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養牛業發展中,凍精改良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可提升牛良種化程度,提高養牛科技含量,最終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本文著重探討了提高牛凍精改良受胎率的關鍵技術措施。
關鍵詞:牛;凍精改良;受胎率;關鍵技術措施
牛凍精改良技術,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由于受到公母牛自身因素、飼養因素、輸精因素、環境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牛凍精改良技術下的受胎率并不理想,降低了牛凍精改良技術成效,影響養殖經濟效益,因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現存問題,提升牛凍精改良受胎率成為一項關鍵工作,筆者從事牛凍精改良工作已有20多年,于此項技術工作有所心得,現與大家交流探討如下。
1 重視凍改牛群飼養管理
母牛體況,是影響受胎率的一項常見因素,因此要想保證受胎率,做好牛群飼養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每日應保持適當運動和充足的光照,提高抵抗力;同時要科學配制日糧,保證日糧中各類營養元素均衡,增加蛋白質、能量類飼料補充量,保持旺盛的生殖機能,加快卵子產生、排出,要重點做好妊娠母牛飼養管理,保持良好的圈舍衛生環境,及時清理糞污,通風,減少污染氣體和糞便殘留,做好防寒保暖避暑工作,減輕冷熱應激,定期消毒。最后還要強化母牛產后管理,加強營養補充,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促使其盡快發情繼續配種,提升母牛受胎率。
2 選購品質優良顆粒凍精
精子活率,決定著精液質量,同時也影響著受胎率。精子活率越高,則精液質量越好,受胎率也就越高,所以選購品質優良的凍精非常關鍵。需要注意,凍精品質的影響因素較多,例如:采精頻率、稀釋、分裝、貯存等等,某個環節管理不當,就會影響凍精質量,進而影響牛凍精改良受胎率,所以在選購細管凍精時,要重視對精子活率等級的評定和檢查,利用十級評定法+顯微鏡檢驗精子的活率等級,以顯微鏡檢查為主,以十級評定法為輔,確保冷凍精子活率超過0.35方可用于牛凍精改良中,否則禁止使用[1]。
3 加強凍精運輸和保存管理
牛凍精運輸防護是否完善,保管是否科學,會對凍精質量及后期受胎率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要想提高牛凍精改良受胎率,要切實提高凍精運輸和保存管理意識。首先,凍精應封裝于0.25 cm塑料細管當中,然后保存于真空保溫的金屬材質類液氮罐當中,液氮罐內要保證液氮量充足,確保儲存環境安全性。液氮罐要存放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下,要定期檢查液氮減少情況,保證液氮水平面始終高于18 cm,完全浸泡過牛凍精,否則要及時添加液氮。凍精運輸時,要使用厚紙箱包裹,輕拿輕放,車廂板上設置塑料泡沫墊,盡可能地減少沖擊和碰撞,降低對凍精質量所產生的影響,更好的保障牛凍精質量,提高受胎率。
4 掌握母牛發情規律
正常情況下,一般母牛發情周期平均為21 d左右,育成母牛為18~24 d左右,發情持續時間不一定,長的36 h,短的6 h,平均為17 h左右;水牛又比較特別一些,要細心總結。但需要注意,母牛產后發情受到氣候、哺乳、營養、飼養管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發情時間不一致的現象。氣候溫暖舒適時母牛多在產后40~104 d發情,黃牛多在產后58~83 d發情,奶牛為30~72 d發情。若進入冬季,因氣溫較低,因此各個品種母牛發情時間會延長。母牛發情后,品改人員要及早做好配種工作,提高牛的受胎率和受孕率。但需要注意,部分牛會出現假發情的現象,因此做好發情鑒定工作非常重要。
5 正確鑒定母牛發情
母牛發情鑒定時,大多采用外部觀察法及配合直腸檢查法,處于不同發情階段的母牛,會出現不同的表現,具體如下:首先,處于發情初期的母牛,其食欲下降,四處張望,不愿接受爬跨,站立不臥,外陰輕微腫大,陰道黏膜潮紅,子宮頸口流出一些透明黏液。其次,處于發情盛期的母牛,拒絕進食,異常興奮,大聲哞叫,接受公牛的爬跨,有的則爬跨其他牛,外陰腫脹,陰道潮紅并流出一些黏液,用手按壓母牛背十字部,會凹腰、高舉尾根。再次,處于發情末期的母牛,叫聲逐漸減少,興奮度下降,躲避爬跨,但不遠離,外陰及陰道腫脹減輕,流出乳白色、混濁狀黏液,可拉絲。最后,處于發情后期的母牛,其食欲逐漸恢復,興奮性減弱,外陰、陰道腫脹現象消退,流出淺黃紅色黏稠黏液。
6 正確解凍凍精
牛凍精改良配種時,凍精解凍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若凍精解凍操作不當,會導致精子活性、質量下降,進而影響到凍精質量,進而導致牛凍精改良母牛受胎率下降,所以保證凍精解凍操作正確非常關鍵。凍精解凍操作流程和要點如下:解凍時要做到快取、快投、快融解,有恒溫水浴鍋的將解凍溫水調到37 ℃,沒有的調至38 ℃,防止天冷水溫下降過快,影響解凍效果,將液氮罐開啟,然后利用鑷子提取凍精顆粒細管,將其放入調好的解凍溫水當中,輕輕晃動試管10 s,當凍精融化至米粒般大小時將試管脫離水面,繼續晃動至全部融化即可。采用上述方法解凍的凍精,精子的活性高,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試管放入溫水中的時間,否則會導致精子死亡。解凍后的精液,不可長時間保存,應在2 h內使用,避免精子活力下降對受胎率產生影響[2]。
7 選擇最適輸精時間
輸精時間是否適宜,會對母牛受胎率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控制最佳輸精時間非常關鍵。以發情母牛接受爬跨時間為起點,向后延遲7~9 h輸精,此時輸精過早,母牛卵泡發育不完全,受胎率為46%。向后延長19~21 h輸精,此時輸精時間過晚,卵泡破裂,受胎率為50%。而向后推延10~12 h或者16~18 h輸精,受胎率升高至65%。發情10~12 h的母牛,其卵泡發育較快,卵泡內液體多,波動明顯。發情16~18 h的母牛,其卵泡壁變薄。綜合來說,在母牛發情并且接受爬跨后13~15 h為最佳輸精時間,此時輸精受胎率超過80%。具體輸精時,建議早晨發情的下午輸精,中午發情的夜間輸精,傍晚發情的早晨輸精,首次輸精后間隔10 h左右再輸精1次,可顯著提升受胎率。
8 掌握輸精技術操作要點
牛輸精操作前,需要做好保定工作,避免輸精時出現差錯。建議將母牛保定在頸架牛床、輸精架內,然后清洗母牛外陰部并擦凈。同時,做好輸精器械消毒工作,一支輸精器(外管)一次只能為一頭牛輸精,禁止循環使用,輸精槍可循環使用,但要保證其干凈無污染。輸精人員也應做好準備工作,剪短指甲,洗凈雙手,戴PE手套。輸精時,采用直腸把握法,用輸精槍把解凍的精子輸入母牛子宮內,動作要輕柔,手法要熟練,避免對子宮頸造成損傷。輸精后不可急于抽出輸精槍,而要輕輕按壓揉捏子宮頸,促使其收縮,避免精液倒流[3]。此外,輸精時有條件的可使用可視輸精槍,能夠清晰看到母牛子宮口,提高輸精準確性,保證受胎率。
9 加強早期妊娠檢查,減少流產
母牛輸精一定時間后,要落實妊娠檢查工作,避免出現空懷的現象,若發現母牛未受孕,應擇機再配種。針對成功受胎的母牛,應做好飼養管理工作,防止出現流產等現象。一般情況下,妊娠期的母牛性情溫順,食欲高漲,被毛光潤,行動謹慎,妊娠后2個月,直腸檢查可發現母牛兩側子宮角開始不對稱,孕角體積是空角的2倍,孕角基壁柔軟,觸摸后流出液體。卵巢質地柔軟光滑,子宮動脈搏動。此時加強妊娠母牛飼養管理,禁止服用瀉藥、興奮藥、糖皮質激素、子宮收縮藥等,防止流產。同時要控制運動量,禁止超負荷運動,要保持環境安靜,避免遭受驚嚇,禁止拳打腳踢妊娠母牛,降低流產的概率。
10 加強母牛不孕癥防治
母牛凍精改良時,屢配不孕是常見問題,這會對母牛凍精改良受胎率產生極大的影響。母牛屢配不孕的原因較多,如:營養不均衡、精液質量不達標、配種時間不適宜、患布病、子宮內膜炎、子宮囊腫等疾病。所以養殖場戶要提高防治意識,加強母牛飼養管理,保持營養均衡,控制精液質量,選擇最佳的配種時間,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各類疾病的防控工作。以子宮內膜炎為例,是造成母牛不孕的常見因素,要重點做好防治工作。預防方面,要保持良好通風,及時清理糞便污水,加強保暖,堅持適量運動,提升抗病力。臨產前要做好接產準備工作,防止難產。產后可靜脈注射葡萄糖、葡萄糖酸鈣,加快產后機能恢復。并肌注縮宮素,盡快產下胎衣,產后24 h內子宮內投入青霉素、鏈霉素,預防子宮感染。治療方面,可用青霉素1 000萬IU+鏈霉素500萬IU+生理鹽水100 mL混合液沖洗子宮,建議沖洗1次/d,連續沖洗3~5 d,直到從陰門流出清亮透明的分泌物或者沒有流出分泌物停止。亦可使用中草藥配方“生化湯”“血府逐瘀湯”予以治療,均可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幫助母牛及早恢復健康,提高母牛凍精改良受胎率。
11 結語
綜上所述,牛凍精改良技術作為一項低成本高效益的快繁新技術,在畜牧業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且牛凍精改良技術在養牛業發展中的應用是必然趨勢。針對當前牛凍精改良技術應用環節所存在的諸多影響因素,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創新改良牛凍精改良技術,切實提高牛的受胎率,在保障養牛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提升養殖經濟效益,推動畜牧經濟穩步增長。
參考文獻:
[1] 王堂忠.提高母牛凍精配種受胎率的技術措施探討[J].獸醫導刊,2018(24):224+228.
[2] 雷云龍.淺析牛凍精改良受胎率的影響因素及優化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2):151.
[3] 阮文紅.提高肉牛凍精人工授精受胎率的綜合措施[J].獸醫導刊,2019(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