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郁南縣革命老區鎮—寶珠鎮依托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著力打造茶文化、龍頭企業、科技創新“三張牌”,實現茶園提質、茶葉增效、茶農增收,努力走好“黨建+茶產業”富民興村之路,奮力奏響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強音。
大社村位于寶珠鎮的西南部,距離圩鎮13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自然生態條件優越,無污染,空氣清新,常年云霧繚繞,氣候適宜,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環境。據《郁南縣志》記述,大社高山云霧茶種植歷史悠久,清朝中后期已遠近聞名,遠銷省港澳等地。20世紀60年代,從福建引進的水仙茶樹種,其葉尖細肉厚,現種植面積100多畝,年產量8噸,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茶色清、味甘爽滑、清香潤喉,令人飲后生津、齒縫留香,配以大社山泉水沏出來的茶風味更佳。茶葉在春夏兩季采摘,特別是清明前所采摘的茶葉尤為精品,人稱“社前茶”,為人們送禮之佳品。因此,寶珠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圍繞茶、突破茶、做足茶”的工作思路,精準發力,在抓好茶葉種植和管理的同時,切實打造“大社高山云霧茶文化”宣傳陣地,用心用情用力講好大社茶故事,以茶為媒,讓更多的游客在看到鄉村振興發展取得新成效的同時感受大社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如何讓小小的“綠葉子”變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該鎮黨委、政府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致力于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按照“因地制宜、農戶參與、農民收益”的原則,有效盤活農村集體資源,加快土地流轉,在茶文旅上下功夫,彰顯大社高山云霧茶魅力。
2022年,該鎮引進郁南縣寶樹灣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把種植、加工與研發有機結合起來,打通茶葉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通道。成功流轉土地約200畝、總投資8000萬元創建大社高山云霧茶種植基地,配套文旅、觀光、休閑一體化建設,投產后可解決全鎮40多人就業。同時,還按照省委、市委、縣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部署要求,圍繞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探索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新形式,選擇寶珠村委龍塘上井自然村、龐寨村委木坪自然村、大用村委石咀下自然村、大林村委大林自然村4個自然村在大社村沖介頂參與“企業+自然村+能人”共建美麗牧場,力爭所有試點自然村年經營性收入在2024年底達到8萬元以上。
為破解長期以來大社茶葉產業存在著利用率低、深加工缺乏等發展問題。該鎮以創建大社高山云霧茶基地為契機,全面整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鄉村土專家、外出鄉賢、專家博士等人才資源,在茶樹生態栽培、土壤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控、綠色有機茶園建設、加工技術等方面尋求技術提升,用科技賦能茶葉精深加工、茶業人才培育,全力引導大社茶產業走上規模化、科學化、可持續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