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 日,2023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布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提升計劃”,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與阿里云、商湯科技、釘釘、實驗區AIGC聯盟、實驗區云園區等共同簽署“國家文創實驗區生成式人工智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推動AIGC 在實驗區規范應用,多項成果將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發展,為企業未來發展壯大注入一道“強心劑”。
“提升計劃”為實驗區未來發展“添火”
活動上,“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提升計劃”正式對外發布,聚焦提高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提高創新動力、創造活力,提高科技動能、文化賦能,“提升計劃”推出8 大行動,包括產業發展能級提升行動、新型文旅消費培育行動、園區品質效益提升行動、文化企業精準服務行動、“文化菁英”人才引育行動、文化金融體系創新行動、國際文化貿易促進行動、新型區域合作示范行動。
“國家文創實驗區成立9 年來,區域內文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新業態市場主體高度聚集,釋放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為順應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在更高水平上推動實驗區升級發展,更好地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示范帶動全國文化產業創新提升,我們適時推出‘提升計劃’,為實驗區的未來發展‘再添一把火’。”國家文創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升計劃”明確提出,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力爭用五年時間,區域內文化產業收入突破5000 億元,數字文化產業占比超過50%,并打造10 家百億級示范園區,培育10 家以上年收入百億級旗艦企業,每年推出不低于10 部文藝精品力作,形成一批更為成熟定型的經驗模式,同時每年認定、引進100 名文化人才,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培育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郎園station 等10 大文旅消費場景,通過一系列務實行動,為全國文化產業改革創新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AIGC與文化行業深度融合態勢火熱
同時,聚焦本屆大會主題,為深入推進相關部門在AIGC 領域的合作,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領銜,聯合阿里云、商湯科技、釘釘、實驗區AIGC 聯盟、實驗區云園區等大模型研究技術方、應用方,共同簽署了“國家文創實驗區生成式人工智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推動AIGC 在實驗區規范應用,通過建立多層次的合作機制,拓展技術提供方、企業應用方與政府之間的交流合作,為大模型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創造更多可能性。
全球AIGC 浪潮下,在國家文創實驗區這片創新創意的熱土上,AIGC 與文化行業深度融合態勢更是火熱,一幅豐富多姿的研發和應用場景圖正在朝陽區旖旎鋪陳。“毋庸置疑,AIGC 能極大地推動文化及科技行業的發展,讓人類突破內容生產力枷鎖,高效率生成高質量內容,這與我們公司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印象筆記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于對前沿技術的持續關注和長期研究,印象筆記早先完成了在AI 領域的布局,并已公布自研輕量化大語言模型“大象GPT”,率先推出了“印象AI”并開放大規模商用,“印象AI”硬件設備可輔助用戶更智能、便捷地實現紙筆書寫內容、紙質資料、音頻文件等多類型信息的實時記錄、二次編輯及永久保存,該系列產品正在逐步獲得用戶認可。
騰訊音樂也積極擁抱AIGC 風潮,“AIGC 愈發成為‘時代風口’,我們推出了AIGC 工具‘TME Studio 音樂創作助手’與‘音樂制作人’,可以協助音樂人與音樂愛好者在作詞、作曲、音樂內容分析與剪輯等制作環節的效率提升,促進高質量的內容創作。”騰訊音樂相關負責人表示,騰訊音樂還從0 開始,對超寫實虛擬人技術及音樂內容領域進行探索,開創了獨家AI 歌聲合成技術,并打造了超寫實虛擬人鹿曉希LUCY,現已成為首個推出杜比全景聲音樂作品的超寫實AI 虛擬歌手。
藍色光標集團CEO 潘飛介紹,在生成式AI 浪潮下,藍色光標快速布局,已發布AI2 戰略,全力擁抱AIGC,打造“AI+ 內容”的新型生產方式。2023年上半年,藍色光標70% 以上客戶已使用生成式AI 相關服務,整體業務提效約30%。現階段,在AI2 戰略下,藍色光標推出了營銷行業模型Blue AI,實現AI 時代的快速起跑。
國家文創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AIGC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將極大提升工作效率,在國家文創實驗區,大模型有著10萬家文化企業、100 個文化產業園區作為應用場景,我們也將持續搭建平臺,通過多種舉措推動大模型與文化企業的深度對接和融合發展。”接下來,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充分利用合作框架相關機制,在為大模型企業提供周到服務的同時,進一步研究相關產業支持政策,持續推進AIGC 應用領域走上新高地,以新技術賦能文化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加速產業變革。
文化企業組團布局AIGC新賽道
為了迎接AIGC 的挑戰, 國家文創實驗區內的企業正逐步由“單兵作戰”到“組團布局”。目前,果殼、藍色光標、數字力場等企業共同組建了AIGC 創意產業聯盟,并于2023 年3月正式落戶國家文創實驗區。聯盟逐步在首創郎園、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區打造AIGC 創意產業基地,并加強研發服務支撐,為AIGC 創意者提供服務支持場景,賦能創意設計和內容生產,各成員企業將通過社區+ 空間+ 展陳+ 造節等線上線下聯動方式,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注入未來新活力。
“在當今世界,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在這個領域,行業聯合開發與應用成為共識。”AIGC 創意產業聯盟成員、果殼CEO 姬十三表示,目前,果殼發布了AIGC 戰略,基于果殼打造的AIGC 產品“ai 魔法師”,助力打造人工智能時代的“超級個體”,加速推動“組團發展”趨勢落地。
“ 現階段, 一批大語言模型正帶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將重塑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式,重構智能產業格局,此時,如何把先進技術轉化為先進生產力,仍需政產學研全產業鏈的戮力協同,共同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在這方面,國家文創實驗區有著文化創新的深厚底蘊和技術應用的天然土壤。”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創始院長田豐表示。
放眼整個國家文創實驗區,作為全國文化企業最集聚的區域,實驗區緊抓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機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賽道,構建產業新生態,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通過大力促進AI 數據算法、超高清直播、融媒體互動等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積極探索AIGC 應用場景。目前已形成恒通創新園、東風德必、E9 等一批數字文化產業特色園區,涌現出央視頻、書行科技、凱聲文化、思維造物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文化企業。2023 年1-8 月,朝陽區文化產業新業態特征明顯的16 個行業小類實現收入809.6 億元,同比增長7.5%,數字文化業態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2023年1-8月,朝陽區文化產業新業態特征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收入809.6億元,同比增長7.5%,數字文化業態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