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利 張愉

孝義,銜呂梁之雄峰,吞汾河之浩水,是鑲嵌在三晉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古老文明與現代繁華在這里交相輝映,山水畫卷與煙火氣息在這里相得益彰,素有“三晉寶地、秦晉要會、呂梁窗口”之美稱。
工業是孝義經濟的重要支撐和核心競爭力產業,更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力引擎。經過多年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
傳承著孝·義2600余年的根脈魂魄,續寫著中國百強縣市的先行先試,創新奮進,扛鼎轉型發展、能源革命的兩大使命,2006年,經山西省政府批準、國家五部委聯合核準,省級經濟開發區——孝義經濟開發區正式設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孝義經濟開發區已形成一區五園62.42平方公里的規模布局,形成四大特色優勢產業體系。五園即現代煤化工產業園、鋁系新材料產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高新科技產業園、科教文化產業園,四大特色產業即氫能產業、碳基新材料產業、鋁基新材料產業、白酒產業。

黨建統領是謀事之基、立事之本、成事之要。近年來,孝義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聚焦市委“兩先四高”發展戰略和“一區一鎮一鏈”產業轉型升級路徑,以服務黨員、企業、群眾,促進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三服務三促進”為主題,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凝心鑄魂”作用,助力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推行“三個標準”。孝義經濟開發區將標準化、規范化理念引進非公黨建領域,通過外出考察學習、召開研討會等形式,編制印發了《孝義經濟開發區非公黨建標準化質量體系(試行)》《非公企業黨組織規范運行標準體系》《非公企業黨組織規范建設標準體系》三個標準體系,為非公黨建工作高質量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建強“四支隊伍”。選優配強基層黨支部書記。孝義經濟開發區堅持信念堅、黨性強、黨務工作有一手,懂經營、會管理、發展經濟有一手,善協調、品行端、服務群眾有一手的“三個有一手”標準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53名。選好配強黨務工作者。注重從企業中推薦懂經營、善管理、精黨務,且善于與業主共事合作的中層干部擔任非公企業黨組織黨務干部,選優配備黨務工作者67名。發展壯大黨員隊伍。注重抓好黨員與生產經營骨干的雙向培養,在保證黨員質量的前提下,要求每個企業黨組織每年培養2名以上入黨積極分子,現有非公企業黨員474名。提升出資人隊伍的黨員比例。通過重點培養、跟蹤教育等方式,對條件成熟的出資人實行優先發展,適時引導出資人競選黨組織書記,努力提升企業出資人和黨組織負責人的“一人兼”比例,目前已完成70%以上。
深化“五個融合”。孝義經濟開發區創新黨建載體,打好黨企融合組合拳,推動非公黨建“五融合”“五提升”:即黨建工作與建設現代化企業治理體系、生產經營管理、企業文化、群團工作、履行社會責任深度融合,提升非公企業黨組織政治領導力、發展推動力、文化向心力、隊伍凝聚力和社會服務力。如鵬飛集團和東義集團堅持實行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和集團行政領導“雙向進入”,通過雙向進入、雙向培養、雙向互動,實現用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指導企業管理決策;5戶企業提煉了自己的企業文化,3戶企業凝練了自己的企業之歌,恒灃集團率先推行孝道薪酬制度,設立家孝文化展廳,深入開展各種孝行活動,踐行企業文化理念,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發揮職工主力軍、青年生力軍、婦女“半邊天”作用,常態化開展各類技術比武、知識競賽、文體活動;2022年以來區內非公企業積極捐資捐物6800余萬元用于社會治理。
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孝義經濟開發區黨建特色品牌效應逐步彰顯,黨建活動陣地軟硬件水平顯著提升,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鵬飛集團形成“一二六實踐體系”,東義集團形成黨建“三五三”黨建工作模式,山西金巖實行“一主六雙”黨建工作理念,山西信發推行“162”模式(“一個引領”: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六力聚能”: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隊伍戰斗力、創新驅動力、企業向心力、社會影響力,“雙目標”:雙融合、雙提升),鵬飛、東義、金巖3家企業進入“2022山西省民營企業100強”和“2022山西省民營企業制造業30強”榜單。東義集團入選2022年“科創中國”新銳企業榜。2023年鵬飛集團獲批成立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山西省獲批唯一民企,實現了呂梁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零”的突破。鵬飛連續5年榮登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連續2年闖入全國民企百強,2023年位列民企500強第92位,是山西省唯一躋身全國百強的民營企業。鵬飛、東義、金巖、金達4戶企業入榜2023中國能源企業(集團)500強。
按照“六有七室一廳一統一”標準,孝義經濟開發區多途徑強化經費保障,規范陣地建設,建成1000m2的開發區黨群企服務中心,鵬飛集團建成3000m2智慧黨建虛擬展廳,東義、信發等建成500余m2黨群服務中心。
開發區黨工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良好,項目建設熱火朝天、深化改革多點突破、經濟發展穩中求進,2023年前三季度,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87.22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49.45億元,總量持續保持全省開發區前三、呂梁市開發區第一。

高質量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是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制勝法寶”。孝義經濟開發區瞄準專精特新,充分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作用,通過科技創新,釋放經濟發展活力源。
近年來,孝義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資源、人才、環境等優勢,持續創優企業營商環境和人才發展環境,為他們提供最便利的條件、最一流的服務。開發區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協同發力、產學研用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多舉措調動和激發區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先后建設了中國化工學會孝義經濟開發區服務站、“科技工作者之家”、校友招商引才基地、校企“產學研用”平臺、先進碳基電極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鵬飛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發區還被列為科技經濟融合試點、“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同時,開發區升級打造現有雙創基地,優化公共服務,為創客提供“低成本”創業場所。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必須對煤矸石、粉煤灰、赤泥等大宗固廢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實現了全省首個工業類開發區整體污水零排放。
山西駿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在廢水處理方面,做到生產污水不外排,中水回用裝置的濃鹽水送焦化污水處理,環保達標,具有較好的環境效益。
“我們這個投產的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除了利用焦爐煤氣合成甲醇和液氨之外,還能進一步延伸,合成出生物降解塑料最重要的原始材料BDO,將煤炭資源吃干榨凈,實現煤、焦、氣、醇、氨和有機精細化工原料生產環環相扣,推動傳統煤炭產業實現升級轉型。”企業負責人介紹道。
作為全國重要的焦炭生產供應基地,焦化行業是孝義的傳統支柱產業。近年來,孝義經濟開發區持續推動焦化行業邁過“生存線”、達到“發展線”,努力打造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園區企業金達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國際最先進的日鐵工程技術株式會社的干熄焦技術,不僅有效提高了焦炭質量,而且提高了煉焦余熱利用率,余熱回收可產生108t/h蒸汽,年發電量可達2億多度,噸焦回收45.03kgce/t,實現年節約標準煤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2萬噸。
園區內另一戶焦化企業——東義煤電鋁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64萬噸干熄焦配套余熱發電項目,實現了全自動化、智能化運行,徹底解決了濕法熄焦造成的大氣污染、水資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東義煤電鋁集團有限公司還由此入選2022年“科創中國”新銳企業榜,成為呂梁唯一入選企業。
此外,孝義經濟開發區還探索“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新模式,建成全省首家5G智能工廠、5G示范園。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孝義經濟開發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機遇,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突出比較優勢,科學布局四大產業體系,實現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
氫能源因具備“能量密度高、零排放、效率高、來源廣、可再生”的特點,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孝義經濟開發區全面貫徹“一體兩翼、三港四鏈”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全國氫能產業總體布局,以鵬飛集團為鏈主牽引,勇擔使命,全力構建氫能產業鏈經濟發展新路徑。孝義經開區致力于實現清潔能源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雙豐收”,為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做出樣板,成為擁有氫能全產業鏈的開發區、山西省氫能產業發展示范標桿。
開發區從2019年開始,大力扶持鵬飛集團布局鵬灣氫港氫能產業園,規劃投資780億元,建設20萬噸焦爐尾氣制氫、5GW風光電制10萬噸綠氫、100座加氫站、30萬輛氫能重卡、零碳物流智慧運營管理平臺及萬輛重卡大物流等。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1800億元、利稅275億元,安排就業3.5萬人。
碳基新材料產業,在全省率先使用干熄焦生產技術,在1867萬噸大機焦產能基礎上,瞄準高端化、終端化和新型材料化方向,延伸發展烯烴(金暉)、尼龍系列(晉茂)、碳纖維、工程塑料等高端產品。目前,正在建設全國規模最大、鏈條最長、附加值最高的碳基新材料產業基地。
鋁基新材料產業,在870萬噸氧化鋁、1.5萬噸優質鎂產能基礎上,重點延伸發展100萬噸t/a多品種氧化鋁系列、鋁基催化劑系列和鋁合金系列以及5萬噸高品質鎂鋁合金產品,前瞻性布局航空航天領域的鎂基材料應用產業,推動氧化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白酒產業,建設5萬噸清香型白酒產業園,其中,汾青基地一期2萬噸原酒釀造項目,入選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名單。
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孝義經濟開發區強化“鏈長制”牽引,培育特色專業鎮,不斷加快構建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推動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是開發區的軟實力,也是獨特競爭力。孝義經濟開發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深入開展“市場主體提升年”活動,扎實做好助企紓困、復工復產、個轉企、小升規等工作;扎實開展“創新體系建設提效年”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支持鵬飛集團與上海交大合作共建氫能實驗室,加快形成產業與人才互相成就、雙向賦能的生動局面。
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是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重要舉措,是推動開發區用地提質增效的有力手段。孝義經濟開發區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推行“標準地+”模式,打出“標準地+區域評價+控制指標”“標準地+承諾制+全代辦”“標準地+低效土地處置+信用監管”三套組合拳,進一步簡化了用地流程,降低了用地成本,推動“項目等地”轉變為“地等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做好土地節約利用的同時,孝義經濟開發區還在水資源利用上下足了功夫。園區充分做好雨水收集利用、廢水循環化、資源化利用,全力打造工業園區廢水零排放樣板。為了讓園區企業的污水、廢水一滴不落全部開啟新旅程,孝義經開區投資7億多元建設了污水處理廠。該污水處理廠可日處理污水2萬噸,其中93%的水作為可以養魚的高品質回用水提供給企業,7%的高鹽廢水則通過分鹽結晶項目用于生產工業用鹽。
開發區還采取“管委會+運營公司”管理模式,形成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跟著項目走的工作格局。以產業鏈全景圖譜和政策、企業項目、問題、招商的“一圖五清單”,明確招商方向。目前,孝義經濟開發區已實現一個大廳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
企業是經濟開發區發展的支柱。孝義經開區實施大企強企培育計劃,分類打造產值100億、50億、10億元以上大企、強企,推動更多企業挺進全國民營企業、全國能源企業500強、全省民營企業100強。目前,孝義經濟開發區擁有“四上”企業148戶,中國500強企業1戶,中國能源企業500強4戶,山西百強企業6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東義)、省級6戶、高新技術企業12戶。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爭政策、爭資金、爭項目、爭試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孝義經濟開發區正在以干事創業的昂揚斗志、爭先進位的奮進姿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做優,打造開發區升級版,進軍國家級開發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