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勞動教育是從幼兒身邊生活入手,幫助幼兒感知勞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勞動、在勞動中獲得發(fā)展。山東省滕州市龍泉街道中心幼兒園希望幼兒在富有教育價值的勞動中獲得自信、堅持、責任、感恩等良好品格,使每一位幼兒慧勞動、享勞動、塑品格,獲得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
開展融入幼兒日常的生活化勞動教育。第一,注重培養(yǎng)自理能力。我們將生活能力培養(yǎng)寓于游戲、兒歌之中,循序漸進、扎扎實實地培養(yǎng)幼兒。教師把問題留給幼兒,并給予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使其通過親身經(jīng)歷,深入體會自我管理帶來的責任感、自信心和擔當意識。在“禮儀小天使”“圖書美擔當”“水杯美擔當”“圖書整理家”等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我們讓每個幼兒成為班級管理的小主人,使他們在管理中習得勞動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第二,堅持一日生活皆勞動。我們引導小班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整理玩具;中班幼兒照顧植物、整理圖書、擺放椅子;大班幼兒在自我服務、服務他人的基礎(chǔ)上過渡到為集體服務,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責任感,比如發(fā)餐具、擦桌子、掃地、照顧幼兒園公共區(qū)域的花草樹木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勞動使他們感受到快樂,萌發(fā)主動勞動的意識。
第三,開展體驗式勞動教育。幼兒園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場地,在呦呦童趣園開辟種植區(qū)和飼養(yǎng)區(qū)。我們開展了蔬菜種植的生活化課程,從栽種到收獲,讓幼兒感受豐收的喜悅。種植園里的蒜苗長出來了,幼兒問:“老師,大蒜上長出的葉子是什么?能不能吃?”基于這個問題,我們開啟了“蒜苗炒雞蛋”的食育之旅。我們帶著幼兒一起采摘蒜苗,幼兒拿起安全剪刀,把蒜苗剪下來并清洗干凈,隨后嘗試切蒜苗、打雞蛋。幼兒的生命力、生長力、生活力在親身體驗、直觀感知、實際操作中細化實現(xiàn),豐盈了經(jīng)驗,富足了心靈。
實施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游戲化勞動教育。游戲與勞動教育巧妙結(jié)合,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為重要的是關(guān)注游戲過程和幼兒體驗。比如,大班“滕州燒烤”游戲,幼兒間分工明確,有的幼兒洗切菜、有的幼兒和面做水餃、有的幼兒燒烤,有的幼兒出售紀念品……游戲化的勞動教育,培養(yǎng)了幼兒動手操作、分工合作、社會化交往的能力。
同時,對于幼兒探索的問題,我們將游戲和勞動教育有機融合,形成游戲化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比如,幼兒被褥每兩周帶回家清洗一次,周一清晨,許多條被子“躺”在幼兒園大廳里,一場關(guān)于被子“回床”的旅程由此開始。幼兒探索自主運送被褥的可能性,討論怎樣運被子比較省力,最后決定搭建被子運輸車,根據(jù)設(shè)計圖紙熱火朝天地搭建,形成了問題驅(qū)動式自主探究性學習。幼兒在自主勞動中不斷探索、思考,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科學推進家園共育的幼兒園勞動教育。幼兒園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幼兒應具備的勞動能力,組織了從園所到家庭再到社會的多形式、延伸性的勞動活動,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勞動能力發(fā)展。一是利用各種形式的講座、開放日向家長宣傳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鼓勵家長適當放手,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做自己的事情,與家長一起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習慣。二是帶領(lǐng)幼兒走出去,參觀各行各業(yè)的勞動并嘗試參與,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豐富的經(jīng)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知,懂得尊重勞動者和珍惜勞動成果,初步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我們以幼兒為中心,用貼近幼兒生活情景、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幼兒勞動,讓幼兒在勞動中增長見識,體會勞動的樂趣,推動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