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超
冠心病是目前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危險因素主要為遺傳、喝酒、肥胖、吸煙以及高血壓狀態等。心絞痛屬于冠心病常見癥狀,其中不穩定型心絞痛又在冠心病中較為常見,病情隱匿,發展迅速,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臨床常用藥如美托洛爾,雖然藥效迅速,但效果單一,預后欠佳[1]。近年來,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具有其獨特的療效。中醫學理論將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歸屬于“心痛、胸痹”等范疇,以益氣活血、通絡化瘀、行氣消瘀為主要治療原則。芪紅湯中含有黃芪、澤瀉、紅景天等多種中藥材,具有益衛固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對治療氣虛血瘀有一定功效。本研究旨在探討芪紅湯對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患者心功能及內皮素(ET)、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腦利鈉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此次的100例研究對象均于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醫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患者中選取。以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50例、觀察組5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46~73歲,平均(64.18±3.88)歲;男女比例為27∶23。觀察組患者年齡47~72歲,平均(64.93±3.86)歲;男女比例為24∶26。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在2組患者間進行比較,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方案進行審核后予以通過。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不穩定型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2]相關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相關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與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相符合者;生命體征平穩者;近期無急性創傷或感染者;無藥物或者酒精依賴史者;患者及家屬簽字并同意參與此研究等。排除標準:患有免疫系統嚴重疾病者;具有肝腎功能障礙者;對藥物過敏者;合并其他類型心臟病等導致心功能缺陷者;具有精神疾病及意識障礙者;左室射血分數<30%者;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者等。
1.3 方法2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內容包括降血壓、降血脂、補液、抗血小板凝聚等。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使用酒石酸美托洛爾(國藥準字 H20060054;河北國泰醫藥有限公司;規格:50 mg/片)口服,25 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芪紅湯進行治療,方劑組成:桂枝6 g,紅景天、川芎、葶藶子各9 g,澤瀉12 g,黃芪30 g,水煎煮至200 ml,1劑/d。2組均持續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評定2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治療后患者的氣短、胸悶等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且心絞痛發作次數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80%以上,并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視為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80%,并靜息心電圖有改善,以上臨床癥狀有所減輕視為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并無明顯改善,心絞痛發作次數未減少,并靜息心電圖無明顯變化,以上臨床癥狀無任何減輕甚至加重視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 6 min步行試驗、LVEF水平。6 min步行試驗:采用步行距離的方法,于醫院長廊兩端各置一障礙物作為標志,指導患者做盡可能最長距離的循往反復運動,排除外界干擾,記錄并比較2組患者6 min內最遠的距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2組患者的心功能,主要記錄其左室射血分數(LVEF)。③血清ET、hs-CRP、NT-proBNP水平。于治療前、后各采集2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進行離心并使得血清分離的操作(3000 r/min,15 min)獲得上清后,2組患者的血清ET、hs-CRP、NT-proBNP水平的測定以酶聯免疫法(ELISA)為準。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72.00%),P<0.05。見表1。

表1 2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6 min步行試驗及LVEF水平治療后,2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較治療前比均延長,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長;治療后,2組患者的LVEF水平較治療前更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2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6 min步行試驗及LVEF水平對比 (例,
2.3 血清學指標水平治療后經比較,2組患者的血清ET、hs-CRP、NT-proBNP水平較治療前比,均處于較低水平,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均低,經計算,P<0.05。見表3。

表3 2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清學指標水平對比 (例,
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以胸部不適或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其病理學基礎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繼發形成完全或不完全的閉塞性血栓,使心肌發生局部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血管內皮損傷,炎癥反應加劇,心功能發生障礙[5]。酒石酸美托洛爾是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藥物,其作為一種β受體阻斷劑,能有效改善癥狀,但其不良反應較多,包括胸悶、乏力、心動過緩等[6]。
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的病機為本虛標實[7]。患者體質虛弱,久病則體虛,外加情志不舒、飲食不節等加重病情,從而致血脈瘀滯,血行不通,水飲不化,痰濁內生,阻于脈絡,從而加重氣虛,使瘀血、痰濁更甚,循而往復,致使氣短、心悸、胸痛、乏力等癥狀產生,固發此病。芪紅湯中黃芪可益氣固表、補氣升陽等功效;桂枝具有助陽化氣、溫通經絡,與黃芪合用,共奏增強氣血運行之功;紅景天可活血祛瘀、補氣生血;川芎具有活血通絡、養血益氣之功,與紅景天合用,共奏補氣養血之功;澤瀉利水滲濕;葶藶子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與澤瀉共用,共奏祛邪標正之功。諸藥合用,共奏標本兼治,通補并施之效。王媛等[8]研究顯示,芪紅湯聯合酒石酸美托洛爾具有改善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患者病情癥狀的功效,其效果優于單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通過對本研究結果分析可發現,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LVEF水平較對照組比,均處于較高水平,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較對照組更長,提示芪紅湯利于緩解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患者臨床癥狀,增強心功能,促進病情恢復。ET是一項具有收縮血管功能的因子,可間接反映冠心病病情及心功能,其水平升高,可促進病情發展;hs-CRP即超敏C反應蛋白,具有炎性因子的作用,還可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其水平升高,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促進病情發展;NT-proBNP為腦鈉肽前體之一,可轉化為腦鈉肽,引起心力衰竭。NT-proBNP水平升高,可加重患者病情,進而對患者的恢復進程造成阻礙。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澤瀉中的澤瀉醇、乙酸乙酯類化合物可以有效降低人體血液中總膽固醇、載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物質含量,使血脂水平明顯下降[9]。川芎中的Z-藁本內脂具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等作用,阿魏酸可改善血液流動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達到降低血脂水平、預防血栓形成等功效[10]。通過對本研究結果分析可發現,觀察組治療后患者的血清ET、hs-CRP、NT-proBNP水平較對照組比,均處于較低水平,提示芪紅湯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患者血清ET、hs-CRP、NT-proBNP水平,舒張血管,減輕炎癥反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11]。
綜上,芪紅湯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患者的臨床癥狀,增強心功能,減輕炎癥反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