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瑞智,姚巧粉,朱秋鳳,周 帥,申 超,邵彩梅
1.北京三元禾豐牧業有限公司,北京 102202;
2.禾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沈陽 110164
禾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豐)作為以飼料、肉禽產業化、生豬養殖三大業務為核心的農牧食品上市企業,高度重視飼用豆粕減量替代的研發與應用,通過低蛋白可消化平衡氨基酸技術、多元化日糧配方技術、非常規飼料原料應用組合技術、酶制劑技術、抗營養因子預處理技術、優化生產工藝和現場精準飼喂技術等多種舉措降低飼料豆粕用量,為行業豆粕減量替代作出了表率,禾豐也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豆粕減量替代生產示范基地”之一。
禾豐在2006 年和荷蘭皇家德赫斯合作,借鑒歐洲先進經驗率先在國內應用豬凈能低蛋白日糧技術。近年來,禾豐與國內外多家企業、科研機構包括荷蘭德赫斯、荷蘭SFR 飼料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飼料工業中心等深度交流合作,不斷完善飼料原料凈能、標準回腸可消化氨基酸數據庫,在原先使用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四種必需氨基酸的基礎上,禾豐根據不同階段動物營養需要,補充異亮氨酸和纈氨酸小品種氨基酸,積累豬低蛋白平衡氨基酸配制技術,不斷探索飼料粗蛋白質下限、降低飼用豆粕量。
禾豐通過集團三級研發體系(集團層級試驗場、產業化豬場、核心客戶豬場)進行多層級驗證,積累了豐富的低蛋白低豆粕日糧配制技術。禾豐大量研究表明,豬配合飼料粗蛋白質水平降低1%~3%,豆粕添加量減少2%~7%,能完全滿足動物營養需求,養殖成本有不同幅度下降,且豬糞中氮排泄量減少8%~24%。
禾豐參與的“新型飼用氨基酸與豬低蛋白質飼料創新技術”項目獲得2019 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20 年禾豐參與起草了國家標準《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的國家標準》(GB/T 5915-2020),2022 年參與起草了《生豬& 肉雞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并努力在本區域踐行低蛋白低豆粕減量替代技術。
禾豐大量試驗驗證,采用多元谷物日糧可以提高動物生長性能。因為能量原料多元化使用可以優化日糧淀粉結構,尤其是在低蛋白日糧中適量配合使用快速消化淀粉,可進一步提升氮素沉積效率,最終節約蛋白質飼料資源。同時小麥、大麥等谷物中蛋白含量遠高于玉米,使用多元化谷物原料后配方中豆粕用量可降低2~6 個百分點。另外,針對今年特殊氣候情況,禾豐通過營養平衡技術及時有效在畜禽飼料中使用大量發芽小麥,在降低飼料生產成本的同時,減少農民損失。如禾豐某區域使用約20 萬噸芽麥,與玉米型日糧相比,節約2 萬噸左右豆粕。
為減少豆粕使用,禾豐積極評估和挖掘非常規蛋白原料和谷物副產品使用潛力。目前,禾豐擁有完善、獨立的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包含棉籽粕、葵花籽粕、花生粕、DDGS 等兩百余種原料;并且根據原料實際情況實時修正,充分利用不同蛋白原料間營養價值的木桶平衡理論,已經建立多元化蛋白原料應用體系,為禾豐多元化精準日糧配制奠定堅實基礎。研究表明,豬日糧中用4~5 種甚至更多種類蛋白原料配合使用好于簡單2~3 種蛋白源的配方效果,如脫酚棉籽蛋白粉、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葵花籽粕、谷物加工副產品、棕櫚仁粕等蛋白質原料都可不同比例的替代豆粕。
蛋雞產蛋期配合飼料通過添加3% 芝麻粕、1%~2% 水解羽毛粉、8%~12% 玉米DDGS 等降低5~6 個百分點豆粕用量。在禾豐蛋雞研發場研究發現,蛋雞育成期添加玉米DDGS 由10%提升到15% 和20%,豆粕比例分別降低3% 和5.5%,蛋雞16 周末體重和試驗期間平均采食量各組間無顯著差異,初步結論添加20%以內玉米DDGS 替代豆粕并不影響育成雞生產性能,同時配方成本節省15~20 元/ 噸。肉雞方面,2023年禾豐東北區域為了降低豆粕使用量,綜合使用了玉米蛋白粉、棉籽蛋白、棉籽粕等蛋白原料。與2022 年6~12 月 相 比,2023 年1~10 月 在0~14 日齡階段豆粕添加量平均下降3.6%,區域400 萬羽肉雞14 日齡體重平均增加5.5 g,料肉比降低0.09,按照禾豐的核算方法,2023 年全程料肉比降低了近0.10,進入到1.4 時代。如果按照生產一只3000 g 標準體重的肉雞計算,每只雞采食量降低300 g,按照屠宰量6.48 億羽計算,共節省飼料約19.5 萬噸,節省豆粕約5.4 萬噸。
同時,根據非常規原料抗營養因子和風險因素的種類和含量,禾豐合理選用經過發酵、膨化或者酶解等預處理的原料產品。根據配方情況合理使用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蛋白酶等酶制劑產品。禾豐自主研發的復合酶制劑組合,顯著提高了非常規原料的利用率。參與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畜禽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配制與節糧技術集成》,在蛋禽、肉禽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配制技術,以及花生粕、羽毛粉等非常規原料應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為減少飼料浪費和配料誤差、提升工作和生產效率、打造可追溯的全流程系統、做到精準營養,近年來,禾豐不斷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大宗原料進廠采用近紅外分析或濕化學檢測等,檢測數據實時上傳到lims 系統;配方師可根據到廠原料的實際營養成分含量,使用Brill 配方軟件實時調整配方,并通過EAS 直接傳到中控系統,使得飼料配方的設計更真實,配方執行更精準。同時,在飼料加工過程中,針對配方的多元化原料結構不斷探索、優化調整工藝,包括粉碎粒度、混合時間、調制溫度和時間、環模壓縮比、冷卻工藝等,關注產品顆粒質量,包括容重、硬度、顆粒耐久性指數等,不斷提升精細化加工程度和產品質量,充分發揮出多元化原料的優勢。
另外,在現場飼喂端,禾豐也通過一系列舉措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飼料利用效率。目前,禾豐生豬產業化豬場配備自動飼喂系統,定時定量精準供給,減少飼料浪費;同時,根據動物營養需要,精準劃分階段,避免營養富余浪費。如生豬產業化中原區通過對50 公斤體重以上的生長育肥豬限飼、優化料槽覆蓋率、降低飼料含粉率、優化配方等舉措,使得7~120 公斤出欄體重全程料肉比降低0.3~0.4(與2022 年相比),每頭出欄肥豬平均節約飼料56 公斤,按照區域年出欄100 萬頭計算,累計節約飼料5.6 萬噸,豆粕節約量約0.5 萬噸。
市場上,各品種、各階段飼料粗蛋白質水平長期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市場上有些養殖場戶習慣于用粗蛋白質含量高低來評價飼料質量好壞,使得飼料企業被動過分關注粗蛋白質指標;另一個方面則是在行情好的時候,養殖端傾向用仔豬料(或生長豬飼料)飼喂豬只至出欄,而沒有按照豬營養需要和推薦飼喂階段來選擇使用飼料。為此,禾豐通過短視頻宣傳、招商會推廣、技術研討會交流等各種方式不斷普及推廣分階段飼喂的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技術理念,通過三級研發體系推動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糧在核心客戶養殖場試點,并向區域內推廣,幫助客戶更加放心地選擇和使用禾豐低蛋白低豆粕飼料產品。
2022 年以來,在豆粕價格持續高漲情況下,禾豐憑借多年技術儲備,推出了零豆粕添加的12% 生長肥育豬濃縮飼料、低蛋白(15%)仔豬配合料、低蛋白(12%)生長育肥豬配合料等多款低蛋白低豆粕飼料產品,在客戶豬場取得了良好飼喂效果,贏得市場一致好評。同時,禾豐引導客戶正確飼喂產品,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推薦3 階段、5 階段、7 階段等不同組合的飼喂套餐,改變了客戶仔豬料使用到底的傳統習慣,進而減少了蛋白原料浪費,幫助客戶提升養殖效益。
經過多年技術創新與積累,禾豐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成熟的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配方技術,從原料、配方,到飼料加工、現場飼喂,多方位多舉措節糧,減少豆粕使用。相比2022 年,畜禽配合料豆粕比例平均降低1%~3%,禾豐生豬產業化豬場育肥豬配方已經能夠實現無豆粕日糧配方,儲備了多項專利技術。
未來,禾豐將繼續發揮中國領軍農牧食品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秉承使命,持續推進落實豆粕的減量。依托企業優勢平臺,加強外部交流合作,通過持續優化飼料原料數據庫、持續開發挖掘新原料、持續優化飼料生產工藝、持續優化現場分階段飼喂等多重舉措,進一步降低對豆粕依賴。通過資源更有效利用,禾豐將持續推動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為我國農牧業的繁榮和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