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神魔小說《西游記》里有一位英雄人物名叫孫悟空,他樂觀機智,勇敢頑強,在取經隊伍中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員。他出生在何地,又是如何學得一身神通廣大的本領的呢?

1 相傳,在遠古時期,世界分為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在東勝神洲,有個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叫作花果山。

2 山頂有一塊仙石,受了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應久了,就有了靈氣。石頭內育仙胞,一天迸裂,產一石卵,像圓球樣大,因為見到風,化作一個石猴。

3 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天上玉皇大帝,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回報說:“乃花果山,一石猴眼運金光,如今吃了食物、飲了水后,金光將潛息。”玉帝說:“那就不足為異了。”

4 那猴在山中,行走跳躍,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一朝天氣炎熱,猴群去山澗中洗澡。眾猴都說:“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游尋看源流。”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

5 眾猴又說:“哪一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的,我們就拜它為王。”連呼三聲,忽見猴群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只見它瞑目蹲身,將身一縱,跳入瀑布泉中。

6 忽睜眼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只見一架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于石洞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橋邊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跳過橋中間,只見當中有一石牌上刻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7 石猴跳出水外。將所見向眾猴講述一遍。又帶眾猴跳進洞內,眾猴搶盆奪碗,占灶爭床,疲倦才止。石猴端坐上面說:“你們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它為王。為何不拜我為王?”眾猴立刻朝拜,改稱“美猴王”。

8 一日,猴王與群猴飲宴,忽然落下淚來。眾猴忙拜倒問起根由,猴王說:“現在雖好,一旦老死,還要受閻王管束。”眾猴聞此言,個個悲啼。忽然跳出一個通背猿猴,高叫道:“大王,我聽說佛、仙、神圣均能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齊壽。何不訪求個不老之術?”

9 猴王大喜,決定明日遠游訪仙。次日一早,猴王吃過餞行宴,叫眾猴給它用枯枝編成筏子,取個竹竿作篙,裝些果品吃食。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向大海波中去了。

10 連日刮起東南風,將它送到西北岸前,這里是南贍部洲地界。它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挖蛤、淘鹽。它走到近前,做個鬼臉,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

11 石猴將那跑不動的捉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洲過府,在市井中,學人禮,學人話。一心里訪仙問道,尋覓長生不老的方術。

12 在南贍部洲轉眼就是八九年,石猴又飄過西海,一直來到西牛賀洲地界。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歌唱之聲:“……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說:“神仙原來藏在這里!”

13 它跳入里面細看,原來是一個樵夫在那里砍柴。猴王把來意一說,樵夫說:“我并非神仙,此歌為一神仙所教,那神仙叫菩提祖師,與我家相鄰。若有煩惱苦情,唱唱自然解愁。”猴王一聽大喜,就叫樵夫指給神仙的住處。

14 猴王順著樵夫指的方向走去,有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牌,上有十個大字: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15 猴王看了半天,不敢敲門。便跳上松枝梢頭,邊摘松子吃,邊玩耍。不一會兒,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里面走出一個仙童,生得豐姿英偉,相貌清奇。

16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什么人在此騷擾?”猴王“噗”的一聲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的弟子,更不敢在此騷擾。”仙童道:“我家師父說外面有個修行人來了,叫我出來接待,原來是你,跟我進來。”

17 猴王隨童子進入洞里,只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弟子我志心朝禮!志心朝禮!”

18 祖師道:“你從哪兒來?姓甚名誰?”猴王道:“弟子從東勝神洲來。是石頭里生的,沒有姓名。”祖師笑道:“你行走時身軀像個猢猻,就姓‘孫’吧。我門中你排名第十輩為‘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作‘孫悟空’好嗎?”猴王連聲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