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何文鋒(1985—),工程師,主要從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施工的防疫安全管理水平,文章依托巴田高速公路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成功抗疫經驗,在對高速公路施工疫情相關風險進行識別的基礎上,總結分析了巴田高速公路在抗疫過程中實施的各項防疫安全精細化管理措施,為“后疫情”時代高速公路施工的防疫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新冠肺炎疫情;高速公路;安全管理
U415.12 A 65 206 3
0 引言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對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都造成了嚴重影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國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以及“動態清零”總方針的防控政策,取得了有效的疫情防控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持續的疫情也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不利影響,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及出口均受到了嚴重沖擊。在未出現根治新冠肺炎疫情措施之前,人類社會勢必將進入與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共存的“后疫情”時代,如何在“后疫情”時代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推進將是我們亟須解決的問題[1-2]。
結合過往經驗及現有政策來看,交通基礎建設投資將是“后疫情”時代促進社會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而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則是交通基礎建設中的重要支撐項目[3-4]。以廣西為例,廣西在2022年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全區高速公路固定資產投資≥1 800億元,通車總里程突破8 000 km。如何在疫情反復肆虐的嚴峻形勢下做好高速公路施工現場的疫情防控,確保全年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投資任務得以順利實現,成為當下各企業在進行安全生產管理時面臨的重要難題。雖然目前政府頒布了相關保障安全生產的政策綱領性文件,但對于高速公路施工如何實現安全精細化管理仍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為進一步強化高速公路施工現場的防疫安全管理水平,本文通過對巴田高速公路在疫情中的防疫安全精細化管理進行總結分析,以期為同類型高速公路施工提供參考經驗。
1 項目概況
巴田高速公路起點位于巴馬縣城,與在建的都安至巴馬高速公路連接,途經巴馬瑤族自治縣那桃鄉、燕洞鎮,田東縣義圩鎮、朔良鎮、林逢鎮,終點位于田東縣林逢鎮公靖村南側,連接運營的壇洛至百色高速公路,同時順接田東經天等至大新高速公路。路線主線全長約67.0 km,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時速為100 km/h,路基寬度為26 m。全線共分為4個施工標段,參與建設的項目管理人員、施工勞務人員約為4 000人,一線施工勞務人員主要來自湖南、湖北、四川等省。
2 高速公路施工疫情相關風險識別
2.1 外部疫情輸入的風險
高速公路是一種長線性結構物,穿越地區較多,周邊地域情況較為復雜,項目人員在與周邊環境接觸時存在一定的疫情感染風險。同時,高速公路施工建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以及勞動力,大部分施工材料來源于外部提供,而勞動力通常以外省農民工為主體,無論是外部材料的貨運輸入還是勞動力跨省的人員流動均存在一定外源性疫情輸入的風險。項目工人通常食宿集中且居住環境通風條件較差,一旦存在外部疫情輸入的情況,極易擴展成聚集性疫情事件。
2.2 疫情消殺防控的風險
疫情期間,項目人員普遍使用濃度75%的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產品進行環境消殺防控,雖然能取得良好消殺效果,但往往忽視了這些消毒產品具備的易燃、有毒、腐蝕等危險特性。項目人員尤其是一線勞動力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安全意識和規范操作上存在缺陷,一旦對消毒產品過度使用或者儲存不當,極易引發火災、中毒、灼傷等次生安全事故。
2.3 疫情造成項目員工心理問題的風險
無論是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措施或者因疫情管控造成的隔離,都可能對項目參建人員心理造成消極影響。心理上的煩躁、恐慌、焦慮等情緒極易在群體中蔓延,一旦長期積壓得不到解決,將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身心健康。而這種狀態一旦被項目員工帶入到工作崗位中,將極易誘發作業操作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進而造成安全生產事故。
2.4 疫情防控造成的安全生產風險
疫情期間,受地方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疫情地區的項目人員無法到崗導致部分關鍵崗位人員缺失,現場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被削弱。同時由于對聚集性活動的限制,員工的安全例會、安全教育與技術交底等活動無法正常開展,項目人員的安全意識與安全操作行為無法得到有效強化。除此之外,疫情防控造成的施工現場停工,使得存在危險源的施工環境或施工設備缺乏安全維護,后期一旦復工復產將存在一定的安全生產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速公路施工防疫安全精細化管理探討/何文鋒
3 項目疫情防控精細化管理措施
3.1 建立疫情防控應急管理體系
3.1.1 設立疫情防控指揮部
項目建設公司牽頭設立了包含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服務單位等參建單位的疫情防控指揮部,每一單位均設置了包含綜合管控、工程管控、協調管控、輿論引導以及監督檢查等五個類別的應急工作小組。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安排疫情防控總體部署以及相關資源調度,同時將各方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嚴格納入到工作考核中,確保疫情防控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3.1.2 編制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疫情防控指揮部結合項目實際特點與疫情防控要求編制了詳細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對人員管理、物資保障、組織實施、應急處置等環節進行了清晰明確的規定。在疫情防控應急預案中尤其注重建立與屬地政府、衛生健康部門的聯系機制,確保防疫信息能夠得到有效溝通。同時,疫情防控指揮部按照各級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意見,在各參建單位駐地建立預警信息點,確保一旦發生疫情應急預案能夠得到及時響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見圖1。
圖1 巴田高速公路項目部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流程圖
3.1.3 強化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應急演練是檢驗應急預案合理性以及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的關鍵保障。在非疫情期間,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多次開展疫情防控應急實戰演練,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組織協調和應急處置能力,同時結合應急演練效果,對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進行動態調整。疫情期間,由于對聚集性活動的限制,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線上推演、全員參與”的方式開展應急演練,確保項目員工能夠對應急預案的實施流程得到全面掌握。
3.2 強化施工現場疫情防控
3.2.1 對參建人員實施實名制管理
對所有參建人員實行實名制管理,項目人員的個人信息、健康碼、行程碼、疫苗接種情況、來往途徑、出行方式、有無疫區旅居接觸史、健康狀況等信息要進行詳盡核驗登記并定期動態更新。所有登記信息均要求做好臺賬化管理并按要求存檔,確保一旦發生疫情能夠及時做好相關信息數據支撐。
3.2.2 相關區域實施封閉式管理
對施工區域、辦公區域及生活區域等場所實施封閉式管理,每個場所根據實際情況只保留1個出入口,其他出入口采取有效封閉措施,僅在消防應急時開放。同時在出入口設置專人對出入人員做好口罩佩戴、健康碼、行程碼、體溫檢測的核驗以及出入人員信息、出入時間、到訪事項等內容的信息登記。
3.2.3 限制聚集性活動的開展
要求各參建單位盡量減少聚集性活動的開展。對外要求減少與外部單位之間的交流活動,鼓勵開展線上工作交流;對內要求對施工作業方案進行合理組織及優化,避免項目施工人員在有限空間內實施聚集性作業。在聚集性活動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如現場安全教育或安全技術交底等),也應選擇通風條件良好的場所,同時參與人員應當保持1 m以上的安全間隔并佩戴好口罩。參建單位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智能終端等平臺開展會議、教育及交底等活動,確保各項交流活動得到安全、正常的開展。
3.3 強化施工人員個人防護
3.3.1 對公共環境實施定期消殺
各參建單位均設置專職衛生員對施工區域、辦公區域及生活區域等場所進行每天不少于兩次的環境消殺,專職衛生員要將每日的消殺措施實施記錄登記在冊。對防疫產生的醫療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存儲并及時清運。人員密集區域(如員工宿舍、辦公室、會議室等)要求保持每日通風3次以上,每次通風時間≥30 min。
3.3.2 強化項目工人用餐管理
所有食堂相關工作人員均要求持健康證上崗,作業操作時要求佩戴好口罩。含食堂的參建單位要對用餐環境進行改善,以確保用餐人員就餐時可以保證1 m以上安全間隔距離。食堂日常管理實行錯時用餐,盡量避免用餐人員聚集。疫情期間食堂實行派餐制,食堂工作人員將食物打包后由專人分派至各用餐部門并統一回收餐廚垃圾。一線施工現場由于常在野外缺乏用餐條件,食堂對一線施工人員統一實施派餐制,所有食物由食堂統一打包后由專人派送至施工現場,用餐人員統一分散用餐,要求安全間隔距離≥1 m。餐廚垃圾每天由食堂專人統一回收處理。嚴禁項目人員從工地周邊訂餐,避免與外界發生接觸造成安全隱患。
3.3.3 做好疫情期間員工健康管理
各參建單位內部實施網格化管理,以部門或施工班組為最小單元格設置1名網格管理員。網格管理員負責對單元網絡內的人員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疫苗接種情況等進行全面摸排與動態跟蹤,尤其是配合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安排做好外來返工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隔離監督工作。除此之外,網格管理員要在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調度下,組織配合所在單元成員做好日常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網格管理員所做的排查工作均要求實施臺賬化管理,并定期更新匯總上報至疫情防控指揮部。疫情防控指揮部根據網格管理員上報的情況,對存在隱患的重點人員安排所屬單位進行專人對接處理,做好看病送醫、疫苗接種以及心理疏導等工作,避免項目員工“帶病上崗”。
3.3.4 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工作
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各參建單位在內部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除了做好常規的應急演練外,還要求參建單位將疫情防控知識納入三級安全教育體系,并通過線上教育進一步普及防疫知識。對于政府官方發布的疫情防控信息以及上級疫情防控單位提出的疫情防控要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在內部及時發布,各參建單位要確保所有項目人員及時知曉,一方面確保防疫措施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另一方面避免內部發生謠言造成不利影響。
3.4 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監督檢查
疫情防控指揮部將各參建單位疫情防控措施執行情況納入到日常工作考核中,采用定期檢查以及隨機抽查等方式對各參建單位的疫情防控執行情況實施全覆蓋的監督檢查。對于疫情防控措施執行不到位的單位,要求立即停工整改并通報批評,項目必須整改完成并經疫情防控指揮部驗收后方可復工。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疫情傳播的單位,疫情防控指揮部將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及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實施頂格處罰。
3.5 做好復工復產安全生產保障
3.5.1 做好應急物資儲備
各參建單位均按照當地疾控部門的要求設立單獨的隔離宿舍以做好項目人員的臨時隔離工作,同時依據單位人員規模建立相應的應急物資倉庫。應急物資由專人保管并建立出入庫臺賬,應急物資的儲備規模除了要能滿足≥14 d的應急使用需求外,還要能滿足項目人員日常防疫使用的物資保障供應。
3.5.2 做好復工安全生產檢查
項目因疫情停擺后的復工復產,必須由疫情防控指揮部按照當地疫情復工復產相關規定以及項目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全面復工安全生產檢查,并經驗收通過后方能實施。復工安全生產檢查要重點關注項目人員的履約、三級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狀況、各類機械設備運行狀況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部分,務必全面消除安全隱患,切實做到安全復工、安全生產。
4 結語
在“后疫情”時代,疫情防控已成為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嚴格落實嚴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工程安全生產前提下形成大干局面已成為各企業亟須解決的難題。在2022年2月的廣西百色新冠疫情中,巴田高速公路通過采取精細化的防疫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抗擊疫情的階段性勝利,整個項目未發生一起疫情傳播事故,同時項目在疫情結束后迅速實現了有序復工復產,且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將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巴田高速公路的抗疫經驗說明,必須將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緊密結合,實施精細化的現場管理,才能做好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兩不誤,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與實現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建鎮.建筑施工企業對突發疫情的應對策略研究[D].鄭州:中原工學院,2021.
[2]劉杲朋.新冠疫情復工背景下LH高速公路建設工程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
[3]馮 闖,吳 偉,劉明建,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J].建筑技術,2020,51(10):1 278-1 280.
[4]汪陽春,單 波,郭 戎,等.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工程項目如何做好復工安全生產工作[J].建筑安全,2020,35(6):68-71.
收稿日期: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