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中國電影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電影類型——話題電影。所謂話題電影,就是指在電影正式上映前,其情節和主題已經通過社會熱點和網絡營銷引發了公眾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電影。這類電影往往以某個社會熱點為賣點,片方利用大數據分析社會關注趨勢,通過網絡營銷將電影情節片段化為個別畫面進行推送,在上映前就通過熱議累積了大量的潛在觀眾。這種商業手法改變了電影營銷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選擇觀影的方式。人們不再在觀看電影后進行討論,而是因為討論產生觀影的興趣。可以說,話題電影已經成為當前電影市場的新寵。
2023年8月上映的電影《孤注一擲》,依托關注度高的社會熱點話題,利用大數據技術、短視頻營銷以及高度寫實充分實現了商業“吸金力”價值的最大化。然而,這種對商業“吸金力”的過度追求往往會讓電影制作方忽視作品的藝術價值,為了符合市場和觀眾的熱點需求,在劇情設計、人物深度等藝術表達方面做出妥協。
文章研究認為,話題電影確實為電影業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機會,但在追求“吸金力”的同時,也需要對作品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藝術審視。只有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實現有效的平衡,話題電影才能真正展現其潛在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避免陷入“救贖”困境。
關鍵詞:話題電影;《孤注一擲》;電影營銷;藝術“救贖”;“吸金力”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0-0250-04
2023年8月8日,以境外電信詐騙為題材的電影《孤注一擲》,一經上映就展現出了巨大的商業價值[1]。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電影點映預售總票房破5億,累計票房38.02億,打破了電影票房16項紀錄[2]?!豆伦⒁粩S》在網絡上也有極高的熱度,王傳君飾演的陸經理喊口號的畫面,點贊量突破百萬[3]。
(一)以話題為創作驅動力
話題電影以社會熱點話題為創作靈感來源,通過深入剖析這些話題,滿足觀眾的知識需求和情感需求,引發觀眾思考和討論。近年來,話題電影在中國呈現出快速發展和多樣化的趨勢,《我不是藥神》《少年的你》《保你平安》《八角籠中》《學爸》等影片相繼推出,不斷刷新著票房紀錄和口碑評價,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上不可忽視的現象。
電影《孤注一擲》以電信詐騙為話題,作為首部揭秘境外網絡詐騙全產業鏈內幕的電影,貼合社會熱點,而影片能吸引那么多觀眾走入影院,是網絡上流傳的大量“逃生歸來受害者”第一人稱的訴說引發社會共鳴,有了天然的話題熱度。
(二)以網絡平臺為宣發主陣地
話題電影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營銷推廣,通過大數據分析觀眾喜好,實現精準營銷,同時將營銷活動前置,以吸引更多關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話題電影能夠充分利用視頻網站、社交媒體等新興平臺進行宣發推廣,這為電影營銷提供了新的可能。這種依托網絡平臺的營銷方式之所以能夠提高電影的關注度,是因為它契合當下觀眾新的視聽體驗習慣[4]?,F代電影觀眾已經逐漸習慣通過碎片化的網絡視頻獲取信息,而不是通過觀看完整的電影。同時,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也讓電影營銷更加精準化。通過收集和分析觀眾的瀏覽數據、互動數據等,電影營銷人員能夠準確定位目標受眾,采用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5]。
另外,電影營銷活動的前置也能產生預熱輿論場的效果。觀眾在觀影前就對電影情節有了一定了解,更有可能產生觀影的興趣。當然,這種靠網絡營銷吸引眼球的策略也存在一定問題,如果過于依賴剪輯后的短視頻“高光時刻”而忽視電影本身的質量,則極有可能導致口碑下滑[6]。
但是,與傳統的后置營銷模式相比,網絡前置營銷在當下環境中具有顯著優勢,這是話題電影在上映前就獲得關注的重要因素。
(三)以主旋律為價值導向
話題電影通常強調主旋律價值觀,以傳達積極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這主要是因為話題電影常常取材于當下的社會熱點事件,這類事件往往能夠引發公眾對社會價值和道德規范的思考和討論。話題電影之所以強調主旋律價值觀,是因為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回應公眾的價值訴求,傳遞正能量,發揮警示教育的作用,讓公眾深受觸動[7]。
當下中國社會高度重視主旋律價值觀導向,這已成為娛樂產品的一種規范。同時,強調主旋律價值觀也更容易使電影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認可。
(一)大數據是“吸金力”的技術保證
《孤注一擲》是一部探討網絡詐騙現象的電影,在創作和營銷過程中,主創團隊充分運用了大數據技術,從而提高了電影的質量和收益。
在創作階段,《孤注一擲》主創團隊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分析、挖掘了海量的一手資料,包括真實案件、真實人物、真實場景等。他們不僅采訪了網絡詐騙的受害者和幸存者,還采訪了反詐一線的公安干警,了解他們的經歷、感受、觀點等。另外,他們也閱讀了大量的新聞報道、專業文章、法律文本等,掌握了網絡詐騙的運作機制、社會影響、法律規制等方面的信息[8]?;诖?,主創團隊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網絡詐騙的本質和特點,從而為電影中網絡詐騙的角色和情節提供現實依據,這使得電影具有了一定的逼真性和說服力。
在營銷階段,主創團隊也通過大數據技術制定、執行、調整了針對不同受眾群體、不同媒體平臺、不同宣傳時段的營銷方案,并通過預告片、劇照、花絮等多種形式進行推廣,在上映前就積累了大量的潛在觀眾。根據掌握的數據,主創團隊能夠更好地了解網絡詐騙的社會關注度和話題性,借此增強電影的吸引力,更加靈活地應對網絡詐騙可能帶來的敏感性和爭議性。
(二)短視頻是“吸金力”的媒介保證
隨著電影進入數字化社交傳播時代,短視頻成為電影營銷的重要手段之一。短視頻能迅速產生傳播效應,有效觸達年輕觀眾。話題電影《孤注一擲》就是利用短視頻進行營銷宣發的典型案例。
“議程設置理論”認為,媒體通過選擇報道某些議題及刻意塑造議題的方式,將某些議題凸顯,從而影響公眾的知覺和認知,將某些事項上升為公眾關注的重點[9]?!豆伦⒁粩S》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大量傳播電影精彩片段?!巴鮽骶莘稹薄敖鸪棵琅晒佟钡纫曨l迅速在平臺上傳播,將公眾注意力引導到電信詐騙這一社會議題上來,借助議題本身的關注度提高電影本身的知名度。
制片方會選取影片中的精彩片段進行剪輯,進一步淬煉呈現高潮。例如,將王傳君飾演的陸經理喊口號的鏡頭剪出,配上夸張的BGM,制作成個性化的短視頻。以抖音、快手為主要平臺,向相關用戶群體推送這些視頻,依靠算法把控傳播方向,能使內容產生病毒式傳播。數據化的分發與傳播,能精準擊中目標用戶,有效控制傳播力度。
(三)高度寫實是“吸金力”的官能保證
《孤注一擲》成功地通過對緬北詐騙集團的高度寫實呈現,為觀眾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官能吸引力,從而實現了巨大的商業成功。電影開始于“如何騙”,并構筑了一個真實可信的故事背景,詳細展示了潘生、梁安娜等人是如何在高超的騙術下被蒙蔽的。然后影片進一步剖析了“如何誘”。這包括詐騙集團如何精心設計騙局,使受害者中招;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各種方法,讓受害者自發留下并成為其中的一員[10]。影片詳細地揭示了境外詐騙窩點的運營模式,從招募人員、進行層層管理,到洗腦和規范操作,每一個環節無所不包,彰顯了非法組織的專業化和工業化運作。
這種將通常為人們所遮蔽的犯罪世界公之于眾的方法,不僅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還能帶來一種全新的認知體驗,讓觀眾對這個未知的犯罪領域產生更為深入的了解[11]。
影片在場景設置上做到了極致還原,無論是簡陋的員工宿舍、人滿為患的工作大廳,還是光鮮亮麗的老板辦公室,都為觀眾展現了詐騙集團內部的等級制度。細致的場景設定,使觀眾仿佛穿越到了現場,經歷了一次真實而驚心動魄的“臥底”之旅。強烈的代入感,讓觀眾難以自拔,專注于影片故事的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影片向觀眾展示了一些令人震驚的詐騙手段和處罰方式,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認知沖擊。這些難以置信的犯罪手段,毫不保留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挑戰著觀眾的知覺邊界,使觀眾更加確信這個犯罪世界的真實存在。這種認知上的震撼,無疑增強了影片的官能張力。
作為中國影史上第一部揭秘境外網絡詐騙全產業鏈內幕的電影,片方在海報上打出了“多一人觀看,少一人受騙”的宣傳口號[12],足見其意圖是實現反詐教育的社會“救贖”功能。但不可忽視的是,電影上映后期口碑的下滑暗示了其在藝術表達層面的缺失。
(一)電影是一種“救贖”藝術
尼采認為,古希臘悲劇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成功地融合了阿波羅和狄俄尼索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態。阿波羅代表秩序、理性和美的理念,而狄俄尼索斯則代表混沌、激情和感官的釋放[13]。在古希臘悲劇中,這兩種力量達到了一種精妙的平衡,從而產生了一種能夠“救贖”人們精神世界的藝術形式。電影藝術也有著類似的“救贖”功能[14]。
首先,電影通常具有一種阿波羅式的結構,即“日神”結構:有明確的情節、角色和主題,這些元素共同構建了一個有序、合邏輯的故事世界。這種有序性給觀眾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和歸屬感。其次,電影也有狄俄尼索斯的一面,即“酒神”的展示。通過視聽的強烈刺激,電影能夠觸動觀眾的情感,讓人們暫時忘卻現實世界的痛苦和壓力。
若阿波羅與狄俄尼索斯在電影藝術中得到恰當的融合,“日神”與“酒神”和諧共舞,電影就能達到一種“救贖”的效果。這里的“救贖”不僅僅是簡單的心理慰藉,更是一場精神洗禮。
(二)“日神”的缺失:敘事與人物
如果一部電影沒有很好地構建阿波羅式結構,那么即使電影有沖擊力極強的視覺和聽覺效果,也無法觸及觀眾的內心。也就是說,電影《孤注一擲》通過高度寫實刺激觀眾,并帶來強烈的官能沖擊力,然而這種沖擊力是短暫的。電影中的邏輯漏洞和不明確的人物動機可能會讓觀眾“脫軌”,而非完全沉浸在電影所帶來的感官和情感體驗中。
潘生這個核心人物在整部電影中都保持著高度理性、追求逃脫成功的正面形象,甚少有更加復雜的描寫。例如,他決定去境外工作時,根本沒有對陌生公司進行背景調查,也沒有和親友商量,就輕信了對方提供的高薪和優越的工作條件。
如果電影設定潘生是一個高智商并且思維縝密的人,那么他被騙則顯得有些奇怪,也就是說潘生被騙的必然性沒有在劇情中得到足夠的鋪墊。而且在整部電影中,即使被暴力對待,他也一直保持冷靜和正義,鮮少暴露出負面情緒,在電影后半程又非常聰明地用數字“6”與計算機二進制的關系來傳遞救援信號,而犯罪集團的地址恰好是“666”。不論是好友領悟搜救信號,還是警察根據潘生的信號鎖定位置,都過于依賴巧合。作為一部現實主義基調的電影,潘生就像是一個完美受害者,形象單薄且理想化。
女主角梁安娜也存在工具化傾向。她本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年輕模特,但在被騙至境外后,很快就與潘生建立起信任關系,兩人互相鼓勵試圖逃脫。但其與潘生之間的信任僅僅靠“衛生間偶遇”建立起來,說服力明顯不足。梁安娜的逃脫也存在邏輯漏洞,如果沒有打手阿才的數次相救,梁安娜完全不可能逃出生天。面對這一質疑,導演申奧在專訪中提到,阿才的形象是有完整的人物前傳的。然而該細節并沒有得到充分展現,這導致一部嚴肅的現實主義電影被觀眾打上了“黑幫純愛電影”的標簽。
因短視頻出圈的陸經理形象將觀眾的期待值拉滿,然而在電影中,這個大反派也只是一個符號化的惡霸形象。他動輒威脅懲罰手下,看似冷酷無情,但女兒出現后,他又展現出對女兒的疼愛,甚至托孤給男主角。愛孩子的父親形象與典型反派人物結合,目的是為情節發展服務。例如,托孤給潘生可以合理解釋脫身的女兒的去向,也可以令觀眾相信反派還保留一絲善念。但電影沒有充分交代陸經理為什么在危機時刻信任潘生,因此托孤的決定缺乏劇作邏輯支撐。
《孤注一擲》中的多位核心人物都存在工具化問題,人物性格和決定缺乏邏輯自洽性和真實感,這些劇情設計問題削弱了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進而導致“日神”缺失。
(三)“酒神”的沉溺:場景與蒙太奇
作為一部深入探討境外電信詐騙這一社會話題的影片,電影《孤注一擲》在藝術手法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在場景造型與蒙太奇語言的運用上,體現出了狄俄尼索斯的“酒神”精神[15]。
影片精心設計了詐騙工廠的三層結構,每一層都能帶給觀眾極強的視覺與心理沖擊。在底層的狗推廳,赤裸著上身的人群和高度集中的煙霧共同營造了壓抑而混亂的氛圍。人們已經被“洗腦”,在嬉笑間進行詐騙行為。相對于底層的混沌,中層的碼農廳則展現了一種有序但同樣殘酷的環境。這里的工作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碼農,他們用高級的電腦程序實施更為精細、高效的詐騙??諝庵袕浡环N機械的氣氛,每敲擊一次鍵盤,別人的生活就被奪走一點點。場景中色調變暖、明度提高,與狗推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而最上層的賭博廳則有電影中最華麗的場景。這里的美女荷官們身著精致性感的服裝,整齊劃一的動作配合著動感的音樂,展現出流水線般詐騙的虛幻奇觀。
電影還運用了平行剪輯和交叉蒙太奇的技巧,特別是顧天之因被騙而選擇跳樓結束生命的一刻,詐騙團隊在賭博廳里放爆竹慶祝剛剛成功的大騙局這一幕。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交替出現,形成了巨大的視覺和心理沖擊,讓人不禁陷入對人性與社會道德的深刻反思。
《孤注一擲》雖然在場景造型和蒙太奇手法上成功地捕捉了狄俄尼索斯式的沉溺精神,但這種沉溺并未轉化為更高層次的精神“救贖”。這主要是因為影片忽視了阿波羅式的邏輯和結構,導致其無法完成藝術的全面任務。這種沉溺體現在電影所展示的人們對極端情感和感官體驗的追求上。
不論是大尺度的暴力奇觀、精巧的場景塑造還是精湛的蒙太奇技巧,提供的都僅僅是一種短暫的官能刺激與沉溺,而不是持久的救贖。當這種沉溺沒有得到阿波羅式的邏輯和結構來平衡和引導時,就限制了電影在藝術上達到更高層次的可能。
因此,在討論電影《孤注一擲》時,我們不能忽視它所展現出的酒神“沉溺”的雙重性。一方面,它成功地捕捉到了人類情感和感官體驗的某種極致;另一方面,由于忽視了阿波羅式的邏輯和結構,這種沉溺最終未能轉化為更高層次的精神“救贖”。這也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教訓,也是它最值得深思的部分。
話題電影憑借熱點社會事件吸睛、大數據營銷引流、短視頻傳播擴散、暴力奇觀官能刺激等策略,成功實現了商業價值的最大化。但話題電影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也面臨著藝術品質流失的風險。具體來說,它們有時會忽視情節的邏輯自洽性,人物的真實性和立體性,過分依賴視聽沖擊,難以引發深層次的精神共鳴。因此,話題電影的發展面臨著尋求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平衡的困境。未來話題電影要在市場中保持生命力,必須處理好“吸金力”與“救贖力”的關系。一方面,關注社會熱點、利用數據技術、進行多平臺營銷等商業手段仍將是其競爭優勢所在。另一方面,話題電影需要重視內在藝術品質,注重人物刻畫的真實性、劇情設計的合理性,通過“日神”與“酒神”的完美融合,成為觸動人心的藝術作品。只有如此,話題電影才能在商業成功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的文化價值,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電影類型。
參考文獻:
[1] 李佳蕾.《孤注一擲》灼熱暑期檔后半程[N].中國電影報,2023-08-16.
[2] 貓眼電影.《孤注一擲》實時票房[EB/OL].貓眼專業版,https://piaofang.maoyan.com/movie/1374349,2023-09-20.
[3] 秋葉大叔.不被人理解的王傳君,是如何靠《孤注一擲》翻盤的?[EB/OL].手機網易網,https://www.163.com/dy/article/ICAVT3DQ0516E028.html,2023-08-17.
[4] 沈建軍,吳春集.短視頻營銷對電影票房的影響研究:基于貓眼平臺數據的實證分析[J].電影文學,2021(3):18-24.
[5] 田長樂.短視頻社交應用在電影營銷中的優勢與困境[J].當代電影,2019(4):115-118.
[6] 張婉潔.電影短視頻營銷研究:以“抖音”為例[J].新聞傳播,2020(24):53-54.
[7] 路春艷,王占利.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與商業電影的主旋律化[J].當代電影,2013(8):106-109.
[8] 極目新聞.大數據選題?《孤注一擲》導演申奧:3年前籌拍時“網絡詐騙”還很小眾[EB/OL].百家號,https://baijiahao.baidu. com/s id=1773904732264919919wfr=spiderfor=pc,2023-09-11.
[9] 郭鎮之.關于大眾傳播的議程設置功能[J].國際新聞界,1997(3):18-25.
[10] 丁亞平.《孤注一擲》:電影照進現實的重力與失重[J/OL].電影藝術,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528.J.20230817.1007. 002.html,2023-09-20.
[11] 申奧(《孤注一擲》導演):用多元視角展現人民生活[N].中國電影報,2023-08-30.
[12] 鐘菡,張熠.多一人觀看少一人受騙《孤注一擲》今提檔上映[N].解放日報,2023-08-08.
[13] 尼采弗里德里希.悲劇的誕生[M].周國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20-23.
[14] 曹彥.尼采美學對電影理論的啟示[J].電影文學,2008(21):15.
[15] 羅俊麗.尼采的酒神精神研究[J].蘭州學刊,2009(11):39-42.
作者簡介 周立萌,助教,研究方向:電影評論、電影理論與批評。