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琪
科學導報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不得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平等條件,將民營企業引進的相關人才納入政府人才引進體系……12月1日,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對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山西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新聞發布。《條例》共八章五十一條,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條件。《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制定、實施規劃和產業政策等方面,不得因所有制形式不同設置或者變相設置差別化標準或者條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的,不得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平等的條件。加大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著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 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方面,《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制定政策措施,暢通政企溝通渠道,依法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應當指導、協調本級行政執法機關的行政檢查活動,避免重復檢查和多頭檢查。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托、使用政務服務平臺、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及跟蹤落實制度、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建立健全企業破產工作協調機制等,全面提高服務水平。
? 融資促進方面,《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設立民營經濟發展紓困基金,為民營企業提供紓困、應急等方面的融資服務,并建立會商協調機制,研究、協調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問題。同時,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民營企業直接融資等內容,著力解決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 創業創新方面,《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促進民營經濟創業創新政策,完善扶持措施,重點支持初創期、高成長性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應當采取多種措施為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生產經營場地和服務。另外,《條例》明確了將民營企業引進的相關人才納入政府人才引進體系,享受人才引進政策,明確了應當完善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制度;鼓勵民營企業加強合作,提高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鼓勵民營企業開展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并明確了給予民營企業獎勵的幾種情形。
? 《條例》還明確,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遲延支付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貨物、工程、服務等賬款,不得要求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條件。《條例》明確了拖欠賬款的受理部門和失信懲戒措施,明確了公用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向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穩定和價格合理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