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推動北京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延慶區召開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現場會,會上發布《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23-2025 年)》,并就貫徹落實做出動員部署。依照《方案》,市文化和旅游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實施文化內涵提升、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民宿+”三大工程,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條,培育鄉村旅游發展新功能。北京力爭到2025 年,培育等級鄉村民宿800 余家、市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鎮200 余個,優化鄉村旅游精品線路50 余條。
本市加強工業遺產保護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工業遺產管理辦法(試行)》,首次明確工業遺產認定程序、保護管理、利用發展、監督管理。依據《管理辦法》,工業遺產所有權人應當在遺產區域內醒目位置設立標志和相應的展陳設施,宣傳遺產重要價值和品牌內涵等;應當設置專職部門或由專人監測遺產的保存狀況,劃定保護范圍,采取有效保護措施,保持遺產格局、結構、樣式和風貌特征,確保核心物項不被破壞;遺產格局、結構、樣式和風貌特征出現較大改變的應當及時恢復,核心物項如有損毀的應當及時修復。
“一業一證”改革11月底前完成
日前召開的“全面升級市場準入服務,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透露,本市將在全市40個行業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并將于11 月底前完成。改革涵蓋超市、便利店、賓館、餐飲店、連鎖菜店、藥店、健身房等中小微企業較為集中、辦事頻率較高的行業。4 月27 日,全市首個改革行業餐飲店上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8 個行業“一業一證”上線。下一步,還將加快推進剩余12 個“一業一證”改革行業上線,持續推進審批服務便利化。
本市重大科研設施面向社會開放共享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印發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與科技創新券實施辦法(修訂版)》已于10 月1 日起施行,以更好促進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實施辦法》規定,申領創新券,即可使用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相關資源。科技創新券是向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免費發放的權益憑證,主要用于支持北京地區高精尖產業領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充分利用平臺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開展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研發活動。
本市軌道交通線網總規模居全國第一
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市加快推進綠色交通發展,加大公共交通設施供給,加快實現軌道公交一張網、一張圖,推動慢行與公交地鐵融合發展,以智慧賦能提升綠色出行服務水平。
據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軌道交通線網總規模居全國第一。
2012 年至今,軌道交通全路網累計縮短行車間隔150 余次,11 條線路最短發車間隔縮短至2 分鐘以內,列車兌現率、正點率均達99.9% 以上。地面公交服務水平也不斷提升。北京擁有2.8 萬輛公交車、1600多條公交線路,車輛和線路規模均居世界大城市首位,并在全國率先開通定制公交。目前,已完成3218 公里慢行系統改造和9 個示范區建設。
為了鼓勵綠色出行, 北京推出了國內首個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MaaS 平臺,截至目前日均服務綠色出行450 萬人次,碳普惠累計碳減排量近40萬噸。2023 年還啟動了MaaS2.0 建設,升級以碳為核心的多維激勵,進一步增強綠色出行的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