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在鐵路工程測量上,對隧道的測量技術要求比較高,由于角度的誤差傳遞,距離越長的隧道洞內延伸導線網末端橫向擺動越難控制,對隧道橫向貫通精度影響極大……”中鐵十二局二公司測量大隊隊長田國銳說。
田國銳,中國鐵建特級技師,現任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職工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任企業工程測量工競賽教練,國家二類競賽裁判員,被中組部認定為“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
測量工作是平凡而枯燥的,日復一日的測量外業工作、浩如煙海的內業數據處理,需要強烈的事業心作支撐。2005年6月,田國銳投入到了武廣客運專線施工中,8387米的大瑤山3號隧道中間不設斜井,其中進口端單口掘進4700余米。“由于角度的誤差傳遞,距離越長的隧道洞內延伸導線網末端橫向擺動越難控制,對隧道橫向貫通精度影響極大,當時類似的控制難度在國內比較罕見?!睂κ状为毩⒇撠煖y量工作的田國銳來說更是不輕的擔子。
通過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積極向專家請教,不斷驗證推敲,田國銳制定了科學、詳盡的可實施方案。為避免平時操作出現紕漏,他對所有人經手的內外業數據都進行獨立的二次復核,由于壓力大,所有的數據在他手里都復核了不止一次,卻也總不放心,施工過程中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隧道順利貫通,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大瑤山3號隧道貫通誤差經實測為橫向3.4厘米、豎向0.1厘米,遠優于允許限差橫向16厘米、豎向5厘米的設計要求,為自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為企業創造了隧道長距離高精度貫通的優異成績。通過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創新,多年來田國銳又組織實施了拉林鐵路巴玉隧道、寶坪公路秦嶺隧道、大瑞鐵路老尖山隧道、玉磨鐵路萬和隧道、鄭萬鐵路??邓淼赖乳L大隧道的測量控制,均取得優異的貫通精度,控制難度和精度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
工作23年來,田國銳絕大部分時間都工作在施工第一線,每年出差時間近300天,測量的橋、隧、路基總延長800公里以上,累計完成施工測量方案論證及實施241項,解決的施工關鍵技術126項,為企業節約施工成本上千萬元。通過常年在現場一線的工作,田國銳敏銳地發現由于各類主客觀因素影響,導致現場存在很多測量質量隱患。
在2019年1月的公司業務研討會上,田國銳主動向領導建議建立測量標準化管理體系,得到領導的支持。在接下來的8個月時間內,田國銳與同事對全公司70余個項目在測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隱患進行專項梳理和研究討論,形成《項目測量管理標準化作業流程手冊》。為更好地將經驗優化和推廣,田國銳根據標準化實施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總結形成《九步三檢核施工放樣工法》,關鍵技術經專家組鑒定為國內領先,同時申報的發明專利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為提高職工技能創新能力,強化技能人才傳承機制,國家人社部和山西省總工會直屬工委于2014年分別授牌成立了以田國銳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職工創新工作室。田國銳依托工作室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帶徒,樹立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才成長導向。在工作過程中他充分發揮工作室的平臺作用,在實用性、價值性創新研究上多下功夫,積極推動團隊開展各類創新工作,累計完成企業工法9項、省級工法5項、股份公司優秀工法2項、鐵路總公司部級工法3項、公路工程部級工法3項,參與團體、行業標準編寫3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完成軟件著作權登記25項,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受理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山西省“五小六化”競賽優秀成果優秀獎1項,參與研發的“高原高地應力隧道巖爆施工關鍵技術”經專家評審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其中,“曲線坐標放樣逆向推導工法”節約作業時間1050小時,創效152萬余元,“三維激光掃描檢測隧道輪廓測量工法”創效577.5萬余元,“盾構隧道下穿既有鐵路監測工法”創效76萬余元,“Fx5800語言復化Simpson公式計算任意線元坐標施工工法”創效212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