反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造成嚴重的學習壓力[1]。而幼兒園作為教學活動中最開始的一個環節,很多家長會將幼兒園作為孩子學習生涯的起點,但不是考慮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而是提前讓幼兒學習小學的文化知識。這在客觀上導致幼兒園的教學制度出現偏差。幼兒園不以幼兒為主,而是以家長為主。不是考慮如何正確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是滿足家長的要求。在針對教師的管理體制上,沒有樹立完善的管理方式,致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散漫等情況。
在教育一體化的背景下,幼兒園想要順利地建設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就需要幼兒園依據國家的規章制度和本園的實際情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首先,針對幼兒園本身來說,我國因為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還沒有納入義務教育中,所以缺少系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材料,所以我國的幼兒園管理制度方面還在探索的過程。但是現在科技先進,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也比以往更加緊密。所以幼兒園可以借鑒國外的優秀管理體系,將其中與本園情況相適應的制度借鑒過來。幼兒園的管理工作者也可以參加一些幼兒園的管理工作的研討會,與教育工作者一起討論相關的管理體制。其次就教師管理制度來說,幼兒園應當聘用具有資質的,接受過相關知識教育的教師,以專業的教學觀念引導幼兒。并且針對教師應當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對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應當及時地給予幫助。
(三)以游戲為載體開展核心素養課程教學活動
學前教育的教學目標與學校教育的教學目標本來就不是一致的,學前教育是為了幫助幼兒如何正確地認知自我,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如何正確地參與到集體生活中等。但是現在仍有許多幼兒園將學前教育作為小學教學的前身在進行教學,違背幼兒的生長規律,不顧幼兒意愿地開展教學活動。幼兒在3~6歲階段的心理特征是在不斷變化的,每個階段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部分幼兒園忽視幼兒的年齡特征,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將幼兒園的課程與小學課程相結合,通過教條式的教學方式,促使幼兒提前進入文化知識的吸收。這不僅違背了幼兒的生長特征,還會導致幼兒產生厭學心理,會造成幼兒對學校的心理陰影。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加強了與世界各國之間在文化上的交流。國家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了適合本國國情的教學方針,將教學中心放到如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上,對于人民的素質教育也開始重視。而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開始階段,幼兒園同樣需要采取新的教學方式。教師應當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引導幼兒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2]。將核心素養課程以游戲的方式開展,不僅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還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等。例如在幼兒園中班時,這一階段的幼兒對于自己的情緒認知并不全面。教師就可以利用卡紙制作一些表情圖片,然后協助每個小朋友制作一份心情記錄表。每天在幼兒進入幼兒園時,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心情將對應的表情圖片貼在表格中。幼兒在通過長期的對自己心情認知后,面對自己的情緒時就能夠準確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了。以游戲為載體的核心素養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讓幼兒更加容易接納教學活動,還能更加準確有效地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等。
(四)結合實踐活動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幼兒對外部的認知都是通過直接的感知獲取的,他們與其他年齡段的學生不一樣,幼兒間接的認知能力很弱。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成人口中的道理,不能通過課本教學獲取知識。但是在應試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與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內容類似。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采取教條式的教學,并沒有尊重幼兒的心理特征。而幼兒園的管理制度也同小學的管理體制一樣。但是幼兒始終不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幼兒的心理更加稚氣,自我觀念更加嚴重,所以對于教師教條式的教學方式有的會不適應,有的會出現對抗情緒,導致教師與幼兒之間形成了一種對立的狀態,不僅導致教師的教學活動難以開展,更加導致幼兒產生厭學心理。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教育體制也隨之得到發展,針對幼兒的教學觀念也得到改善,但并不意味著教學態度改善了,就能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所以教師在開展針對幼兒的核心素質培養的教學活動時,應當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如上述中提到的結合游戲的教學方式,除此以外結合實踐活動同樣是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方式。我們提到過幼兒對外部事物的認知都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的,所以將教學內容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能更有效地使幼兒接受所學知識。如教師希望幼兒明白糧食的珍貴,教導幼兒珍惜食物時,可以通過家園合作的方式開展“光盤行動”,使幼兒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里,都能夠做到不浪費糧食。對于大一點年齡段的幼兒,可以通過勞作的形式,促使幼兒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如在幼兒園內設立一塊種植園,在教師的領導下帶領幼兒進行適當的勞動,如除草等[3]。也可以通過親子活動邀請幼兒家長到幼兒園來,與幼兒一起播種蔬菜等,蔬菜的管理工作適當地交給幼兒,讓他們親眼見證食物的來源,讓他們明白食物的生長過程。通過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教學工作,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加深幼兒對外界事物的理解,可以有效地引導幼兒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思想品德。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我國原有的教育制度已經不再適合我國現在的情況了。故而國家在與他國交往過程中,不斷地汲取他國優秀的教學制度和經驗,制定與本國國情相符合的教育制度。所以,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應當積極地做出改變,完善本園的管理體制,為幼兒的發展和教師的教學活動創造更好的環境。而教師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緊跟國家的教育方針,改變自己原來的教學觀念,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針對幼兒的教學活動,應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幼兒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賈宏燕,成莉.教育一體化視域下幼兒發展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J].教育科學探索,2022,40(5):63-71.
[2]袁佳娟.幼兒園游戲化課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24):164-166.
[3]孫瑩.促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田園課程設計與實踐研究[J].中國教師,2014(7):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